回不去家的浪子
人生苦短,短暂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有人这一生洒脱,比如郭嘉。有人颠沛流离,比如刘备。有人抱憾终身,比如诸葛亮。也有的让人扼腕叹息,比如陈宫,字公台。
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吕布是一方诸侯可以列传,陈宫这种就没戏了,只能活在别人的只言片语里。还是裴松之好心,在文末备注了陈宫,至于是不是陈寿故意的,答案是肯定的。毕竟陈寿(受)与陈宫(攻)嘛,水火不相容。
言归正传,陈宫是东郡人,土生土长的东郡人,他的性情如火,“刚直烈壮”这几个字读来字字铿锵,烈火怕是也没他心中的火恣意吧。他结交了很多海内名士,能和名士在一个朋友圈点赞的,学识自然也不差啦,圈子就这么大,就这么点人,大家都是熟人。
他一出仕其实投奔的是曹操,或者说想给兖州找个明主,所以陈宫给曹操送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就是兖州全境。陈宫出面劝说曹操“兖州现在属于无主之地,就等你这样的明主啦,只要你点头,其他人我来说服就行!”
曹操这边一点头,陈宫回过头来就开始夸曹操了“曹操是天命所归,听我的选他没错”。陈宫是兖州士人的代表,他都这么说了,那好吧兖州归你啦曹操。
本来兖州人满心欢喜的以为迎来了明主,可谁知曹操上来就干掉了名士边让,乱杀名士给曹操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也让兖州人的信心动摇。首当其冲的就是陈宫,毕竟曹操是他引进的产品,现在想退货?不好意思,没有保修期。
恰好袁绍也想让曹操回到他的怀抱,所以趁着曹操出征,兖州人说反就反了,还拉了吕布进场。本来曹操是很信任陈宫的,毕竟陈宫算是他取兖州最大的功臣,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带头投降居然也是陈宫,不光自己投降,还劝别人一起投降,就跟当初迎曹操一样。
然而尴尬的是,别人家的主公对谋士百依百顺,到了陈宫这就不一样了,每次他给吕布提建议,吕布表示“不听不听就不听”。满腹经纶碰上这么个主儿,也是没辙。不是敌军太狡猾,实在是我军猪队友啊。
荀攸、郭嘉都认可陈宫的能力,“夫陈宫有智迟”,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有智谋就是反应慢点,有智迟发嘛。另一种则是陈宫出谋划策没毛病,慢的是吕布,两人合作一点都不默契。
陈宫大概也受不了这样的吕布,他还参与了郝萌谋反一事,逼得吕布光着膀子从厕所洞里爬出去,这大概是吕布最丢人的时候了,陈宫导演功不可没。谋反这种事没干掉老大就是失败,不过吕布也知道离不开陈宫的智谋,这事就当没发生过了。
后来曹操攻打吕布,陈宫又提议和吕布形成“掎角之势”,这样有利于防备曹操,吕布居然同意了,这可能是陈宫少数被认可的建议。可是这个策略还是没能施行,就因为吕布的老婆不放心陈宫,“曹操对陈宫那么好,他都反叛了,你对他还不如曹操呢,这你也放心出门?”。
陈宫的建议是正确的,只是他算不到人心,他是叛过曹操也叛过吕布,他只想回到故土,回到兖州,回到东郡而已。偏偏造化弄人,徐州和兖州相隔咫尺便已是天涯,陈宫终其一生都没能回家,虽然他在舞台上的时间只有7年吧。
碰上郭嘉水淹下邳之策,吕布想投降,陈宫就说了句“逆贼曹操,并非明公!”,这可能是他这辈子最激烈的一句话,在最后时刻也吐露了心声,当年说曹操是“明主”的是他,现在说曹操是“逆贼”的也是他,一失足成千古恨吧。
下邳城破,白门楼上,曹操还是念旧情,想给陈宫机会,但是陈宫知道自己已经没脸回故乡了“为臣不忠,为子不孝,唯死而已”,曹操还是不死心“那你母亲妻儿怎么办”,陈宫很洒脱“明公想以孝治国就不会杀我母亲,想施行仁政就不会让我绝后”,说完引颈就戮。曹操用泪水送别了陈宫,陈宫也用一声“明公”告别了曹操。
其实陈宫只是个想回家的浪子而已。
听说陈宫配吕布更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