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语|水乡下新——捕鱼“神器”及美食

李山语|水乡下新

黄梅有鱼米之乡的称誉,河港沟渠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湖池塘堰星罗棋布。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有鱼、虾、蟹、龟、鳖、螺、蚌、野鸭、雁、莲、藕、菱、“篙巴”(即茭白,黄梅人的叫法)等。传说,旧时下新湖边人家做饭,一边烧着锅,一边到家门前的窖凼里捞鱼做下酒菜,比到菜园摘辣椒还方便。据1999年出版的《黄梅县志》载,全县有大小湖泊25个,水库23座,水域面积超过50万亩;但湖区人大多还是以种田为主,兼业水产,因此俗语有“捕鱼捞虾,失误庄稼”的说法。然而,下新的“上垸”、“中垸”、“下垸”三村,至今依旧以水域经济如捕鱼捞虾为主要生活来源。

(一)

下新人称捕鱼的工具为“业实”,大致分三大类:丝网、挺网、赶网、渔罩等称为“零星业”,大拼、小拼等称为“定制业”,(实际上是防止鱼逃跑的工具,用竹篾织成,安放在养鱼水域水流进出口的地方);地笼、渔笼等称为“诱捕业”。用零星业捕鱼叫“业找鱼”,用“定制业”捕鱼叫“鱼找业”。下湖打鱼的船,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只有帆船,其中有一种叫“溜子”的小船,(样子如右图),应用十分方便。(“溜子”与船的区别是底是平的)。九十年代后,增加了木质或铁质的机动船,现在当然就更不一样了。                           下新人的捕鱼方法跟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如扯大网,许多人共撒一张大网,“嗨哟嗨哟”齐着力,一网拉起很多鱼。下面介绍几种捕鱼方法:

打旋网 旋网是一种圆形的渔网,半径约3米,圆心处系有绳子,网边缘系有铁片。撒网的时候,左手握着绳子,右手将网理顺后,抓住网举至肩高,背向水面,用力向后撒去,并随之转过身来,左手的绳子不能放手。网撒下后,双手握绳慢慢拉起。打旋网的技术性很强,技术不到家的撒不开网,因此,要练好长时间。听说练习打旋网要站在石磙上,撒网时必须脚踏石磙,让石磙滚动,因为在船上撒网,船在不停摇摆,桩步不稳不行。旋网在岸边和船上都能使用,打鱼也快,因此,现在很多养鱼池里都放树枝,以防止小偷用旋网偷鱼。

扳罾(读zeng) 罾由方形渔网(边长约8—10尺)、竹竿(4根,柔韧,长度大于网的对角线的一半)、小树(丈余,要直)、绳子(比小树稍长)组成。组网方法:将竹竿的一端固定在网的四角,另一段交叉在一起,将网撑开,并把小树顶端固定在竹竿交叉处,系上绳子便可使用,样子如右图。板罾方法:将网放进水里,小树的一端放在岸上,手握绳子,等鱼进到网里,脚踩树头,双手拉绳,树梢将网带起,这叫板罾。若鱼在网中央够不着,可将网捏拢抖到手边,或用网捞捞取。俗话说:“勤快板罾懒守店”,说的是要经常把罾板起来查看或换地方。

走钩 黄梅人称用挂钩捕鱼叫走钩,因为划着船在水面上一边走,一边放钩,这种称呼很形象。挂钩制作很简单:1、将鱼钩系在细绳上,细绳留尺把长;2、把细绳的另一端系在一根稍粗的长绳上,这叫一口钩;3、在长绳上,每隔5寸左右系一口钩,每隔一段距离装上一个浮子,挂钩就制成了。将系满鱼钩的长绳放到水里,鱼游动时撞到钩上,一晃动,周围的钩就都挂在鱼身上,越挣扎身上的钩就越多,当然跑不了。收钩时,只需将挂在鱼身上的钩摘下便可,之后,将钩按先后顺序穿在棍子上,满棍子称为一笼,有4到5米长。以便下次再用。系(读ji)网 网眼大小不同的一种丝网,很长,竖装在水里,鱼游动、冲撞时钻进网眼里出不来,网眼大的捕大鱼,网眼小的捕小鱼。水库边上的人都用“寄”网捕鱼。

摸脚迹 这是旧时冬季捕鱼的一种方法,非常辛苦。方法是:把船开到湖里,在船头生一炉火,脱光下身,喝酒(有的吞砒)后下水,推着船在水里走一趟,叫放脚迹,第二天下水顺着放下的脚迹找鱼,发现鱼后用铁钩子钩起。这种捕鱼方法早就消失。

抢风滩 旧时,湖滩上有很多水凼,这些水凼没有岸,坡度又缓,也不很深,冬季刮大风时,凼里的水被风刮到滩上,显出凼底,凼里的鱼有的也随之刮上滩,但大鱼刮不上来,人们便乘机下凼去捕捉,只要大的,不要小的,因为一阵风过去,水又会流回凼里,这是抢火候的事。这种现象早就不存在了,因为湖周边的浅滩早就围成了稻田。

还有卡钩、打“镣”(读liao)等。卡钩跟挂钩的制作、用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钩是竹片做的,鱼吃在嘴里被卡住。“镣”的样子笔者没有见过,听人说,有点像狼牙棒,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二)

黄梅人养鱼的苗都是自己孵化的,下新人也不例外。长江流经黄梅60公里,孵化鱼苗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每年农历3、4月间,江水上涨,母鱼逆流而上,进行产卵。以草鱼为例,母鱼产卵鱼体不浮露水面,遇到水位陡涨并伴有雷暴雨,公鱼在水面上追逐母鱼,母鱼便翻肚向上,颤抖产卵;卵受精后,顺水漂流,将这些鱼卵捞起,放在池里便能孵化出鱼苗。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黄梅才进行人工繁殖鱼苗,用催情的方法,促进种鱼授精、孵化。刚孵化出的鱼苗叫“花”,买卖论碗,一碗为1万尾。旧时下新的鱼苗,除本地河港湖库塘凼水域放养外,还行销到安徽、江苏等地。放养鱼苗跟卖雏鸡雏鸭的有些相类,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叫卖。他们挑鱼苗的篓子、扁担和点数鱼苗很有特点。篓子是竹篾制成的,内外都糊上皮纸,涂上油漆,不漏水,并且十分轻便;篓的样子是花瓶和花篮的综合体,只在中间的葫芦肚里装鱼苗。挑鱼苗的扁担很柔软,两端向上扬起,有勾,固定在篓系上,挑起和放下十分方便。放养鱼苗的人挑鱼苗担子的样子,很像舞台上的舞蹈表演,两只篓子上下跳动,与挑担者的腰部的扭动、手的甩动配合得十分协调,篓子里的水也随之上下抖动,发出“哗哗”的声响,节奏感很强。这是为了创造适应鱼苗生长的环境,以提高存活率,如果水不跳动,鱼苗会窒息而死。放鱼苗的人点数又快又准,他们把鱼苗打到一个单柄的手提桶里,拿着一只空饭碗,蹲在放养鱼苗的池塘水边,先往桶里加水,然后用饭碗从桶里往外舀水,每次碗里都有1至5条鱼苗,嘴里不停地数着数:“……五十一个四,五十一个七,七五一十一个二,六十二……”,就是说,碗里先后是3条和5条,既要数数,又要相加,得出和,手、眼、心三者高度统一;每数到100,便用硬币计数,中间从不停嘴,一直到一桶鱼苗放完。

(三)

记得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展示了杭州西湖六月莲叶无际,天地壮阔的绚烂风光;但与下新镇大源湖的荷叶相比,那也只是一般般的了。莲、藕是下新的重要特产之一。

藕是黄梅的一种很普通水产品,上乡的塘凼里都栽这种东西,不需要特别培养,已有的水域根本不用栽第二次,采挖时只要留下藕节,第二年照常繁茂;没有栽过的水域,只要扔几禾藕,不用两年便长满整个水面。大源湖浅滩上的藕很茂盛,多为野藕,根本不用管理。野藕在2到3尺的湖泥深处,去湖里挖藕的工具有:藕锹(一种装有T形短柄的小铁锹)、装藕的架子和扁担,还要带一个短柄的桶,因为泥里的沁水很大,挖一会儿就要舀水,否则就沁满了挖开的方口。挖藕除了要气力,也要技术,老挖藕的能根据藕禾判断:哪里有?哪里没有?怎样操作才省力,才能取出整禾(完整)藕来?等等。一般来说,藕禾杆粗而密的地方不一定藕多。上乡藕塘的泥要浅一些,采挖要容易得多。采摘莲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农历八月间,划着小“溜子”,在荷叶中间穿来穿去,采下莲蓬,剥开莲籽,扔到嘴里大品其味,清香的味道与清凉的水气,将人的全身上下内外沁个透。黄梅曲艺中的采莲船与莲厢舞,就是向人们传递这种愉悦。

菱也是下新的重要特产,人们叫它菱菜,其果实叫菱角,根在水底的泥里,叶在水面上,茎细长柔软,没在水里。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红菱,茎叶全为红色,果实(黄梅人叫菱角)有两个角,人们习惯叫它家菱。一种是全绿色的,菱角有四个角,个头没有家菱大。其中有一种果实极小,人们叫它野菱,没有利用价值。捞菱菜一般不下水,用工具,有两种:一种是剪竹篙,两根长丈余的竹竿,中间用绳子捆拢,形成剪刀形,捞时,抓住一端的两根杆头,张开,横向插进水里后,收拢杆头,并转动杆身,菱菜的茎便卷在杆上,用力一扯,菱菜就连根拔起,摆动两下,洗去根上的泥,拉上岸退出菱菜。湖区人捞猪草大都用这种方法。一种是用一根长绳子,一端系上一块石头,离石头约2尺远处系一根2、3尺长的横杆,用力将石头扔进水里的菱菜中,待石头沉入水底后便拉绳子,凡是被横杆兜住的菱菜都能拉上岸。

菱角也是农历八月间采摘,一般是坐盘,有划盘、荡盘、“溜子”等,右图为荡盘,划盘的样子跟荡盘差不多,不同的是两头是圆形的,跟小伢睏的窠桶一样,这两种盘大小相当,长约2米,宽2尺余,木制的,重量轻,采莲、摘菱都行;要用时,用扁担挑到湖边,十分方便。没有这些,可以找替代工具,如用大车的内胎充足气,放上脚盘也行,现在很多人是这么干的。菱角采回后,或新鲜的卖,或剥壳卖菱米(黄梅人称菱的果肉为菱米),像一带,菱角收获季节时,下新人都忙着剥菱角,论斤计费,老菱角要用刀斫,不小心会弄伤手指。菱米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菱米炒肉是上好的菜肴。

旧时,下新湖区上空,大雁、野鸭满天飞,它们聚集在湖滩上,黑压压的一大片,打猎的冬天都到湖滩上打野鸭。打野鸭用“百杖”,这是一种很厉害的猎枪,称得上猎枪中的重兵器。打野鸭的人都有猎狗,这种狗受过训练,听从主人指挥,猎人把百杖架好后,挥手向猎狗画一个圈,猎狗便绕着鸭群跑,并且慢慢缩小绕圈,将鸭群赶拢,当鸭群集拢后,猎人挥手一划,猎狗便猛地从鸭群中间穿过,鸭群受惊同时飞起,猎人乘机扣动百杖的扳机,如米筛大的一群散弹射出,一铳能打很多只。(如今禁止了)

(四)

旧时,湖区捕鱼人有很多俗规:新年渔船第一次下湖打渔叫“开湖”。下水之前,要在湖边敬香放鞭,向北朝拜渔神。早晨下湖时,出湖的所有人相互间都不说话,如果遇上妇女倒马桶,被视为大大的晦气,并立即返回,一天不下湖。渔船靠岸时,最忌讳女人站在船头上,不管是自家的女人还是别家的女人。如果女人一只脚站在岸上,一只脚踏在船上,认为这是拉人下水,视为凶兆。渔船上岸修补和修后下水,女人概不参与。渔家吃鱼,不砍头,不翻边,不刁鳃,不看鱼在锅里蹦跳,下锅后鱼没有死前决不揭开锅盖,不忍心看到鱼临死前挣扎的情景。吃鱼要留下整刺。渔民打渔收网上岸时,相互询问收获,如果是二百斤以下,有多少就说多少;如果二百斤以上,却只说“二斤”。旧俗中还有:渔家自己卖鱼,从来不开口叫价,只告诉买家的重量,买家给多少钱从来不会计较,始终坚守“鲜鱼出水富三家”的规矩。“春禁”、“夏休”、“秋捕”、“冬眠”的规矩,渔家人都自觉遵循;渔民对贪心不足的违规行为深恶痛绝,会群起而攻之,骂这种人是“吃绝种”。上述俗规从上世纪50年代时就开始消失,如渔家卖鱼,民国一过就公开叫价。现在差不多消失殆尽。湖区人旧时讨生活十分辛苦,捕捞季节,不分日夜,不论远近,天天下湖,特别是冬季,湖面上的风像刀子一样地刮着,摸脚迹的人从水里爬上船时,下半身全都冻僵了,跨在火炉上烤,半天也回不过“润”来,多难受啊!但有的人还会说:“这比扯大网的要好得多,他们是干冷”。灾荒年景下湖挖藕填肚子的人,在湖滩上或围堤下搭棚子住下,早饭后下湖,上身用绳子将棉袄拦腰捆着,不让冷风钻进身子,下身只穿单裤,打着赤脚,双脚陷进泥里,便立刻失去知觉;到达干活的地方后,用力挖开方口,身上又会出汗,他们就这么在冰冷与热汗中煎熬着。现在湖里的野藕根本没有人挖。

作者:李山语  湖北作协会员  民俗专家

一册在手,游遍黄梅不用愁!

《穿越时空赏黄梅》,是黄梅本土文学爱好者共同推出的力作,是黄梅县众多微信公众号中第一个结集成册的纯文学小辑。

本书共分梅香梅韵、梅风梅俗、梅友梅情三个小辑,收录文章104篇,合计15万字。作者有国家、省市级作家,文学博士,也有草根写手,内容涵盖了黄梅的历史文化、名人典故、风景名胜、风情民俗、特产美食、方言俚语、古村古道古遗址、乡情乡恋和乡愁……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