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花,就是懂得无常的过程
中国的瓶花真是博大精深,读读老祖宗对瓶花的定义和框架,再看手里的花,似乎不用刻意学习,也有思路了(复习→瓶花)。在瓶花的领域里,有一块很特殊的存在,那就是佛前供花,因为供花在佛教里,是功德无量的行为。那么供花时,我们要选择哪些花、遵循什么原则呢,今天就一起来唠一唠。供花是插花里很特殊的一种存在,过去普遍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插花起源于佛前供花。其实很多国家都曾从佛前供花中得到启发,并慢慢形成自有流派。几年前,芍药带队去灵隐寺参观,大殿外一侧,寺里义工正在售卖小小的鲜花篮,于是就请了一个小花篮,献给佛祖。芍药不是佛教徒,平时也没有上香习惯,但献花,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诚心悦纳之举。佛经里有「四供养、六供养、十供养」之说,如香、花、灯、涂、果、乐等,无论哪种,「花供养」都排在第一位,可见供花的功德。以花供养最为出名的寺庙,就是大理寂照庵,整个寺庙不烧香只种花,香气扑鼻,人气旺盛。前院后山都是尼姑们悉心照料的植物,多肉养的白白胖胖,多少园艺达人都羡慕不来。也是在那次大理游学活动上,花艺师阿桑看到满寺花草,自请帮寺庙插花,她脚边放着苍山洱海滋养的山野花草,手握一支百合,回头对我们笑。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花供养了,以无心之举,行功德之事。花香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以花供佛,实则是供给我们自己的心。「借花献佛」,那是因为花不来自于人类创造,它是自然界客观的存在,但我们可以通过献花的举止,修心发愿,立誓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更有用的人。在佛经中,花代表因,果代表果,花和果代表了佛教的因果说。因果有序,果已经铸成,无法改变,供花那刻,即是从当下起,种好未来的因。花又代表了佛教的「六度」,即六个到达彼岸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花经历的过程,就是六度的过程。《南史》里写梁武帝的第七子晋安王的母亲病了,梁武帝信佛,请了很多和尚来做法。其中一名僧人把莲花献给佛,找了一个铜器,放上水,把荷花养在其中。一般的莲花,即使水培,不过两三日也会枯萎。晋安王见状起誓:「如果母亲没事,愿诸佛令此花不萎」。七日斋毕,竟真的不萎,鲜红更胜从前,这就是献花的雏形。当时供花并没有繁复的规矩、制式,绘画中也佐证了,供花通常不过是一花两叶,如此而已。传统的佛教艺术造像和壁画里,还提到了「天女散花」,这也是最早期的供花形式,即供花瓣。佛教与花有很深的因缘,佛陀讲经说法时,常以花作比喻,许多禅师也因「花」而开悟。《三世因果》里说:今生貌美为何因?前世佛前供花人。
「水陆所生诸种色华,名色差别,各依本部,善分别之,以真言华。当奉献之,发是愿言:此华清静,生处清净,生处复净。我今奉献,愿垂纳受,当赐成就」。
《苏悉地羯罗经》里记载,供花依据供奉对象,有七条参照标准:连枝叶也没有的话,还可以用甘松、卷柏、牛膝等带香植物的根部,或是果子替代。如果枝叶、根茎、果子都没有,则「随所应令运想供养」,观想自己或别人曾经供过的花即可。这是供养的最高境界。供花的标准包容并济,只有一条:坚硬的、带刺的、带臭味的花不能供。这是《大智度论》里提出的供花原则。由此可见佛经为世人提供了很多方便法门,有能力就供最好的花,没有能力、找不到或机缘不巧,也不要执念太深,否则执着在「花」本身,忘了「供」的初心,就本末倒置了。以上都只是说了供花的花目类型,不涉及任何技法,也就是说,单纯以一两支花供奉,不需做任何插花设计,就可以了。如果要做繁复的佛前供花,可参考南宋李蒿的春、夏、冬三幅《花篮图》,是岁时供花的典作。小小的花篮里折射出繁花似锦的大自然,美丽、多样、蓬勃、朝气。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把花献于庙堂前,就是把对自然、对世界的敬畏心显化于前,端庄、周正,也即是把他人的世界与自己的世界、把小我与大我融为一体。花开花谢,就如同短暂的人生,看似张力十足,实则昙花一现。今天还是娇艳红火,也许明天就垮掉了,一切都回不去。供花的过程,我们看见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感知到自然的善意与包容,体悟了佛法的精要与博大,更坚定了自持自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