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

好吧,也来说说《芳华》。

电影放映的第一天我就去看了,当时觉得还行,挑不出大毛病,也没有什么大的亮点,仅此而已。

后续几天,各界对《芳华》是赞誉声一片,我有些意外,这部影片不至于被如此拔高吧?假如看过《教父》,或者国内的《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相信不会对《芳华》有那么高的评价。

一部138分钟的电影,超过两个小时的篇幅,照理是史诗级的大片,但在《芳华》中,至少不同事件之间的转换画面,在我看来是有点唐突的,尤其是前一画面何小萍不顾一切救人后一画面马上转到断臂的刘峰去看精神失常的何小萍那一段,更显生硬,只能以旁白的方式提醒观众。

这也就决定了《芳华》在时间跨度上跨越了文化大革命的70年代到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却展现不出磅礴的气势,只是小文艺情怀的泛滥。

2、

有必要来说说《芳华》和它的原著。

《芳华》原著的名字叫《你触碰了我》,首发于《十月》2017年3月刊,后来《小说月报》2017年6月上进行了转载。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电影中,所有人物的名字都和原著相同,只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何小萍,原著中,何小萍叫何小嫚。我不知道冯小刚为何就改一个人的名字,可能“何小萍”这个名字更符合那个时代的特色,而“何小嫚”这个名字就有点小资产阶级味道了(让人联想陆小曼?呵呵)。

也许是因为已经看过原著,所以在看电影时,我没觉得它拍得有多好。

因为原著《你触碰了我》比电影《芳华》更精彩和深刻得多,如果你看得进书,不妨找来一阅。

3、

再回到《芳华》本身。为什么《芳华》引来那么热烈的反响?

无非是它挑动了人们怀旧的神经,还有一点是技术性地再现了已经很难在文艺作品中看到的自卫反击战历史。

要在文艺作品中再现自卫反击战那段历史有多难,只要看看电影中刘峰他们遭遇伏击时和敌人作战完全看不到敌人模样的画面,你就能清楚。冯小刚如此技术性的处理,是深谙广电总局的审片规则,对于观众来说,假如不了解那段历史,谁知道刘峰他们冲锋陷阵在打谁,打土匪吗?

这也就是为什么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会那么激情地组团观看《芳华》的原因,虽然冯小刚在《芳华》中要表现的是他的文艺兵情怀,他只是那么短暂而隐晦地再现老兵曾经的为国而战。

即使如此,对老兵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满足,这绝对是冯小刚《芳华》的意外收获。

怀旧在当下是热词。当70后已经老了,80后开始步入中年,90后正在愁娶愁嫁时,似乎整个社会进入一种集体怀旧的氛围。

更准确地说,集体怀旧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导致当下人们的集体焦虑,并进而怀念过去的单纯美好。而《芳华》为人们的集体怀旧提供了一次释放的机会。

尤其是电影结尾那一句“原谅我不想让你看到他们老去的样子,他们都芳华已逝,面目全非”,再配上韩红的《绒花》,简直直戳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

4、

最后再说说《芳华》中主人公们的命运。

我想到了《红楼梦》中一句判词: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任何人,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性格,会决定各自不同的命运,什么时代都一样。

刘峰被下放连队,他绝对不亏,他确实“非礼”了;何小萍被“光荣”地调派到战地医院,她也不亏,她确实装病了。我们对他们的同情,是因为我们知道背后有人祸,公平和人性,在那个时代简直就是笑话。

时代的潮流滚滚向前,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公平和人性以及富裕,是我们对命运的美好构想。

电影中,萧穗子后来成了书商,郝淑雯和陈灿下海发家致富,林丁丁远嫁海外,刘峰成了一踩三轮的,最后和何小萍没领证相守老去。

终究是乖巧者过更好的生活,老实者人生惨淡。这不意外,我们唯一可以期待的只是,让乖巧者可钻营的漏洞越来越少,让老实人被欺负的空间越来越小。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每个人的不同选择和不同性格,才是各自不同命运的注脚,至于公平和人性,有时离我们太远。

这样的领悟和电影《芳华》无关,但和作为小百姓的你我息息相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