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阳坏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柴胡加芒硝汤

少阳二十七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太阳中风,而传少阳,是谓少阳中风。少阳之经,脉循两耳,少阳病则经气上逆,浊气上填,故两耳无闻;少阳之脉,起于目之锐眦,相火升炎,是以目赤;少阳之脉循胁胸膈而下两胁,经气壅阻,肺胃不降,是以胸中烦满。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耳聋目赤,胸烦满者,已经是胆胃两经不降,在以吐下伤其中,胃气愈逆,甲木拔根,是以胆怯而神惊,胸膈痞结,升路壅碍,乙木郁冲,是以悸作。(法详下章)

1  少阳中风者,此还是小柴胡汤和解,不可吐下,吐下则为坏病。

2  少阳中风者,证见两耳无闻,目赤者,比少阳病,口苦咽干证更剧也,也就是经气更逆之义。不可吐下,一有吐下误治,必成坏病,则发悸而惊。下条即是坏病,与救逆之方。

3  少阳二十九,凡柴胡汤证而误下者,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本条提纲,两耳无闻,目赤,胸满而烦者,已经说明不可吐下,吐下必坏。本条误下,绝不是柴胡证不罢,而一定是坏病。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少阳二十八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下伤中气,胃逆而为胸满。胆木拔根,而为烦惊。心神扰乱,而为谵语。乙木郁遏,疏泄不行,则小便不利。已土湿动,机关壅滞,则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枣、参、苓,补土而泻湿,大黄、柴胡、桂枝,泻火而疏木,生姜、半夏,下冲而降浊,龙骨、牡蛎、铅丹,敛魂而镇逆也。

1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者,则成坏病。此犯何逆,少阳经病,误下之逆,依法治之,柴胡加龙牡汤主之。有的书注解,此方为小柴胡汤,加龙牡。。

2  少阳二十七: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上条提纲,已经说明,不可吐下,一有吐下误治,则悸而惊,必成坏病之义。

少阳二十九;凡柴胡汤证而误下者,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提纲二十七,两耳无闻,目赤,胸满而烦者,已经说明不可吐下,吐下则必发惊悸,必为坏病。此若误下者,绝不是柴胡证不罢,而一定是坏病。坏病之证,与救逆之方,即是本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3  胸满烦惊者好理解,误下胃逆,则浊阴不降,所以胸满,相火上逆,则心烦热,而惊者,是惊悸的简写,也是惊恐的的意思。惊者,是惊悸,惊恐的综合症的意思。即然有惊,此脉必有结代,也就是脉结代者,是本条提纲之主脉。炙甘草汤脉结代者,证烦而悸,本条证是烦而惊者,虽然提纲没写脉象,也必会有结代之脉。提纲没写结代,另一个意思是,此条提纲的脉象,不都是结代,有的就是弦细沉等脉象。

少阳胆经,而主下行,病则经气不降,痞结于上,胆木拔根则惊生,经气痞结则心下硬满,经脉不利,症有惊悸者,必当见结代之脉。

4  不可转侧者,此是胁痛之义。谵语者,就作心神扰乱理解。

本案的谵语,你说是阳实之谵语,还是阳败之郑声。应该都不是,就作心神扰乱理解。大黄二两,如棋子大,后下一两沸者,如大黄泻心汤之理,从胃降逆,泻胸膈之上热,而不是泻阳明腑实的。所以此谵语,即不是阳实,也不是阳败,就作少阳坏病,心神扰乱理解。  一身尽重,小便不利,不可转侧,这都是湿盛。

少阳二十九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柴胡证,本不宜下,而误下之,柴胡证罢,此为坏病。若其证不罢,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栗,却发热汗出而解。阳气欲发,为阴邪所束,郁勃鼓动,故振栗战摇。顷之透发肌表,则汗而解矣。

1  柴胡汤病,是禁下之义,此为定理。凡误下而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栗,后发热汗出而解。误下之后,柴胡证不罢者,病仍在经,而未入脏腑,复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外发表束之阴寒也。(复述小柴胡汤方加减,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桂枝解太阳之表邪。

2“凡”柴胡汤证而下之,对比少阳四,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个“凡”,也是少柴胡汤没有下法,下为禁忌,都是和解之义。

少阳三十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但有少阳经证而无阳明呕利证,先与小柴胡汤,应当解矣。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是经迫而腑郁,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经腑双解则愈矣。此处大柴胡,是坏病救逆方。

2 本条大柴胡双解经腑之实,后又有柴胡桂枝干姜汤双解经脏之虚。此可以对应对比学习。

少阳三十一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  少阳十三;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本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胸胁满而呕利,此就是少阳传阳明之证,大柴胡汤的提纲主症。日晡所发潮热者,此是阳明腑证,典型的经腑合病。

此本大柴胡证,下之当腑热清而不利,今反下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是非其治者,一是当大柴胡汤下之双解经腑,二是当汤反丸,是非其治也。缓不及事,而又遗其经证。少阳之表未解,阳明之潮热,是为实也,宜小柴胡汤先解其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清其里。不用大黄者,以丸药下后,宿物去而腑热未清也。

2  本是大柴胡汤证,因丸药误下,是非其治,而成少阳坏病也。此是大柴胡汤之坏病,柴胡加芒硝汤,是救逆之方。

购书,请加好友  (微商与广告——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

  • ​胸闷呕吐与定时发热同时出现的治疗-《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86

    老吴说伤寒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74b625de0102whb9.html 病人既有胸闷.呕吐的少阳病症状,又有下午定时发热的阳明病症状,是少阳阳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每周一经方】

    每 周 一 经 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注解:伤寒八九日, ...

  • 卷五、六 81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以上乃原其坏,由于医之误.以下至末,救误之治也. 柴胡加芒硝汤方   于小柴胡汤方内,加芒硝六两,余根据前法服,不解更服.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 若小便利者,大便 ...

  • 《伤寒悬解》——坏病提纲两条

    太阳百三十三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 伤寒,吐下后,而又发汗,阳虚生烦,脉甚微弱,至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痛,缘阳亡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小建中汤,炙甘草汤

    伤寒悬解卷九 少阳经下篇十六章 少阳坏病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宜小柴胡,半表半里治之.而半表之阳盛,则小柴胡之黄芩不足以清表阳,而人参反益半表之热,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是也.半里之阴盛,则小柴胡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大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章 少阳三十二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 少阳病,不可发汗,也不可泄下,倒行逆施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结胸与痞证

    少阳坏病结胸痞证五章 病在少阳,或入阳明之腑,或入太阴之脏.将入阳明,而经证未罢,下早则为结胸,将入太阴,误下则为痞,与太阳之结胸.痞证由来正同也. 1 师言经证未罢,下早而为结胸,感觉不妥,经证未罢 ...

  • 《伤寒悬解》阳明坏病,栀子鼓汤、猪苓汤,白虎加人参汤

    阳明六十一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也. 1 伤寒是为表闭,呕逆是为有阳明证.当解表闭,不可攻呕. 伤寒表闭,经迫腑郁,不能容受,是以作呕,呕缘土虚胃逆,但表闭之呕,虽有呕证,不可攻呕.此伤寒呕多 ...

  •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方药]柴胡四两(12克)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各5克)半夏二合半(6克)大黄二两(6克)牡蛎一两半(熬)(6克)大枣六枚(擘)(3枚) [煎服]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 ...

  • 43少阳胆经坏病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黄芩 炙草 桂枝 牡蛎 瓜蒌根 干姜 少阳经病,汗下并施.胆经伤则寒热往来,胸胁满结,脾土伤,则湿生尿短,中气伤则相火不降,烦渴头汗.柴芩解少阳,除寒热,舒胸胁,牡蛎消满结,瓜蒌 ...

  • 《伤寒悬解》——暑病理论

    暍病三章 暍者,夏月而伤风寒,郁其表热.表热盛则内气虚,故不可汗下.以寒则伤形,故外闭而为实,热则伤气,故外泻而为虚.当内度本气之虚实,不宜外泥时令之热寒.汗.下.温针之法,所以伐正而扶邪,不可轻犯也 ...

  • 《伤寒悬解》脏病阴厥——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白头翁汤,小承气汤、栀子豉汤

    厥阴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 厥阴四十六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阳回热过,肝气郁陷,泄利未止,而益以后重,宜白头翁汤,清其郁热. 1 热当利之,此是一定之理.热利下重者,此是热过伤阴.肝脾郁陷,肛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