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醒思录(一百四十一)
转:家长百事答
最残酷的真相也好过最奢华的假相;
就像清煮糙米也好过红烧毒药一样;
什么叫“观察思维”?就是不管遇到了什么情绪,别被情绪牵着走,告诉自己:这是现象,去找本质。
然后稳住自己去看情绪底下的本质,找到哪里受力不均、哪里能力欠缺、哪里标准错误,哪里自欺欺人,看明白了,知道怎么做了,情绪自然也消了。
非但没有被情绪毁了状态,反而人又升了一级,这就是“观察思维”的妙义。
无知不算糟,诚心即可得人助;
糟糕的是无知却又无诚,既不能靠自己前行,又不能借力前行,只把自己陷在原地自怨自怜。
体会到做事的擅长感,做一次就高一度;
体会到做事的糊弄感,做一次就挖一坑;
所以,即便再辛苦、再操心,也要去做“让人感觉到擅长”的引导、教育和鼓励,且不可为了轻松纵容糊弄。
和孩子间的和睦,是沟通出来的一致,而不是独裁出来的顺从;是不设戒心的亲近,而不是带着卑微的隐忍。
不同高度的人对“强大”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高处的人认为:
我强,我的价值在于--我能让你变美好;
低处的人认为:
我强,我的价值在于--我能让你不痛快;
啥叫“不做错事”?
---没去做那些错事就是不做错事啊!
相信很多人都这样以为,对吗?
不对!
只有做对的事才等于不做错事!
“什么都没做”或“没对也没错”都只等于走向错事!
话不好懂,通则受用无穷。
家长给孩子讲题三要素:
一、以“把思维降到孩子的思维高度”为前提,否则以高维压低维,造成孩子恐惧学习,是恐怖;
二、以“让孩子因懂而自信、因收获而喜悦”为标准,否则造成孩子自我否定和委屈卑微,是压迫;
三、以“孩子能熟练做几道题、透彻讲一道题”为结果,否则,学而不能讲、行而不达终点,是半途而废。
“醉心于某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生活最明显的捷径。父母一旦发现了孩子对某方面的“醉心”,一定要护持和助力,这比其他盲目的尝试和积累都更准确、更有意义。
遇到一个事,我们会出现多个标准:好和坏、利和弊、喜欢和厌恶、易和难、心安和心不安,该怎么选呢?
选“喜欢”和“心安”的交集。
别怕找不到,坚持分辨就一定能找到;
为啥一定要这么选呢?
因为用“心安”去验证“喜欢”,才能得出那个真正源于自己的、“一心不二”的答案。
性格差别体现在做一件事情的风格上,而不体现在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上;
孩子能力的差异,只代表被尊重的程度和重复练习的次数,和性格无关;
家长们千万别被“性格使然”误导,我们需要的不是抱怨天性,我们需要的只是“尊重、重复”的去做对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事明明很苦,却那么多人追逐呢?是人傻吗?
不!不是因为傻,而是因为弱;
世界就是个磁力场,力强则自由,力弱则困束;弱者逐苦,强者逐乐,这就是基本法则;
所以,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不取决于自己想不想,而取决于自己弱不弱。
好的亲子关系,不光要有血液里的爱,还要有人与人间的欣赏和喜爱;
血液里的爱最后会转化成一种“有敬”,而相处时的欣赏和喜爱最后会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具备亲近和信任的“有爱”;
在“有爱”的关系里生活,是命运对关系里每个人的善待;
知是由行获得的;
是因为去做而有了方法和把握;
不是因为有了方法和把握才去做;
不管什么,
建立善因也好,阻断祸害也罢;
得去做才知道怎么做;
而不是傻傻等着;
没有使命的人,不会自律;
没有车架的马,不会向前;
什么是自律?是个品质吗?是个意愿吗?
不准确!
自律有虚实两部分:
实者,是有目标有原则有规范的一种机制;
虚者,是有意愿有认同有喜悦的一种观念;
有了实的机制,虚的观念能逐渐有;
只有虚的想法,则自律会慢慢成空谈;
以前觉得智慧最主要是个“化”字,后来觉得智慧最主要是个“迎”字,现在觉得这两字本就是一个事:
没有“迎”的态度,就一定不是“化”,而是“抗”;
没有“化”的本事,也一定不是“迎”,而是“撞”;
家长的居高临下会造成孩子的什么?
没有主见?自卑懦弱?情绪暴躁?
是,但这还都不是最主要的伤害。
最主要的是:
---思维模式上,不以真诚为必须;
---关系处理上,不以尊重为必须;
---面对自我上,不以自信为必须;
而这三点,给孩子的一生设置了无数的弯路和艰难。
对,只有极小的一个区间;而错,则有无穷无尽的可能;
排除错误未必能够找到对;唯有依据对的见解对的感觉找到对,才能不耗费;
我们常说:任何经历都有意义;
是的,但意义有大小、时间有长度,我们真的没必要逐个体会;
至少,要从心里知道我们的目的是:“找到对”;而不是麻木自己:任何经历和选择都可贵。
孩子,就该是光芒四射的;
卑微顺从的,只可能是奴才;
很多家长所谓的严厉作风,其实不是什么风格,也不是什么性情,只是卑微多年、终于当上了“奴隶主”后的肆意和随性。
天理后面是原则;
感受后面是看法;
智慧后面是态度;
原则是不变的,看法是多变的;
所谓智慧,就是通过改变态度来转变人的看法使之和原则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