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沙家浜:军民鱼水永颂扬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沙家浜,因“文革”期间的中国文艺旗手江青亲自捣鼓的“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而唱红大江南北。我孩儿时和同伴几乎天天都哼几句:“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如今,各地兴建红色旅游基地,苏州各级政府抢抓机遇投入巨资倾力打造沙家浜红色旅游风景区——一个占地2200多亩的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火红出炉。

江苏常熟沙家浜旅游风景区,位于明媚秀丽的阳澄湖畔,交通便捷,北离常熟市区10余公里,南达沪宁高速苏州、无锡互通40和50公里,东接常昆线至上海85公里,2003年建成的苏嘉杭高速公路在境内互通,205省道复线和锡太路与之相接,是长三角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景区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国防教育园、芦苇水陆迷宫、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沙家浜湿地公园、横泾剧场、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景区四季如诗如画,春是桃红柳绿、夏是荷藕飘香、秋是杏林尽染、冬是雪融芦花;景区的红色教育游、绿色生态游、金色美食游、演艺文化游、休闲养生游等旅游产品享誉国内外,是拥抱大自然、享受生态绿色、追寻返璞归真的休闲度假胜地。

以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游”、以观光休闲为内容“绿色生态游”、以品尝水产为特色的“金色美食游”、以古镇文化为亮点的“影视文化游”——沙家浜“四色游”久享盛誉。2004年投资1500多万元修复性建成的横泾老街(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红色遗迹,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2006年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的沙家浜革命历史念馆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和雕塑、绘画和木刻等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展览的形象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08年建成的国防教育园,占地130亩,是一处集体验革命战争场面、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普及国防知识,增强旅游可参与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而建设的又一新的亮点。

沙家浜原是“红色抗日根据地”,那儿有许多在抗日时期的有名人物,阿庆嫂就是其中之一。而沙家浜也正是因阿庆嫂的春来茶馆而闻名。现在的沙家浜也成了旅游胜地,阿庆嫂的茶馆至今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

“春来茶馆”,景区里沿路的茶馆数不胜数,游客们一边在茶馆里喝着茶,一边欣赏着茶馆里为游客安排的一出出关于革命时期的戏,即休闲了也了解了那时的革命故事。真正的“春来茶馆”在生长着茂盛的芦苇荡的湖边,里边的陈列还和以前的一样,两层的楼房,院子里那四口大的四星灶也依然在,依然的的人来人往,改变的是这茶馆的主人和来往人的心情。

走过隐湖长廊,我们就到达坐手摇船的码头了,芦苇荡迷宫是芦苇荡景区的核心部分,原为芦苇、杂草丛生的荒地,天长日久形成“转水墩”、“活络圩”,和绵密起伏的芦苇、纵横交错的河港构成了一个辽阔、幽深、曲折、迂回的迷宫,是当年新四军伤病员开展敌后斗争的天然庇护所。游人现在可以步行或划船进入,亲身体会一下芦苇荡的神奇。

2004年底,配合30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的拍摄,投资2500多万元,建成了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红色遗迹,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如今,原汁原味的沙家浜老街已建好投入使用。同时,还被多家影视剧组确定为拍摄基地,其中有拍摄完成的由陈道明和许晴主演的《沙家浜》、《金粉世家》的姐妹篇《金色年华》、数字电影《三言两拍》、《茉莉花》、《陆小凤》。还有《谭震林》、《中国酒王》、《放飞的青春》、《少年沙家浜》等多部影视剧开拍完成。

景区东扩工程占地1200亩,以追求大自然生态,打开水域,视觉上营造浩浩荡荡感觉为设计理念,巧妙地利用原有水域,打开水面,形成烟波浩淼一泓清水,给游客以小“阳澄湖”的感觉,所有陆地,依据当时江南水乡自然地形复原,缓坡接水,移步土动。沿着生动的岸线和水中浅滩,芦苇丛生,从各个不同视角都有浩浩荡荡的感觉冲击力。追求自然、野趣,营造水乡“森林公园”,各个不同的地块,形成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以及万竹岛,同时追求“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绿化与芦苇构成一个协调、和谐的大自然生态景观,春是桃红柳绿,夏是荷藕飘香,秋是杏林尽染,冬是雪融芦花,四季如诗如画。

碧波之畔,芦苇丛中,芦花村、春来茶馆、文脉流长、百米船桥、印报所、隐湖观鱼等景点目不暇接,展示景区深厚文化内涵。鸬鹚捕鱼、张网下钓,纺纱织布、牵砻舂米等水乡鱼米风俗表演,令游客真切感受乡村田园风味,恍然置身男耕女织,牧笛声声年代。抛一鱼钓,悠然垂钓,摘一把蔬菜,或亲自下厨,或点旺碳炉烧烤,其乐融融。漫步竹亭竹廊赏景,坐飞艇犁破碧波冲浪,乘画舫听丝竹悦耳。蓝天、碧水、绿芦使你感觉到空气是甜丝丝的。拥抱大自然,享受生态绿色,追寻返朴归真,就在沙家浜风景区。

来到沙家浜,步入“沙家浜抗日纪念馆”。那儿有许多抗日时英雄们留下来的非常有价值的物品,比如歪把子枪,大刀,红缨枪之类的武器,还有革命烈士的相片和烈士用过的遗留下来的东西,补了又补的衣服,只有一块镜片的眼镜,掉了封面却记录着烈士故事的日记本。一件件都让我深有感触,当时的环境那么恶劣,我们的抗日英雄还能英勇的保卫家园把小鬼子打回他们的老家,这让我感受到了就是他们身上那股对祖国的热爱,给了他们强大的力量去打败日本鬼子保护国土不让他们侵略。

离开沙家浜,我想没有那些革命先辈舍生忘死的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哪来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用抛头颅,撒热血了,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如:好好学习、干好工作就是其中一种……

有幸游览这一革命圣地,特附小诗一首:

碧波芦荡好风光,

孕育火种沙家浜,

如今游览这胜景,

军民鱼水永颂扬。

碧波芦荡好风光

(0)

相关推荐

  • 散文||走进沙家浜

    走进沙家浜 一片片芦荡/层层叠叠/摇曳着江南水乡的秋色/一汪汪碧水/纵横交错/诉说着峥嵘岁月的沧桑/春来茶馆的那一杯清茶/演绎着一个女人的传奇/京韵慢板中18名伤员/诉说着鱼水情深的故事-- 在江南富 ...

  • 苏州避暑好去处,这里是国家五A景区,可以采摘垂钓,还能研学游

    图.文  落榜进士 常熟,苏州下辖的县级市,同在江南,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知名度太高,常熟反而显得并不那么起眼.然而也许是同样的原因,让这座城市没那么商业化又干净利落,山清水秀的模样,完全是一个标准 ...

  • 3天2晚清凉沙家浜:清凉赏荷、芦荡泛舟、久住水上人家

    日落湿地.船行芦荡.荷香四溢.邂逅阿庆嫂 说说这次旅行 日落鸟归,漫步在景区老街.码头桥埠,抬头仰望,虽不见长河落日圆,但在东方水城.静谧的沙家浜湿地中,却别有一番柔美与沉醉. 与候鸟一般自由翱翔,无 ...

  •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贵州《春 晨》作者·路永武 主播•清风一絮

    参赛详情请点击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春   晨 文/路永武 清晨  林中多一声鸟鸣 天上就少了一颗星星 满山遍野闻 ...

  • 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

    视频:<绿茶养生> 爱茶的人不会错过谷雨节气. 谷雨时新茶上市,正宜品饮.而这个时节春夏交替,易有肝火,也适合喝点绿茶,来护肝排毒. 朋友寄来的明前茶 明代的大书画家文徵明,有一首< ...

  • 大美之春|2021美术界春晚作品展播 陈克永(下)

    艺术家简介 陈克永 陈克永,1953年出生,北京平谷区人.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 陈克永师从白雪石.擅长中国山水画 ...

  • 大美之春|2021美术界春晚作品展播 陈克永(中)

    艺术家简介 陈克永 陈克永,1953年出生,北京平谷区人.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 陈克永师从白雪石.擅长中国山水画 ...

  • 大美之春|2021美术界春晚作品展播 陈克永(上)

    艺术家简介 陈克永 陈克永,1953年出生,北京平谷区人.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 陈克永师从白雪石.擅长中国山水画 ...

  • 大美之春|2021美术界春晚作品展播 于永茂(下)

    艺术家简介 于永茂 于永茂, 1952年生于北京,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会会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对外友协艺术交流院研究员. 近年来,多次参加中国美术 ...

  • 大美之春|2021美术界春晚作品展播 于永茂(中)

    艺术家简介 于永茂 于永茂, 1952年生于北京,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会会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对外友协艺术交流院研究员. 近年来,多次参加中国美术 ...

  • 大美之春|2021美术界春晚作品展播 于永茂(上)

    艺术家简介 于永茂 于永茂, 1952年生于北京,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会会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对外友协艺术交流院研究员. 近年来,多次参加中国美术 ...

  • 铁67团周荣付—— “六六两角六” --军政军民鱼水欢趣事

    [原创首投] "六六两角六" --军政军民鱼水欢趣事 作者:铁67团汽车连  周荣付 1973年,沙通铁路开始建设,我们铁道兵67团奉命负责隆化隧道.超梁沟隧道和超梁沟大桥等处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