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你之所以感到不快乐,根本原因在于你还不够自私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言:“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他的这种思想不仅在以“奉献”为主流的儒家文化潮流中显得格格不入,就是放到现在也是一个异类,在人们惯常的教育中是不能自私的,否则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更罔论获得事业的高成就。
而实际上我们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是往往感受不到情感上的愉悦,更多的是被动的压抑和痛苦,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自身的真实的需求,违背了本性。
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的,要保持快乐很多时候是要自私才能换的来。所以,很多时候你之所以感到不快乐,是因为你还不够自私。

高级的“自私”是对于心理能量上的把控

这里所说的“自私”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那些总是从自身角度考虑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而是对于心理能量上的把控。
简单的说就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多为自己考虑,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保证自我精神上的满足,比如可以选择付出物质或者劳动亦或者情感来获取等价的精神上的回报。
一些人很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不仅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收益甚至会花费大量本来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时间和人脉,表面上看是他们是损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他们却收获了了心理上的自我价值的满足。
这种“自私”是比较高级的自私,是注重自我精神世界的构建和拓展的人所具有的行为。

讨好等于自我贬低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其实就是不够自私、太过善良的表现。
他们往往是由于自身的安全感不足而会做出一些讨好周围人群的表现,这些行为的目的是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并想得到他人的重视和爱护,想以此来弥足自身缺失的安全感。
但这种卑微的讨好行为在他人的眼中是没有任何分量的,而周围的人往往因为这种行为而忽略其人的价值,甚至会深陷“得寸进尺效应”。当你不断压抑自身的需求用来满足他人的要求时,对方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满足或者对你的行为产生感激。
他只会不断地向你提出更过分的要求,而你为了维持当前的关系只能不断满足他。
当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时候,别人更不会重视,只会把你当做一个可以任意欺负的对象。

自我心理能量的透支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的天性,当个体在婴幼儿时期,就会由于必须依靠成年抚育者存活,自身的无能和抚育者的强大在对比之下就会让婴幼儿产生自卑感。
而人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可以促进人们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加快对自身缺点的弥补,这是自卑的积极意义。
当人们不能正视自身的短处时,就会对这些引起自卑的事物产生排斥和厌恶,进而就会产生一种病态的心理定势,引发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
《请回答1988》中的德善就是因为长期被忽视而感到自卑,她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甚至为了得到父母的那丁点关爱总是让着姐姐和弟弟。
虽然她本来也并不想那样做,但是在长期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她已然没有了争取的锐气,这种无声的付出是极其消耗自身的能量的。
当付出成为一种习惯后,就会无法主动进行自我意愿的表达,周围的人会习惯性的忽视你、否决你的提议。
所以,想要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同,一味地委曲求全是祈求不来的,只有主动展示自己的价值,积极的争取属于自己的正当的权益才能引起他人的重视。
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能量只有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才能使自身感到愉悦,情感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平衡是一种最合理的自私,就是说,当我们付出后一定收取等价的回报,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的付出。
像一些在恋爱中一往无前的人,表面上是重情重义、敢作敢为,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所有的情感需求全部都寄托在对方身上,妄想用自己不间断的付出来打动对方而获得情感的回馈,他们以为自己付出de越多,对方回馈的就越多。
但是,这种感情往往是得不到预期的回馈的,很大可能是无疾而终。
相当多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认为自己的付出就算是一块石头也焐热了,为什么就是感动不了对方的心呢?
这个例子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在自我情感管理上保持平衡的重要性——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能量需求一味地寄托到对方身上,而是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我可以爱你,但是我更爱自己,给对方自由很多时候也是给自己自由,当我们自私一点的时候,往往可以达到预期的让自身愉悦的目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Rotenberg, K. J. (1995). The Socialisation of Trust: Parents’ and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Tru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8(4), 713–72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