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01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图片发自简书App02有朋友和王阳明一起山中漫步,指着山里的花花草草问:你说天底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些花树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个毛关系?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乍一听还是有点懵逼。你一看花花草草,花的颜色就明亮起来,你问过花的感受吗?这好像还是有点狡辩。野花也是有尊严的,就算它是寂寞开无主,也不能否认人家的存在吧?所以,如果只是从物体的有无来理解这句话,就找错路了。从物的角度,人是人、花是花,王阳明不可能连这道理都不懂。王阳明这句话真正想说的是,人是应该有意识、有灵魂的,而不是一堆死肉。你需要唤醒良知,用自己的眼看更多的花花草草,看更多这世界的花花绿绿,让自己的心能感知更多。你没看过、不理解的世界,对你来说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心外无物”,显然不是讨论那些深山里的花花草草、隔壁村的村花是不是存在,而是从人的视角强调,心有多大,天地有多大。如果你心里只有眼前的苟且,那诗和远方就是绝对的“无”。图片发自简书App03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样的,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你,1000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你。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聪明的、可恶的、愚蠢的、忠诚的、虚伪的、背叛的,不胜列举。那么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伤痕实验”明确的告诉我们答案: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内心,一个内心烦躁的人纵然身处幽静也是狂躁不安的,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虽然深处闹市,他的世界还是清净的。无论是追求幸福、宁静、安全……都到你内心去寻找吧,那里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能量。图片发自简书App04有位修行者,脾气很暴躁,他想把自己这个坏毛病改掉,于是,花了不少钱,盖了一间庙宇。他特意在庙宇大门口横匾上,刻上“百忍寺”三个大字,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他向前来进香的人说明自己改掉急躁脾气的信心和决心,人们十分敬佩他的良苦用心。有一位过客想修行者问庙宇横匾上的字。修行者说:“百忍寺。”过客再问一遍。修行者口气略有不耐,回答说:“百忍寺。”过客故意又问了一次,:“请再说一遍。”修行者终于按耐不住,暴躁的回答道:“百忍寺!你听不懂啊!”过客笑道:“你才说了三遍便受不了了,那建百忍寺有什么用呢?”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环境所支配,也会被他人的评价所影响。我们觉得生活得很辛苦,精神也愈发的迷茫。我们在不断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忘记了精神上的供给。人这一辈子,要受到多少次来自外界的质疑,又有多少次不为其所动。一个人如果必须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证明自己,这只能说明内心不够强大,只有不再需要依赖外界对自己的评判,自己就能证明自己的时候,内心才是真正强大无比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