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的三天,回忆我25年前的高考
明天就要高考了,所以我想写篇文章,回忆25年前我的高考。
首先我要说的是那时候的大环境。
(我家老屋)
1995年,中国改革开放才进行了十几年,中国城市化进程才刚起步,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城乡差距还是非常大。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如果考上大学,那是人生一次巨大的飞跃。
而且,那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大学生基本是凤毛麟角。我记得1995年,大学文科的招生比例是7%,升学率基本上只是现在的十分之一。而且当时初中生能上高中的比例也不到20%,而现在是50%左右。
简单的说,如果从初中算起,现在的每一百个初中生将来能产生30多个大学生,而在1995年,每一个百个初中生可能只能出现3个左右的大学生。所以当时大学生的含金量根本不是现在可以比拟的。
一句话,那时候想上大学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而且那时候,中小学还没有完全实行免费,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能供一个小孩从小学上到高中都是很吃力的事情。如果,这个孩子顺利上到高中,他就是全家希望之所在。
我老家在湖南,高考强省,也是高考试验田。仅仅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的方案就改了几次。我高一入学时,高考从2X7改成4X4,轮到我高考的时候又从4X4,改成2X5。即理科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科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而我,可能自己对文史的偏好,一读高中就偏科,最终选择了文科。
高考只有三天,但我还是把时间线延长一点,这样才能把我高考经历叙述清楚。
(住宿条件)
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的作息时间就改成这样了。毕业班全部寄宿,早上6点起床,20分钟洗漱时间,6点20早自习,8点早餐,8点30分开始第1节课;除了中餐30分钟休息,白天一直上课,晚餐又只有30分钟时间,接着就是晚自习,一直到晚上10点。每天学习的时间至少12个小时以上。
体育课,音乐课等等凡是和高考无关的课程和活动全部取消。
这是一种炼狱般的作息时间,然而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物质的保障完全跟不上,尤其是我们农村。
(下饭的干菜)
我们吃的什么?自己带米到学校搭伙,只有少数家庭条件好点的能吃上食堂卖的菜,那也是基本上见不到肉。其他的同学全部是自己从家里带干菜到学校下饭,用玻璃瓶子装的干菜,一瓶要吃一个星期。
牛奶,在那时的农村见不着;鸡蛋,家里要拿这个换钱财能送你上学。记得有次下晚自习后想吃一个包子,居然在包子埔前来回转了三次,才下决心花两毛钱买了一个。
想想70多岁的奶奶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把我当做唯一希望,自己什么都舍不得吃供我上学,因此,我心痛了很久。在周末回家的时候,我没有坐公交车,走了十几公里回家,硬是把那两毛钱省了回来。
就这样,整整一年时间,我们在煎熬中坚持,考上大学是我们唯一的信仰。老师为了替我们鼓劲,经常会邀请一些已经考上大学的,尤其是考上名校老生回来给我们做报告,报告内容无一例外就是城市多么繁华,大学生活多么美好。与其说是做报告,更直接点说就是在给我们画饼,让我们心甘情愿把最后一点心力都耗尽。
老师还会鼓劲动员会,让大家慷慨激昂想象自己考上大学后的美好明天,我也上去演说了一阵。我演说题目是《我是农民的儿子,但我再也不愿意做农民的爸爸》,痛述农民之苦,引起台下掌声不断。
高考前几个月,学校开始一月一次模拟摸底考试,在三次考试中,我两次拿了全年级第一,一次第三。老师说,这个小简上名牌大学稳了,只要不出大差错。
我们当时高中生水平究竟怎么样?不好跟现在的学生比较,我举一个例子。我能把高中历史课本,从第1页开始,一字不差背到100多页。
一晃到了7月,在7月1日起,学校已经不上课了,留几天时间给大家调整状态,查漏补缺。
我所在的学校是在农村,没有考点。7月5日,学校用大巴车把全体考生拉到了县城,集体住进了招待所,吃饭也在招待所。
这种招待所,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简直时候简陋的惨不忍睹,没有洗手间,还要上公共厕所。但对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已经是天堂,以致于吃饭的时候,老师还特意提醒我们,虽然有好饭菜,也不要吃多了,免得消化不好,影响自己的考试发挥。
7月6日,正式开考,第一场是语文,我觉得还行,提前10分钟交卷。第二场数学,这是我最弱的一科,120分钟时间我全部用完,最后一个大题没做。
第一天的考试结束,出了考场心里有点郁郁,也不想和同学对答案,吃完饭自己呆着,心想只要剩下三科发挥好,大不了不上重点,上个普通本科也行。
7月7日,第一场英语,发挥水平自己觉得正常。第二场历史,这是我最强的科目,果然有点超水平发挥。当天出了考场后,心情好了很多。
7月8日,最后一场政治,发挥出正常水平吧。
出了考场以后,同学们各种表情都有,但一回到招待所,所有人把自己的书全部撕了,说再也不想有这些课本了。
回到家后,我就在家静静等待高考成绩,7月28日,高考放榜,那时候没有网络可查分数。我们同学在分开20天以后又在招生办聚集了,个个急切的而又小心翼翼的问老师:我叫XXX,请问多少分?
当我报上的我的名字时候,招生办老师眼镜一亮说:555分,重点线529分,恭喜你超重点线26分。
我顿时欣喜若狂,我实现了自己的跨越,再也不用当农民的父亲了!
再过了20天,我收到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一阵紧张的筹钱之后,1995年9月1日,我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县城。
(大学生活)
在这之后若干年,每每我会做有一个噩梦,就是又梦见高考,不是错过了时间,就是考的不好,然后在梦中惊醒。
惊醒之后,在暗夜里我会想,那么艰难都走过来了,以后又有什么走不过去呢?
最后祝所有高考考生,明天发挥最好水平,实现自己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