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精品:《秦始皇登峄山纪功刻石》

《峄山刻石》,又称《秦始皇登峄山纪功刻石》等。今传摹刻本的《峄山刻石》,因是出于唐宋人之手,因此在书法风格上打下了后世的烙印。从语言上看,刻石文继承了《诗经》的四言句式,但以三句为一韵,文辞整饬简洁,读来朗朗上口。

《峄山刻石》,又称《峄山碑》、《秦始皇登峄山纪功刻石》等。其前段秦始皇刻辞为秦始皇二十八年(统一后第三年,前219)登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所刻。《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但《史记》中没有记载《峄山刻石》的原文,其文字是因郑文宝的摹刻而得以传之后世的。

西安碑林《峄山刻石》摹刻原石:

《峄山刻石》原文的破坏,见于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八记载:“后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到之,然而历代摹拓以为楷则,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由是残缺,不堪摹写。然犹上官求情,行李登陡,人吏转益劳弊。有县宰取旧文勒于石碑之上,凡成数片,置之县廨,须则拓取,自是山下之人、邑中之吏,得以休息。今人间有《峄山碑》皆新刻之碑也。”五代时南唐徐铉有《峄山刻石》摹本,北宋淳化四年(993),郑文宝根据徐铉摹本重新刻石于长安国子学,,其后屡有翻刻。明都穆《金薤琳琅》卷二:“自文宝刻徐氏本,其后翻本颇多,世之评者谓长安第一,绍兴第二,浦江第三,应天府学第四,青社第五,蜀中第六,邹县第七。”郑文宝摹刻的《峄山碑》现存于西安碑林,原文将秦始皇刻辞和秦二世诏书连为一体,后刻有郑文宝跋文。

邹城博物馆藏《峄山刻石》摹刻本,相比西安碑林所藏摹刻本,似更符合秦刻石“碣”的特征: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峄山刻石》伟历代文人所崇尚,各地官员求拓片者甚多,百姓苦于摹拓,因此借机把柴草堆于刻石之下,借野火将刻石烧掉,《峄山刻石》自此残损不全。谁料,即便文字残缺,求书者亦不见少,当地官员遂把刻石文字摹刻于山下官署,方便摹拓,以此充作《峄山刻石》真迹。

今传摹刻本的《峄山刻石》,因是出于唐宋人之手,因此在书法风格上打下来时代的烙印。欧阳修《集古录》卷一:“余家集录别藏泰山李斯所书数十字尚存,以较(《峄山刻石》)模本,则见真伪之相远也。”但次摹刻之碑作为小篆中“玉箸体”的典范,也被历代学篆书者所推崇。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卷五云:“徐铉摹秦峄山铭……予有徐常侍摹本,其门人郑文宝于淳化四年刻之长安,精神奕烨。常侍自谓得思于天人之际,良非过也。旧称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书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曲折处亦无偏侧,其妙如此,惜不得见其手迹耳。”清刘熙载《艺概·书概》称:“秦篆简直,如《峄山》、《琅琊台》等碑是也。”杨守敬《长安本峄山碑跋》云:“笔画圆劲,古意毕臻,以《泰山》二十九字及《琅琊台碑》校之,形神俱有,所谓下真迹一等。故陈思孝论为翻本第一,良不诬也。”

现在流传最广的是五代南唐徐铉摹本,宋淳化四年(993),郑文宝根据徐铉摹本重新刻石于长安国子学,各地另有摹刻本数种。

【原文·秦始皇刻辞】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尃惠,寴巡远方。

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陁及五帝,莫能禁止。

迺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四极,四方极远之地,即天下。

戎臣,带兵的将领。

灭六暴强,指诛灭六国。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共兼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孝道,指秦始皇继承与发展了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所推行的法家路线。又,王酩《秦代〈峄山刻石〉考析——兼论古代“奏下诏书”制度》认为:“'孝’疑为'教’字磨灭右半;'道’通假'导’;秦朝抑儒而崇法,于意以'教导’为顺。”但篆书中“教”左半边与“孝”字不同,此说当存疑。

尃,同“溥”。溥,通“普”。普惠,遍及天下的恩泽。

寴,同“亲”。

绎,通“峄”。

攸,通“悠”。悠长,遥远。

功,通“攻”。

陁,同“阤(tuó)”,败坏。《后汉书·党锢列传》:“朝廷日乱,纲纪颓阤。”

迺,同“乃”。

黔首,指平民百姓。《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更名民曰黔首。”

乐石,原指可制乐器的石料,因《峄山刻石》有此句,后世遂以之泛指碑石或碑碣。

【译文】

始皇帝建立了国家,而在此之前,他承袭了诸侯国的王位。他征伐割据为乱的各个小国,威震天下,这是一场正义的统一战争。将领们尊奉他的命令,用了不长的时间,就消灭了六国诸侯的残暴割据。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他被尊称为“皇帝”,明显地表示出自己是继承了先祖的法治道路。伟大的统一事业已经完成,于是秦始皇开始巡视全国各地,普降恩惠。他登上峄山,跟随的群臣都思绪万千,感慨不已。追忆动乱不安的年代,由于国家分裂,诸侯割据,因此引发了天下的战乱。攻击与争夺连年不断,人民流血遍野,这种情形从上古就开始了。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代,就连五帝那样贤明的帝王,也不能制止战争。一直到今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战乱才得以平息。消除了连年战乱的祸害,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利益和恩泽将传之永久。对于皇帝统一国家的伟业,群臣只能陈述一个大略,把它刻在精美的石头上,作为国家永久的纲纪。

(0)

相关推荐

  • 《峄山碑》原石已不在,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 ...

  • 秦峄山碑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二一九)东巡时所刻,为秦相李斯撰文并书,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 立郡县的功绩. 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 ...

  • 李斯《峄山碑》,篆书放大手机版

    印谱印人印讯 李斯<峄山碑>又名<峄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李斯书,高218厘米,宽84厘米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 ...

  • 秦汉小篆巅峰典范:峄山、泰山碑,袁安、袁敞碑,你更中意谁?

    众所周知,对金石书画创作者而言,大多绕不开两个字:篆书!而其中又以秦汉小篆对后世之碑刻铭文.篆刻治印.书法创作都影响深远! 在目前已知留存于世或发现的秦汉小篆碑刻中,又以先秦李斯的<峄山碑> ...

  • 乙酉九月从李元甫宫谕再登峄山 明.于慎行

    旧隐名峰岱岳前, 重扶秋雨上层颠. 阴厓尚驻千春草, 险磴争飞万木烟. 河势遥分双白练, 山形近作九青莲. 狂来欲问巴渝客, 得似华阳几洞天. 于慎行(1545-1608),字可远,一字无垢,东阿(今 ...

  • 登峄山绝顶有怀贾大卿石葵 明.于慎行

    兹山一何高,岱宗青未极. 峻削玉芙蓉,去天不盈尺. 我来啸良偶,杖策探奇迹. 窈窕寻幽壑,岖嵚扪绝壁. 俛首瞰虹霓,四望寥天一. 重阴万里生,游目忽不怿. 睇彼东南陬,山川含奥邑. 沧浪如衣带,半挂青 ...

  • 九日与张古松登峄山 明.李时行

    高秋逢令节,空值客中身. 纵有登高兴,知无送酒人. 霜催南浦雁,烟黯隔江蘋. 莫折黄花看,羞君白发新. 李时行,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 ...

  • 九日游峄山入洞过石梁登自山最高顶 清.王元枢

    峄峰累嵯峨,秋磴纡回互.履节展高兴,呼侣逐幽步. 鱼贯下曲窦,猱攀凌窄路.沈入沓书冥,渐出豁天曙. 巨石忽硉矹,夹溪相牴牾.飞梁悬千仞,微命争一度. 过险悔轻蹈,定性却重怖.默默立巉岩,遥遥肆指顾. ...

  • 同张容与登峄山 明.陈琏

    凫绎奠东鲁,翠色高崔嵬. 有时发霞采,照耀金银台. 兹游获胜览,顿觉襟怀开. 探古访灵迹,登高轶浮埃. 何当淩绝顶,翘首望蓬莱.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 ...

  • 小篆体系课《峄山刻石》结业展

    图丨蒋东平老师 老师寄语 每一段认真对待过的时光,都值得珍惜! 自<峄山刻石>小篆课程开设以来,有许多回忆令人感动. 有这样一位同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直播看作业时,有一位同学的作业,总 ...

  • 唐《纪太山铭》刻石

    唐<纪太山铭>刻石,又称<唐摩崖>.<纪泰山铭><东岳封禅碑>.<泰山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 ...

  • 文字之美极于小篆的杨沂孙,临习的秦代刻石,几乎可以乱真

    导语:杨沂孙篆书的风格面貌可分为两个时期,传统期与创新期.前者属于对二李.徐铉等传统派的借鉴与学习,后者是取法邓石如之上的推陈出新.总体来说,两个时期所呈现出的线条感.结构感与风格特征都迥然不同. 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