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盗墓贼,盗掘唐朝墓,却意外失手

关中平原

老话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关中的黄土埋皇上。当然,关中不仅埋皇上,也埋皇后、太子、公主、达官贵人。

关中

那么,关中到底指哪里?

关中,是指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

四面环山,八水绕长安。

关中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优势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关中平原,更是沃野千里之地。所以,汉朝建国后,汉高祖刘邦便选择定都在关中长安。

关中平原地形图

自此,关中成了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先后有十三个王朝,横跨一千多年在此立国。而且,这些帝王死后又都葬在了这里。在关中一带,帝王将相、皇后嫔妃、太子公主、王公大臣墓葬无数。

上自黄帝炎帝陵墓,秦公一号墓,秦始皇陵,下至唐朝十八陵,皆葬于此。这些高坟大土,形成了关中地区独特的景观。但同时也吸引了关中道上,无数盗墓贼贪婪的目光。

所以,在关中的历史上,伴随着这些高坟大土拔地而起的,还有地面上从古至今留下的数不清的盗洞,和一桩桩一件件惊心动魄、充满血腥的盗墓故事。为了这堆大土,无数盗墓贼葬身其中,但在利益的诱惑下,依然前赴后继。

关中平原上的坟

关中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人戏言:“走不三步就有一个典故,随便挖个坑就能挖到古墓,就连农民家里的喂猪槽子,都有可能是宫廷文物啊。”此言不虚,我西安的叔叔家,盖房子挖地基就挖到了战国古墓。

今天我们要说的唐朝名臣魏征墓,就在关中十八陵的昭陵内。

魏征墓被盗

1,魏征其人

魏征,公元580年生,唐代名臣,以讷谏闻名,跟随唐太宗东征西讨,为李唐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功不可没。

公元643年,即贞观十七年,魏征在长安病逝,被葬入昭陵,享年67岁。

魏征墓是唐太宗李世民昭陵180座陪葬墓之一,可见地位之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在死后葬于皇帝身边的。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魏征像

唐太宗像

唐太宗的昭陵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之一

2,关中盗墓贼

魏征墓是以“山”为陵。

去过关中的人应该知道,关中平原上的山多是土山,也不大,从一侧把里面掏空了,用砖石砌成墓室,把棺椁放进去,封闭即可。

魏征墓

在民国年间,盗墓贼横行的关中,魏征作为唐代名人,他的墓自然也难逃噩运了。据南京的一个忘年之交老D讲,他师傅祖上是盗墓世家,后来从关中一带迁到江南居住,经历非常传奇。他祖上不仅盗墓技术高超,而且为人阴险诡诈,是道上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后来因为得罪人太多,便举家逃到了南方,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但“手艺”并没有丢。

众所周知,盗墓与贩毒一样,不仅违法,还是一个高危职业。可是在民国初年,大清王朝寿终正寝分崩离析后,中华民族再度陷入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军阀势力割据一方,导致战乱四起,弄得百姓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为了活命,很多头脑灵活又胆大的民间人士便走上了盗墓这条路,慢慢尝到甜头之后,有的人就从业余盗墓发展成了专业盗墓贼,而且越玩越大,并形成了团伙相对固定的组织。这些人发家致富后,为自己盖起了高宅大院,还娶妻讷妾,表面上过着体面的生活。这些发了财的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盗墓行为,也做正经生意,开茶馆开旅店等,用现在的话说,叫洗钱。

在关中道上,像这样的盗墓团伙数不胜数。他们还各自划分势力范围,为了争地盘抢膛子,就如同上海帮会一样,彼此之间经常刀枪相见,你死我活是家常便饭。这些人像幽灵一样昼伏夜出,整天过着洛阳铲上舔血的日子。在现在人看来,既惊险又刺激,比电影剧本里写得要精彩好看多了。

也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没人管呢?管?在那个年代,连活人都管不了,谁还去管死人啦。而且这些人都是夜间行动,腐败无能的民国政府,根本没有文物保护意识,就连他们自己还盗墓呢。还纵容洋人在中国盗墓,美其名曰:“考古”。

在关中一带的唐朝墓葬,地面上大多有封土和墓碑,墓主是谁写得一清二楚,不像春秋战国以前和魏晋墓葬,不封不树,比如曹操和曹休墓都没有封土。当然,有很多是清朝复立的。

前面说了,唐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有180座之多,史无前例,都是高冢大坟。关键是唐太宗时期,国力昌盛,墓中的陪葬品肯定不少。

老D说,一次,他师傅的曾祖父在盗了几座隋唐墓葬之后,还对魏征墓动过土。

那时不像现在交通便捷,来去全靠两条腿,所以他们一行人早早来到唐陵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白天二个人伪装成农民,带着洛阳铲进入墓区,一人望风一人勘探,先得搞清墓葬的地下结构,主要是墓室的准确位置,有的放矢嘛。专业盗墓贼都是这么干的,不会乱挖一通,那样太业余了。

3,魏征墓的结构

唐代达官贵族墓葬的地下结构﹐都有斜坡墓道﹐还有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上有天井﹐两边有壁龛和壁画。

唐代高官多用砖室墓。就像土坯房与砖瓦房一样,有钱人肯定盖砖瓦房了。一般的官僚﹐为单室砖墓,就像现在的一室一厅;二品以上的大官﹐还有前室,相当于两室一厅,比如章怀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都有前后室。

那么像魏征这样的唐朝高级官僚,当朝宰相,又身处盛唐时期,他的墓葬肯定规格很高,也应该有前后两个墓室,最前面还有砖砌的封门墙。前室用于放大件陪葬品,如陶甬、唐三彩等。后室是主室,放墓主人的棺椁,还有生前所用之物。棺内放小件陪葬品,如印章、随身玉器佩饰等。主室也可能会有壁龛,放陪葬品。

魏征像

4,盗掘魏征墓

通过勘探,了解清楚了墓葬结构之后,趁夜幕降临之际动手。当然,动手之前还得祈祷一番,保佑他们能一帆风顺,斩获宝器。

关中平原,地广人稀,不像南方人口稠密。在唐陵广阔的区域内,陵墓与农田为伴,这给盗墓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是夏天,庄稼生长茂盛,对于盗墓贼来说,更是一种掩护。况且在民国时期,民生凋弊,田地荒芜,就算是白天盗墓都不会有人发现。这就是乱世乱象。

关中上的坟墓

魏征墓虽然是山陵,但只是一堆土圪垯,所以挖掘起来并不难。他们找了一处土层较浅的地方动土。

中国古代墓葬埋藏的深度,都是由浅到深又到浅的过程,这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比如内蒙古赤峰的红山墓葬就比较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墓葬埋得越来越深,比如秦公一号墓深度达到27米,秦始皇墓深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5米深。后来到了西汉后期,木椁向砖室转变,随着砖室墓的出现,墓葬又越来越浅了。到了唐朝,砖室墓的深度只有10米左右,太深了容易遭到地下水的浸蚀,毁坏墓室,而且唐墓多有壁画,更怕潮湿。所以浅是唐墓的一个特征。

墓内壁画

处于民国乱世,时代让他们的盗墓活动变得更加从容不迫。而对魏征墓,他们决定挖一大一小两个盗洞,小的用于通风,大的自然用于掏膛子了。

据老D讲,民间盗墓,一般都是小团伙作案,三到五人,因为盗洞只挖一个,人多了也没用,而且目标大。下面两个人,一个挖土一个装土;上面三个人,一个人向上运土,一人倒土,一人望风。这样比较快速。挖好之后,只需一个人进入墓室取东西就可以了。

小墓一般二到三个人就够了。但魏征墓较大。

但当进入墓室后才发现,魏征墓里并没什么高价值的宝器。他们可能忘记了,魏征在死前曾立有遗嘱,要求丧事从简,不葬金玉。大概是担心被盗吧。棺椁保存完好,魏征四仰八叉躺在棺材里,只剩一具白骨了。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做到了平等。最后在后室里只找到了一些制作粗糙的陶甬,连块玉都没有,这让他们大失所望,随手拿了一件东西就准备离开了。

进盗洞

再高明的盗墓贼也不敢保证每次都满载而归。因为只有进入墓室里才能知道里面有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墓葬选择非常重要,全靠眼光和预判。前期用洛阳铲勘探,只是为了确定墓葬位置与范围及墓室深度,同时还能知道下面是木椁还是砖室,以此来断代。至于里面有没有东西,有多少东西,勘探根本不可能知道。

本以为这个魏征墓会有些宝器的,没想到会这样“清贫”。据说当年魏征下葬后不久,唐太宗曾三次毁了魏征墓,难道宝器都被他拿走了吗?就算有遗嘱在先,但皇帝也会赐些东西随他安葬的。毕竟魏征曾追随唐太宗鞍前马后,为大唐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

5,意外

可就在墓中那个掏宝的人准备离开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只听“轰”地一声,同时伴随着一声惨叫从幽深的地下传来,当上面的人听到叫声迅速向上拉绳子的时候,为时已晚,已经攥不动了。应该是盗洞破坏了墓室结构,砖砌的墓顶承重力下降,导致了塌方。

面对此情此景,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只能任由死亡的发生。墓道内,片刻之间,又归于平静,静得可怕,静得让在场的人毛骨悚然,一身冷汗。

盗洞

盗墓的人,在下面是最危险的。但如果你没有别的本事,比如找墓子、出货,那就只能干点体力活,自求多福了。每一次出行,都意味着可能回不来。所以他们盗墓之前必求神拜佛,保佑他们平安无事,明知道这样做无济于事,但还是要自我安慰一下。佛,又怎么可能保佑他们这样的人呢。

当然,他们这个家族盗墓有一个规定,就是在下面的人,他们都会多给一份,比如说你原来该得十块钱,那就给你十一块或十二块,总之比一般人多。如果一旦发生不测,所有人都得出钱给他的家属,保他的家人衣食无忧。这是他们的行规。不然谁愿意卖命呢。

说实话,干这一行,被活埋包了粽子的事情,时有发生。尽管见惯了死亡,但他们还是无法释怀,毕竟是一条刚刚还鲜活的生命啊。老D师傅的家族,已经有不少人死于盗洞之中了,或塌方或闷死或遭流砂或遭暗箭,死得极其惨烈而又悲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这个行当里得到了最好的演绎。所以有的人中途改行了,但毕竟盗墓来钱快啊,要么不发市,发市吃三年。做正经生意赚得那点小钱,他们看不上。

墓室

事情已然这样了,他们只得重新填好坍塌的魏征墓,做了简单的仪式,算是给下面的人举行葬礼吧。又不是第一次。让他给唐代名相魏征陪葬,同时也是给唐太宗李世民陪葬,也算没亏待了他。只能这样自我解嘲了。如果下面葬的是皇后或公主,兴许还能赚点。人终有一死,这样的死,也算是一种“值得”吧。

皇后

像这样的非正常死亡,他们回去之后是不办葬礼的,一是怕人知道,必竟被墓子吃了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二是葬礼在事发现场已经办过了。安慰安慰苦主,家里立一块牌位就行了。每年清明对着牌位祭奠祭奠,愐怀逝者的“英容”笑貌。

常言道,强盗活不过八十,老D师傅六十多岁就去世了,而他本人也是六十多岁没的。但他们的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我将陆续写出来,就算以史为鉴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