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这部经典老片,我发现一个秃顶老男人也可以如此有魅力
01、
我第一次意识到青春结束了是在28岁,那一年我失恋了。
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已经参透世事,不会再为儿女情长而伤感了,可是失恋后,该来的还是都来了,我整日茶饭不思,彻夜难眠,无心工作,整个人萎靡不振。
母亲发现了我的异常,有一次她试探着问我:“你是不是和文文分手了?”
我惊诧道:“你怎么知道的?”
母亲悠悠地说:“我发现你秃了。”
我一摸后脑勺,果然感觉很清凉,不由苦笑了一下。
失恋的人大都会选择用一种自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所以发现自己秃了后,一瞬间我竟升华出一种自豪感,内心OS道:“看看吧,我就是爱情里的情圣。”
可是后来,我逐渐从失恋中走出来,我的头发却一去不复返了。
我开始慌了。
偷偷买过生发水,硬着头皮去看了医生,用了几个疗程,才发现无济于事。
我开始明白,我脱发并不是因为对爱情忠诚,就是单纯因为老了。
脱发的副作用开始显现。
刚开始和朋友下楼梯时,我走在前面,朋友走在后面,他们会大呼小叫:“哇,你竟然秃顶了。”
我满脸不屑地回应道:“我变秃了,也变强了。”内心却十分的难过。
后来,朋友们不再对我指指点点了,我内心更难过了,看来我已经秃到显而易见不需要大惊小怪的地步了。
再后来,秃顶已经影响到我的爱情,当我在一次次的相亲中铩羽而归后,我明白了“一白遮百丑,一秃毁所有”的真谛。
就在我苦苦挣扎时,短短几年,我的头从“贝吉塔”,到“农村包围城市”,接着变成了标准的“地中海”,最后沦落到了“条形码”。
在物理治疗失败后,我决定还是得寻找精神依托。
02、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周杰伦,作为他十几年的铁粉,我竟然最近才知道,在我变秃之前,周董早已秃了。
早在十多年前杰伦就开始接发了,后来出席活动他都会戴着厚厚的发片,而私下打篮球时他又常常戴着帽子遮羞。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加上源源不断的“钞能力”,才造就了头发依然茂密的周杰伦,我上网搜了搜植发的细节,看看自己账户的数字,心想还是算了吧。
我接着注意到的是徐峥。
他在一档综艺里分享了自己的脱发经历,徐峥的父亲45岁才开始脱发,可他20岁就遇到这个问题了,这对一个演员来说打击是致命的。徐峥也试过各种方法,忍受过这种嘲笑,最后还是和自己妥协,剃了一个锃光发亮的光头,放下包袱后,演艺事业反而起飞了。
徐峥的故事虽然励志,但依然破不了我心中的魔咒,你要知道每一个秃子心中都有一个执念:不理光头!哪怕头顶就是最后一根毛了,也要保持“最后的倔强”。
我最后注意到的是杰森·斯坦森。
他是标准的秃子了,可是人家练得一身腱子肉,秃顶让他气场更强大,雄性荷尔蒙爆棚,是无数秃顶男心中的神。
在斯坦森的鼓舞下,我开始跑到健身房锻炼,试图靠健身完成逆袭。
但我那细胳膊细腿的,撸了两次铁就缓了一个礼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千办的健身卡,半年就去了4次,最后健身教练安慰我,健身多了,雄性激素分泌旺盛,脱发更快了,你虽然损失了点儿钱,但至少保住了“硕果仅存”的头发。我听完,更伤心了。
我开始魔怔了,我疯狂看电影,试图寻找到一个银幕上经典的秃子形象,我的要求很简单:他的外形一定要丑,头发一定要少但不能没有(请原谅秃头人士的奇怪心理),最后人格魅力还一定要大。
在这样严苛的筛选条件下,我竟然真找到了这部电影。
03、
别说,这部片子大家还都挺熟悉,它就是《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电影有多经典无需赘言了,豆瓣9.3分,中央六套重播过很多遍,早就是许多人心中的神作了。
《放牛班的春天》其实非常古典,影片的故事也很简单:一位老师带了一群性格各异的“问题学生”,开始冲突不断,最后在老师的感召下,学生洗心革面,焕发新生。
类似的影片有很多,比如《生命因你动听》、《死亡诗社》等。
《放牛班的春天》作为这类影片中的第一,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足够简单,不同于悲惨剧情拼凑的悲剧影片,不同于极尽搞怪之能事的搞笑电影,本片足够简单,用一个一句话就能概括的简单故事,用一群天籁般的童声就能感动每一个人。
2005年,这部电影的诞生直接创造除了一个新类型影片:阳光情感电影。影片用大巧不工的设计,演员用重剑无锋的演技烹制出了一锅全世界影迷都喜欢的心灵鸡汤。
皮哥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还是在中学时期,观影时更多地把自己代入到了影片里的学生里。
影片的小主角是莫翰奇,他拥有俊朗的外形和完美的嗓音,他的每一次独唱都让当时的我沉迷其中,年幼的我一直幻想,自己要是这个梦幻般的少年该有多好。
当时影片中我最讨厌的是叫蒙丹的坏小子,这个家伙小小年纪就长着一脸麻子,面目可憎还叼着烟,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
在这个班级里,他堪称变态,拉帮结派无恶不作,对马修老师出言不逊,直言“我不想再见到这个老家伙”,对漂亮男孩莫翰奇言语轻佻,当面说:“你母亲一定是妓女”,最后还一把火把教育所给烧掉了,当时把我气得牙痒痒。
如今我再看《放牛班的春天》,视角完全不同了。
我更愿意把它叫做“秃子的春天”,片中的马修老师外表实在不敢恭维:没有一张主角脸,矮矮胖胖,还秃。
可奇怪的是就是这个秃子却在影片里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他循循善诱,融化了问题学生心中的坚冰,即使像蒙丹那样的坏小子也被他感化。
第一次看只看到蒙丹的坏,却不知道他背后也有着辛酸的故事:受尽了虐待,一个孩子往往是大人的一面镜子。
马修老师就是看到了蒙丹背后的故事,用爱去感化他,影片中有个细节,他被院长送回管训中心时,回头对马修老师笑了一下,那一笑意味深长。
最后坏小子烧毁教育所的时候,也是在马修老师和学生全部撤离后开始的,他报复的只是虐待自己的院长,内心依然保留着马修老师带给他的一丝良知。
一个好的启蒙老师胜过一切,马修老师对莫翰奇有知遇之恩,莫翰奇对音乐一开始有强烈的抵抗情绪,是马修老师的坚持拯救了这个音乐少年,多年后莫翰奇已经是一名著名的音乐家,而马修老师已经溘然长逝。
影片中有一个隐秘的爱情,莫翰奇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马修老师在和他母亲的沟通过程中,双方产生了好感,但一名教师的责任让马修在爱情面前选择了隐忍,这段情感没有开始就已经夭折,让人无尽地唏嘘。
不过,就像那一撮永远不会长起来的头发,但脑袋一直为它预留一个位置,人生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影片最后马修老师离开,孩子们从窗户里扔出纸飞机向他致敬,那一刻皮哥泪如泉涌,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人生有这么一次高光时刻,真的就值了。
04、
重温了《放牛班的春天》,我捋了捋自己稀疏的头发,饱含深情,写下这篇文字。
一个男子,可以不帅,可以很矮,但内心一定要有爱,眼里一定要有光,这样即使你是秃顶,你依然可以像你的脑门一样闪闪发亮!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