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和三国时期族谱发展的雏形
族谱,作为记载氏族世系的志书,源远流长。从甲骨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早在4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一些人物出生,婚娶的文字记载,那是族谱的雏型。
在周代,国家设立专官负责全国所有贵族族谱的记载与管理,族谱成为统治者推行政治制度的工具。周代的政治制度是世袭制,这是一种以嫡庶关系划分大宗,小宗,从而确立各级贵族子孙世袭封土爵位的制度:王位由嫡长子世袭,他的众子则封为诸侯;诸侯由其嫡长子承继,他的众子则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由其嫡长子顶替,他的众子则封为士。这种世袭制是建立在血缘亲疏远近的基础上的,而族谱作为血缘关系的记载,便成为世袭制的依据和基础。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用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除因循东汉察举所要求的经学﹑德行、乡闾清议之外,又增加了家世、才实等内容,将人才区分为九等。这看起来更加完备,但实行过程中,负责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全由士族豪门把持,他们品评人才多以门第为重,选用者也是士族,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朝中用人,只问家世,而家世则以族谱为据,查家谱后如果确系世家土族,定作大官。在族谱成为官场的敲门砖后,私家修谱之风盛行。为子孙前程计,不仅贵族,就是许多寻常百姓也编修起了族谱,甚至不惜采取小姓冒大姓、庶族人土族等手段,把族谱编得光彩照人。“九品中正制”一直推行到南北朝,所以这一时期修谱之风长盛不衰,谱牒多于牛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