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贬和流放之地

 

雷州市,建市前称海康县,是广东省湛江市辖县级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雷城(古雷州府治)是广东七大、粤西地区唯一且广东省唯一一个县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独特的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雷州城自古有誉“岭南古郡,天南重地”,自西汉以来,长期为雷州半岛及环北部湾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航运中心.而“雷州”一词始于唐贞观年间,雷州土著陈文玉任东合州刺史,不久改东合州为雷州,从此,“雷州”一词被历代沿用,陈文玉也成了雷祖。清末,法国在广州湾实行殖民统治,使湛江近代超越雷州,雷州沦为县级

要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先从博物馆开始!

 

百越先民的崇拜图腾

厚重的历史文化

雷州也是"南珠"出产地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传统文化

网上找到的古城图

汉时,雷州城为徐闻县治、合浦郡治,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郡时曾修建雷州城;历经唐宋,明清不断扩建,形成地图的规模:东门曰“镇洋”,西门曰“中和”,南门曰“广运”,北门曰“朝天”,城门的字由明代洪武年间指挥朱秉彝重修雷州城时所书。同时,环城挖壕堑储水,壕堑周围六里一十步,宽六丈二尺,深一丈二尺。四城门各筑石桥。从此,雷州城雉堞巍峨,金城汤池,更为兵家所重视,故被称为“天南重地”。现在的三元塔公园还能看到南“广运”门的雄姿,虽然是现代仿建,但气势依然不减当年,我们可窥是时四城门和城墙相连并拱卫的雄伟壮丽之状。在清代时又在四城门外百步处建城防守,其四楼分别是:“安东”、“靖西”、“镇南”、“巩北”。金城汤池加上捍守门楼,使得雷州古城更显得雄伟壮观,防卫功能更加完备。清末民初,雷州的工商业的兴旺昌盛,又进一步推动了雷州的城市建设,其主要街道兴建起南洋风格的骑楼住宅,骑楼互相毗连,界面连续,风格统一,为古老的雷州城增添了不少时代风采。抗日战争时期,雷州古城的建设活动基本停止。1938年,为防止城墙被日军利用,时任海康县长邱桂兴下令拆毁城墙,历经两千多年风霜雨露的雷州古城墙古城门被毁于一旦。

三元塔公园内仿建的南门附近还有一少部分旧城墙

公园内的二公祠是纪念雷州本地的贤达陈瑸与陈昌齐的

三元塔前有“天南重地”牌坊,这座牌坊是明代的

三元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历1613年),历时两年建成。三元塔是雷州八景之一,建造初始,定名为启秀塔,寓肇启文风,培育俊秀之意,但破土启基时,发现三枚蛇蛋,以为此乃“三元及第”之兆,故名“三元启秀塔”     此塔坐东向西,楼阁式砖木结构,用棱角牙子砖和线砖互相叠涩出檐,下大上小,逐层递减,比例匀称。檐上有平台、外廊,绕以栏杆。八觚九级、内楼17层、高57米。塔基为石刻须弥座。八面共嵌有23块阳雕石刻,分别为“麟趾呈祥”、“鲤跳龙门”、“狮子戏球”、“三羊(阳)开泰”、“双凤朝阳”、“喜鹊练梅”等,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为明代石刻珍品。每层设真、假门,呈三角形    三元启秀塔可以攀登,塔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时间关系,我放弃了上塔

古城西门外有一座千年古刹---天宁寺

天宁寺是雷州的佛教中心。天宁寺始建于唐 ,后世不断重修扩建 , 现在面积 4500 平万米 , 三进式古建筑。历代名人的题字、题诗、楹联、碑刻、 牌坊 ,证明天宁寺的地位非凡。其中苏东坡所书 “万山第一”,清官海瑞亦留有“天宁古刹”的手迹

古城北部,如今的雷州一小内有一座海康学宫;学宫保留了明代宫殿建筑的特点,而两点庑回廊,与大殿及诸多斋舍彼此通连,又颇具南方建筑的独特格调,硕果仅存,弥足珍贵。

古城南部的古塔

真武堂位于雷州古城南,今南亭街口,宋天圣年间,名相寇准贬居雷州时亲自创建;相传天圣元年(1023年),秋末之夜,有巨星轰然坠落于寇准寓所前池塘中,封建迷信的雷民以为天降灾难,遂纷纷烧香礼拜。翌日,寇准命人戽干池塘水,获得一块乌黑发亮的陨石,认为是北方玄武七宿之石,借此向百姓讲授科学原理,便建真武堂纪念。

“南合武当”石牌坊便是明代的结构,真武堂里堂内藏有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雷州府新筑外城记》、清光绪六年(1880年)《大成社记》和《莲芳社记》。还有清光绪七年(1881年)《府宪示碑》、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真武堂碑》石碑等

在古城西南部,今南亭街与雷州大道的交界口往北二三十米远的地方还有一座古寺,雷州伏波祠;古寺历经近两千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几个朝代的反复修建,至今仍保持其原始遗址的风貌和3O0年前清康熙年间修耷的基本结构。它反映了汉代朝廷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对分裂势力进行两次至关重要的军事行动,显示古雷州居于“天南重地”的重要国防地位;进入大门有一天井,两边有古碑廊,有明清时期的重修碑及诗碑

在古城南部,有一条一百多米长的明清古街南亭街,只见这里商铺林立,热闹非凡!是活着的旧商业区

雷州民系是广东四大族群之一。雷州人发原自福建闽南地区,之后和当地的百越民族互相混合。雷州民系与闽南民系、潮汕民系、海南民系颇有渊源,不过长期下来,雷州人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已发展出和闽南文化与潮汕文化不同的雷州文化。雷州人刚毅果敢,求真务实,淳朴重义,形成了较强的团结性,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雷州人出门在外都很团结,也有和潮汕人一样的性格,就是喜欢抱团

和潮汕地区一样,这里庙宇特别多

在雷州古城西的白沙镇,有一座以纪念雷州首任行政长官陈文玉的雷祖祠

雷祖祠的山门和左右鼓楼

拜庭“茂时育物”匮是乾隆题的

雷祖祠里有“雷祠三殿”,除正中的雷祖殿之外,两边还有英山石神殿 李太尉殿

 

主殿后面还有后花园

古城西还有一处风景名胜:西湖

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当年之湖滨与唐代始建的天宁禅寺连成一片,正因为有它壮丽的美景衬托,古寺才有幸取得“万山第一”的赞语

苏公亭位于雷州西湖公园内。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创建,清嘉庆年间重修。初名与众亭,又叫湖心亭,后或信芳亭,或二苏亭,或苏公亭。名称屡易,而雷人怀念苏氏之意始终不渝。亭背南朝北,为砖瓦重楼式结构,重檐四出,首层为柱梁架,四面空门,四周围以石栏杆

唐宋时期,居住在雷州半岛的主要是百越族,文化生态还是原始的俚僚文化,故有“南蛮之地”称谓。这种地方,人迹罕至,地处中原文化圈的人士是不愿意来的,不过这边远之地常被朝廷用来流放不听话的臣子。书上说,仅唐宋两代,被贬谪到湛江或在湛江逗留的名人就不下20人。寇准、李纲、苏轼、苏辙、秦观、汤显祖等名臣贤相和大文豪们先后接踵而至。

宋园内的十贤祠,是雷州人为纪念宋代丞相寇准、学士苏轼、侍郎苏辙、正字秦观、枢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纲、赵鼎以及参政李光、编修胡诠等十位先贤修建的。这“十贤”可谓是“贤”中的代表人物,其人品高尚,正气凛然,学识渊博,政绩卓越,而不是阿谀奉承,为五斗米而折腰之辈。把他们列为“十贤”是反映雷州民众的意愿

宋园内还有一座睿元书院;书院为天宁寺西馆(曾建为寇公调),南宋成淳八年(1272年)郡守陈大震更词为院,即在寇公词内设莱泉书院,元初取苏轼“西湖平,状元生”诗,改名平湖书院。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海康知县谢邦基与名学者陈昌齐倡议重修,才更为今名。清末罢科举一兴学校,光绪三十年(1904年)元月,改书院为官立高等小学堂。数百年中,该院培养了大量人才

书院后面为寇公祠;寇公祠又名族忠祠,位于城西雷州西湖公园内,为纪念寇准而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1985年重修,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史载,北宋乾兴元年( 1022年)四月,丞相寇准为权相丁调所陷,贬至雷州充任司产参军,初离天宁寺西馆,后居桂华坊,第二年闰九月病逝。雷人则以西馆立调,纪念他给雷州的功德。又因寇准死后,被封为莱国公

宋园内建筑十分典雅,令人赏心悦目!

​更多精彩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