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历代书法家成
评孙过庭①
晋法承宗自二王②,独门建树焕文章。
艺坛双璧唯书谱③,启迪后昆登殿堂。
艺坛双璧唯书谱③,启迪后昆登殿堂。
【注释】
①孙过庭(646-691),名虔礼,杭州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②“二王”,即王羲之、王献之。
③《书谱》既是书法史上一部“今草”的名作,也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书法理论著作。其全文3200余言,珠流玉溅,处处闪耀智慧光芒。其文述书体源流,析书道妙谛,鞭辟入理,读来常令人感慨不尽。《书谱》在书法史上的价值,首先表现在理论上。孙过庭在继承唐代以前书法理论的基础上,对书法艺术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分析总结,把唐代的书法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书谱》提出的在历史上有影响的论点有很多,如对书法艺术的纯艺术性质以及其情感表现功能做了一步到位的阐述。他说:“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熔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化形不极;象八音之送起,感会无方。”如讲不同书法有不同形式美特质时,他指出:“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娴雅,故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的书法理论还揭示了书法风格和艺术家内在生理、心理结构的关系,比如关于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孙过庭提出了著名的“五合五乖”理论,即:“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霏老;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他从自然环境到社会因素、个人心理,乃至艺术创作的偶然性、灵感性等方面,都做了概括总结,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首创。类似这样的精辟论述,在《书谱》里还有很多,比如对书法审美、技巧、欣赏、批评等方面的精彩论述。读《书谱》,感觉篇篇锦绣,到处是真知灼见,令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相见恨晚。可以说,《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双璧”。直到现在,学习草书、学习书法的人,不可不读《书谱》。
②“二王”,即王羲之、王献之。
③《书谱》既是书法史上一部“今草”的名作,也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书法理论著作。其全文3200余言,珠流玉溅,处处闪耀智慧光芒。其文述书体源流,析书道妙谛,鞭辟入理,读来常令人感慨不尽。《书谱》在书法史上的价值,首先表现在理论上。孙过庭在继承唐代以前书法理论的基础上,对书法艺术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分析总结,把唐代的书法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书谱》提出的在历史上有影响的论点有很多,如对书法艺术的纯艺术性质以及其情感表现功能做了一步到位的阐述。他说:“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熔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化形不极;象八音之送起,感会无方。”如讲不同书法有不同形式美特质时,他指出:“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娴雅,故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的书法理论还揭示了书法风格和艺术家内在生理、心理结构的关系,比如关于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孙过庭提出了著名的“五合五乖”理论,即:“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霏老;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他从自然环境到社会因素、个人心理,乃至艺术创作的偶然性、灵感性等方面,都做了概括总结,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首创。类似这样的精辟论述,在《书谱》里还有很多,比如对书法审美、技巧、欣赏、批评等方面的精彩论述。读《书谱》,感觉篇篇锦绣,到处是真知灼见,令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相见恨晚。可以说,《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双璧”。直到现在,学习草书、学习书法的人,不可不读《书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