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养胃”的标准方!应对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值得学习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临床实用中药辞典》、《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张仲景的一张养胃的经方。
我把它称作“标准方”。为什么?一来,因为它所针对的症候、证型十分普遍;二来是它的历史悠久,为中医业界广为知晓、运用。
闲言少叙,我们还是来看一张医案吧。这是我过去参加经方讲习班的时候,老师说给我们的。
话说有一个女性,年43岁,是某公司中层干部,主管人事,工作压力较大。什么毛病呢?胃胀、胃隐痛。这个毛病已经持续3年了,以前能忍,现在不能忍了。加重原因,是单位人事变动,她正处在晋升的关键期,情绪变得敏感、心理压力有点大。
看病的时候,主诉胃胀、隐痛、呃逆嗳气、食欲不振,有时候还反酸,甚至会吐苦水。另外,心烦多梦,大便总是稀拉拉的。脑袋昏昏沉沉。舌红,苔薄黄,脉弦。
从前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医师寻思良久,写了一张方子。我们来看一下——
柴胡10克,枳实12克,白芍15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黄连10克,砂仁(后下)10克,煅瓦楞纸20克,麦芽30克,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2次。
我还记得,当时讲课的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医案很简单,但是特别典型,要求我们反复读几遍,把方子记下来。
这里什么门道呢?
我告诉你,这个医案里的患者,善于肝胃不和、久郁化火。
你看她,胃胀、隐痛、食欲不振、便溏、嗳气、吞酸,这是胃不好,对不对?胀、反酸、嗳气,这都意味着胃气不降反升。这是一种异常。这个异常是怎么形成的?我告诉你,问题在肝。
肝属木,脾胃属土,肝不好,肝气不畅,或肝气郁而化火,就克伤脾土,造成脾胃不适的症状。怎么知道患者肝不好?你看她,发病因情绪波动、压力较大,另外口苦,舌红,苔薄黄,心烦多梦,头昏沉,脉弦。这都是肝郁化火、肝气上逆所致。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就是肝胃不和、肝郁化火的问题了。
我想说的是,这种肝胃不和的症候,在很多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里面多见。主要表现,就是胃部气胀、隐痛、反酸、易怒、心情焦虑急躁、便溏、消化不良、肠鸣等等。压力较大的职场人士多见。你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也有此类问题。
这个时候怎么办?医案中的配伍较为科学。你看前三味药,柴胡、白芍、枳实,配上甘草,这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头所记载的四逆散。这个四逆散配伍,就是用来调和肝脾,专门应对肝脾不调的。柴胡和枳实疏肝行气,白芍柔养肝体,甘草和中养胃。这是打开症结的基础,可以说是主力军。其他的,诸如瓦楞纸抑酸,黄连清火,白术、陈皮、厚朴健脾行气消胀,以及麦芽疏肝健胃,这都是配角,起辅助作用。
说实在的,我上说的这些,是每一个学习中医药的人,都应该掌握的。它是仲景经方在当代应用的典型代表之一。理解它,我们就等于看透了很多消化系统的毛病。不夸张地说,它是我们的一双眼睛。
我把这个写出来,专业人士可以借鉴,非专业人士,可以借此长一点见识。文中方药,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如果您能通过我的文字,把这里的玄机掌握,那我将无比欣慰。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