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温凉寒热

中国文学的温凉寒热 文 /拈花绕指

中国文学的温凉寒热 

关键词:文学,温凉寒热

摘 要:文学就是人学,是千百年来我们前人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首先是社会性,同时也离不开个体的述著,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甚至个人生长阶段也有不同,在阐释文学的时候,便有着不同的样式,本文试图从中医理论温凉寒热来解释中国文学呈现出不同样式。

中医理论有关人体的四种状态即温凉寒热,是身体内部环境在适应外部环境时应有的四种表现,表明一个人是否健康。无独有偶,天气的四时变化在现有科学知识体系中也分为温凉寒热,即春温秋凉夏热冬寒,四个季节的变化,创造着美仑美奂的世界。世界是美丽的,人身体是健康的,温凉寒热是循环往复的。而文学(初生,发展,成熟,转变的过程),这个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正有着温凉寒热。

感性的充满激情的文学式样,给人火一般的热情,让人胸中充盈着激越,这就是文学的热;以思想取胜的文学式样,就像兜头一盆冷水,让人清醒,这就是文学的寒;思维缜密,语言精巧给人以抚慰,让人在平和的语句中享受着舒适的快乐,就是温;思想弥厚,语言精练纯而有味,让人爽快,如迎秋风,这就是凉。

在文学发生发展的长河里,如要索寻规律,那么这温凉寒热或可成一说。按时代来划分,就是初晚为寒热,中继为温凉。按文体来分就是诗歌为热,散文为温,小说戏剧为凉,杂文批评为寒。按题材来分就是情为热,理为寒,情多理少为温,理多情少为凉。按人的文学修养性格和年龄来分,性格应该是率直聪慧为热,灵动机变为温,仁慈博爱为凉,愤世疾俗为寒。年龄分为青少年热,轻壮年温,中年凉,老年寒。按研习文学读本的过程,应该是初读作品为热,再读为温,品读为凉,研读为寒。

一、文学的时代的温凉寒热每一个文学式样都有初生,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在中国尤其有这种特征。中国的文学式样是差不多和历史时代同步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样式吻合时代的进程,另一方面是某时代固有文学样式的温凉寒热的表现。

第一方面,人们都知道的,先秦的诗歌(诗经,离骚)、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秦朝无文有一点颂词,也有出色的人才,(如李斯)汉朝时代的赋,三国两晋时代的古体诗歌(四言诗,五言诗的进步)南北朝时代的骈体文,唐朝的格律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时代的小说,至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文学时代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们可以拿诗歌作例子,初期的诗歌,简单明快,韵律自由,句式也是自由的,情感是单纯真挚的,如诗经三百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一种饱蘸着热情的抒写,抒写爱情(《关雎》,《野有蔓草》《蒹葭》等),描绘生活(《小雅》系列),展露不满的讥刺(《硕鼠》)。文体形成了风雅颂,写作手法开创了赋比兴。愉快的时候就高声歌唱,愤懑的时候就直接讥刺,惆怅的时候就感慨万千。直抒胸臆,何等痛快淋漓,朴实无华却又包含热情,正是这种热情奠定了诗歌坚实厚重的基石。情感的迸发不是长久不衰,而是进步到了理性的阶段,从诗歌的样式上到了三国两晋时期就趋于了平和,开始探究句式的整齐,意境的深挚(三曹为首的建安风骨)此时的情感依旧是勃发的,到了唐朝前后诗歌参与到社会时代中来并进入到思考阶段,不再是简单的抒发,而进入到了怎么办的思考了(杜甫)此时诗歌整体和谐,语句深沉,音律完整,已经成熟,经过漫长的朝代更迭,诗歌在明清时代已经趋于衰落,此时的诗歌以理胜,但已无绝篇!至于新文化运动的现代诗歌则又是一个温凉寒热的循环开始了。

第二方面,每一个朝代都有着生到死的过程,每一个时代的作者们代表的文学式样也是如此。那唐朝为例,初唐四杰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以及大的热情投入到诗歌创作中,李白正是这一群的代表。后继者元结、顾况、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此时的诗歌除了工整,重要一点是理性的思考,进入到温的阶段,即不再慷慨激昂而是哀恤民瘼了。进入到凉寒,杜甫一人即可表现,诗意沉郁介乎凉寒之间。到了大唐晚期郊寒岛瘦;李贺诗歌奇峭幽险;刘禹锡雄豪仓劲;杜牧感怀时事,忧虑朝政;李商隐立意高远,寄托遥深;风格深情绵邈,沈博艳丽。大唐晚期的诗歌作品既有寒的束结亦有热的期望,即是一个凉寒转热的痛苦过程,于是就有了文学样式的转变和发扬。

二、文体的温凉寒热每一个文学式样都有自己独特不同于其他样式的表现方式,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嚼出文体的温凉寒热。但是有一点,因为文学是人的创造,不同的人不同式样里会有相同的表现,我们在此处是抛开人的因素来谈文学式样的固有的特征。诗歌,无论格律,非格律,自由,非自由,除掉叙事长诗,无一例外语句的字数是少的,即诗歌的特点简洁,意深,境阔,虽然字数少但是决不缺少韵律的美。正因为句式的少,字数的少,所以诗歌情感相对于其他文类,要投放的更多。没有不充满激情的诗歌,即便是理性思考很强的诗歌,她的感情也决然是充沛的。叙事诗亦是如此!那么给诗歌一个热字不为过。词虽然有别于诗,然而她的字数所限和情感投入亦可归入热中。散文,情形要好的多,她恣肆汪洋,上天入地,古今中外,世间万事万物皆可拢于笔端,在写作手法上也占尽风光,无论哲理,无论叙事,无论抒情,没有任何一篇散文不是理性思考要投入的比例尽可能的多的。哪怕是抒情散文也要给人以回味,她的温,不是语言的温和,而是充沛着情感之外的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思考。小说、戏剧当仁不让稳距这一凉字,小说也好,戏剧也罢,总是以情节为胜,阐述一段历史,讲述一种故事,明确人生,世界的走向,带来的是解决或毁坏,不是温情脉脉,而是深层次的再现和解析。 杂文,评论可以说是寒,不在乎情感的得失,或痛快淋漓,或尖酸刻薄,或曲议婉讽,多的是批判和接露,有病痛就要诊治,有疮疤就要揭开,有龌龊就要痛决,兜头一盆冷水,当头一棒,喝其清醒。有例子可以说明,鲁迅先生杂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即便到死,但是并不宽恕,不在意什么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三、文学的题材的温凉寒热文学是有原来的,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垠的宇宙、广阔的世界和人类生活是她声声不息的源泉。按题材来分就是情为热,理为寒,情多理少为温,理多情少为凉。文学创作者们可以尽情吸纳,容情以叙。

四、人的文学修养的温凉寒热诗词、骈文或蘸满情感的散文的感觉就有是热,让人热血澎湃,心胸激荡,意气风发如李白,让人激动让人痴迷。这一类的作者很多,而且也很感性,任气而为。远如庄子,屈原,近如三国子建,唐子昂,太白;宋东坡,稼轩;明末夏完淳,清末秋瑾谭嗣同等。 文章千古事,中国是文章大国,从史而从言者是谓之经国之大事。散文是除诗歌以外的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大至风云际会,纵横擗阂,安邦定国,小到居家琐事,个人情感,娓娓道来让人亲切,这一类作品有《诗经》。作家有汉之司马迁,贾宜,三国曹丕,唐代柳宗原,韩愈宋的欧阳修,三苏,明朝归有光,张缚张岱清代桐城方苞,姚鼐等。 一些历史散文和修心养性类文学无疑是给历史和人生的一种解读和慰藉,既而让人自思自虑求的清醒,左丘明的《左传》有关孔子的《论语》,晋朝的陶渊明,鲍照,南北朝刘勰,唐代孟浩然,宋王安石,明清以后鲜有,曾国藩算是一个。这些人,以个人的社会经验和自身修养为人们吹来习习凉爽之风。孟子言辞谨慎,步步缜密,或喻之故事或锋芒绽露,逼你自醒,催你奋起。如此类人历代皆有,三国两晋时代的阮籍,嵇康。唐代杜甫,白居易五代十国的李煜宋代陆游,辛弃疾,明代李贽清代龚自珍,民国鲁迅。他们天生就不是让人舒服过生活的,疾恶如仇,思想超前,锋毫毕露,气势寒峻让庸者,恶徒,敌手尽被捶折,不可苟活,不可乱世。

五、按年龄来分少年意气,挥斥方遒,在文学创作伊始就充满着热情,无语不慷慨,无句不雄浑。少年不识愁滋味,有的是豪情,有的是壮志,笔力健康,昂扬向上。对人生充满着瑰丽的想象,投以深情的向往!稍过青年虽矢志不渝,却锋芒稍敛,对社会对人生多了品察,语意进而婉转,柔韧绵长,用语平和,心思灵动,文气盎然,对人生是一种品味,一种留恋,一种感怀。壮年坚若磐石,思想成熟,意志坚定,此时创作重在抒写,重在理性,思考力已经浑如其人,状如木鸡,却是宅心仁厚,思想精进,文如泉涌,对人生是一种理解,一种宽慰,一种忍耐,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少壮工夫老始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是的少年意气只有到了老熟,才能老而弥辣,笔力遒劲,锋毫冷峭,洞穿世事,令人心思耸动,如座西风,在寒词冷语中体味真正的人生。中国文学,洋洋大观,我辈小子,畅游文海,所得菁妙,宛若天籁,今束之如上为文以记,借中华医学之名温凉寒热,或可为一说。窘于学识,才力之限,在此为文,幸谈一二,或有疏漏,或有贻笑,望诸君海涵!并予以指点。

文献:《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中国文学史文章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7月19日结稿。

(0)

相关推荐

  • 想 念 || 文/简丹

    想  念 文/简丹 时钟滴答滴答努力的奔跑着 我坐在钟表前数着1.2.3.4...... 这已是今年第二次居家隔离 那奔跑的滴嗒声 扰乱着我的思绪 它让我无法安静 犹如潮水般的想念 一浪高过一浪汹涌 ...

  • 中国古代先秦文学你知几何?

    肖旭 先秦文学处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开端,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页,虽然这一时期的文学还存在发生.发展的最初阶段,但在诗歌.散文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时出现的<诗经>.屈原和<楚辞&g ...

  • 朗诵 | 春天的遇见

    春天的遇见 我在春天遇见你, 春风十里的风姿不如你, 我的缘,在前世约定的故事里, 命中注定总有一次邂逅, 或在千回百转的街角, 或在一帘烟雨的断桥. 那恍如前世的重现, 你信或不信, 都是轮回应有的 ...

  • 散文|妈妈的椅子爸爸的灯

    文字:李彦君 编辑:小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椅子与灯,是一个两个不同的概念.虽说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物品,却是关联着一种极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血与肉的牵挂,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惦念! 记得,那是 ...

  • 中国文学内刊之痛

    在文学期刊系统中,文学内刊的存在很多时候像"灰姑娘",因为规模小.名家少等原因少被人关注,但这掩盖不了他们一直坚守着一方土地,为文学事业默默奉献.勤恳耕耘的事实. 以下是几家内刊主 ...

  • 100句顺口溜,串起中国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 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 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 <离骚 ...

  • 丘成桐: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下)

    丘成桐 数学与人文 2016-02-20 (1969年,年轻的丘成桐在香港新界的海边打太极拳) [作者简介:丘成桐,当代数学大师,现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学术影响遍及理论物理和几乎所有核心数学分支.年仅 ...

  • 夏志清夏济安的663封信:海外中国文学历史里的重要资源

    今年是夏志清诞辰一百周年,简体中文版<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五卷也全部出齐.夏济安.夏志清昆仲,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的两大巨擘.他们早年从求学到进入学术研究的阶段,正是近现代中国东西方学术与文 ...

  • 中国文学水平最高的打油诗,幽默有内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产生了唐诗.宋词.骈体文等多种精美形式,不但吟诵起来对仗工整,情感表达也丝毫不逊色.但是,民间还流传着一种特别的文体形式,那就是打油诗.打油诗不求用语华丽,也不求严格工整,但求语言滑 ...

  • 荷兰汉学专栏||佛克马杂谈中国文学经典

    作者简介 张晓红,荷兰莱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拉什迪.女性诗歌.文学理论,在European Review.Canadian Review of C ...

  • 大家学术 || 曹顺庆:异质性与变异性 — —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问题

    与我们一起开启汉学研究之旅吧 曹顺庆 湖北荆州人,满族,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院士待遇),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 ...

  • 新书速递 || 送出中国文学——晚清到建国后三十年期间的经验

    与我们一起开启汉学研究之旅 汉学 送出中国文学--晚清到建国后三十年期间的经验 马士奎.倪秀华著,<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定价55元. ...

  • 葛浩文研究 ||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推手——葛浩文

    [作者介绍] 张继光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徐州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翻译学博士生,某外语类CSSCI核心期刊审稿专家.研究方向:语料库翻译学,中国文学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