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 / 华世界产业数字研究院 (ID:HSJ-IDresearch)
文 / 孙卓夫 张利龙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谁引领了数字化变革,谁就掌握了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大潮下,消费互联网业正在沿着产业链,尤其是流通的链条向上游加快推进。从消费互联网时代迈入产业互联网时代,预示着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一个以“新基建”为基石、以数据为要素、以产业互联网为载体的新阶段。
2018年9月,腾讯公司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新战略,从而点燃了产业互联网的热度。产业互联网是以企事业单位为主要用户、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关键内容、以提升效率和优化配置为核心主题的互联网应用和创新,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产业互联网具有连接类型多样、行业应用广泛、流程再造深度等特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提高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产业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互联网+”、数字经济持续发展,2018年开始,政府和业界已经积极共同谋篇布局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紧密相连、互相促进,是疫情后加速我国数字经济前行的两个“引擎”。“新基建”是适应数字经济换代发展时代要求的“高速公路”,是产业互联网充分发展的基础条件。产业互联网则是高速路上高效运行的“智能汽车”,是“新基建”顺利推进的需求支撑。“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路车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迈向新的高级阶段。
随着技术红利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延伸,将重塑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流通、融资等流程和产业生态,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开辟一个新的路径。未来,产业互联网将释放经济增长的潜能、重塑产业生态、助推国内经济大循环。
据艾瑞咨询与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指数报告》预测,2019年至2024年,产业互联网应用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年均6000亿至10000亿元的产值,累计贡献4.63万亿元GDP增量,将占到整体GDP增量的13%。
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互联网持续发展,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正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作为深度融合的产物,产业互联网成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载体,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0.9%。不难看出,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并推动数字经济加速进入“下半场”。
2020年以来,面临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剧烈冲击,产业互联网及时补位,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社会治理和增加经济韧性方面均发挥出巨大效能。可以预见的是,后疫情时代,产业互联网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数字化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二、我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随着人口红利见底,互联网红利从C端逐渐向B端转移,产业互联网诞生。目前,国内的产业互联网行业初步从产业互联网电商交易平台向供应链服务和工业互联网方向发展。国内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受到客观市场规律和政策引导的双重驱动,未来空间广阔。
据《中国产业互联网白皮书》预估,2025年,我国产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00万亿元;2030年,我国该规模将达到12.22万亿元。《白皮书》还预测,我国产业互联网市场渗透率也将进入大幅增长期。从目前的3%达到2025年的12%,并在2030年达到38%。
(一)四大因素促使产业互联网全面提速发展
1.政策持续利好,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 等国家机构不断发布与产业互联网相关的政策部署和会议文件,大力倡导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了“大力 推行互联网+”,象征着中国正式吹响了全力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号角。
2020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印发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首次提出“构建多层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这是“产业互联网”首次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同时被正式“定调”。实际上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创新等角度,为产业互联网发展构建了利好政策环境。
2020年部分省市产业互联网相关政策
时间 |
省市 |
政策 |
相关内容 |
2月 |
湖南省 |
《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 |
到2025年产业数字化经济总量达到1.75万亿; 发展产业互联网,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工业软件产品,提高制造业柔性化和个性化订制服务能力。 |
3月 |
广州市 |
《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 |
到2022年,广州将建成8个数据要素流通治理重大创新成果,15个重大创新实验平台,30个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100个技术领先的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
4月 |
上海市 |
《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 |
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网 建设2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支持金融机构基于新技术开展金融服务创新 |
9月 |
北京市 |
《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 |
提出建立数字贸易示范区,开展新业态准入试点 实施“数字产业协同提升工程”“农业、工业数字化转型工程”等九大工程 |
10月 |
江苏省 |
《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 |
聚焦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围绕人工智能、智能装备、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部署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加快培育发展工业设计、共享制造、供应链管理、定制化服务等模式 |
10月 |
河北省 |
《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
培育一批专业能力强,运营模式好、带动作用大、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筛选一批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列入全省推广清单 支持面向特定行业,场景的工业APP开发应用 |
与此同时,各省市密集出台产业互联网相关政策,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其中,智能制造、供应链升级、数字化服务等产业互联网核心内容成为政策支持重点。
2.疫情按下产业互联网加速键
2020年,疫情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挑战和困扰的同时,也按下了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加速键。疫情期间,产业互联网所显示出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已有目共睹。B端企业对产业互联网的内在需求被激发,大量垂直产业引入数字技术,以互联网医疗、教育直播、远程办公、B2B交易平台以及在线公共服务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兴数字化业态呈现出爆发态势,不仅对抗疫复工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经济复苏带来了曙光。
3.新基建提升核心基础设施支撑力
新基建项目中,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四类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保障。以5G为例,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建设超70万个5G基站,预计到2022年,全国5G基站将接近400万个,强力支撑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落地。新基建的建设,将推动产业互联网向各行业纵深发展,加快行业数字化进程,同时推动形成新的产品服务、生产体系和商业模式。
4.经济存量时代,降本提效需求明显
经济存量时代,无论是消费、外贸、基建、GDP,中国经济都很难再有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对产业互联网来说,经济存量时代更是利好的时候。因为经济飞速增长的时候,大家都在做增量。而经济存量时代,效率为王,企业乃至政府都会想尽办法提高效率,而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就是效率提升。产业互联网连接产业链各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业效率,最终实现产业赋能和推动产业升级。
(二)数字化转型下的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虽然数字中国建设已取得可观进展,但有一组数据仍值得人们深思:在美国硅谷,70%的创业公司都是技术驱动型,而在中国,超过90%的创业公司都依靠商业模式来驱动。许多数字经济头部企业仍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更多的传统产业还在数字经济的大门外“徘徊”。
中国拥有门类齐全、规模巨大、集群众多的产业体系,可以为数字技术应用提供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及各类产业集群的产业互联网需求极其巨大。当前形势清晰地展现出产业互联网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抓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提出三点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是结合产业特征进行数字化转型。与消费互联网不同,产业互联网发展需要更多关注产业特性及其共性需求。平台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产业特征,深入挖掘需求场景,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使数字化技术嵌入应用场景,才能打通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连接和有效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升级将走出舒适圈,与互联网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二是与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物流等线下企业实现合作共赢是未来的大方向。一方面,平台企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大量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线下企业提供关键支持。另一方面,很多实体线下企业有借助数字经济企业触达更多用户、优化采购配送、改进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有技术实力、强大数据积累及龙头带动能力的平台提供数字化转型和相关服务的支持。平台企业与线下实体企业合作共赢是未来产业互联网致胜的关键。
三是平台企业应该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支撑和关键枢纽。在新发展格局下,平台企业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市场,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促消费的同时,也要更好地带动产业互联网发展,实现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互动、对接,实现需求引领供给、供给促进消费,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互促的动态平衡,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国际新发展格局发挥更大作用,在数字经济领域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产业互联网赋能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同样重要。传统产业所蕴含的市场,与互联网创新技术相结合,可以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存量变革的来源。
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其服务对象从需求侧拓展至供给侧,突出表现为:服务主体从个人转变为企业;目标定位从满足个人消费体验转变为改造企业经营模式、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经济形态从个人经济转变为平台经济,突出社会资源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商业模式从流量经济转变为价值经济,实现贯通企业产业链与扩展行业价值链;市场格局从专注消费需求扩展到产业整体布局,具有更广阔的经济前景。
基于这些特点,产业互联网可从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三个维度助力区域经济实现“存量变革”,推动区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数据赋能,提高生产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攀升,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通过发展产业互联网,发挥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的作用,不仅有利于企业节约工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优化生产工艺,从而提升良品率、降低原材料损耗、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善生产效率。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业、制造业生产参数进行优化,能够使产量、品质获得显著提高。
助力研发,改善供给质量。创新是经济增长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动力。在传统模式下,研发活动人力投入多、耗资大、周期长。产业互联网可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为广泛应用,减少研发活动的人力投入、减少资金消耗、缩短研发周期,从而加速科学研究进程与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为区域产业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打通产销,快速响应市场。产业互联网通过打通消费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连接或帮助实体部门建立与用户的直接联系,实体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掌握用户需求,更好地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基于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的高度柔性重构生产系统,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定制甚至按需定制。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将供应链上下游连接起来,能够使企业根据需求排产,尽可能降低库存,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而且能够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改善供需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过去的二十年是消费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乘着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浪潮,许多消费互联网巨头脱颖而出,并引领、改变了大众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但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大数据向全行业渗透趋势日益明显,企业驱动生产的方式与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悄然变革,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产业互联网脱颖而出,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区域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必将成为引领下一个时代“风口”。
(作者系华世界产业数字研究院研究员 原标题为产业互联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兼论产业数字化变革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