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楼的回音

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一栋寻常甚至有点破败的小楼的拆除,本是一件寻常的事。拆掉了,却又择址重建,还要按照原来的形制,那么,这栋小楼肯定有其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山以仙名,水以龙灵。小楼不凡,不凡的是小楼的主人,值得怀念和推崇。任大椿读书楼就是这样的一楹小楼。它地处闹市区的高楼之间,青砖黛瓦,自成院落,不起眼,也不张扬,却小巧精致,别具一格,以其不俗的风韵,氤氲着独特的书香。

   清康熙末年(公元1700年前后),任氏家族从吴甡的后裔手中购得“宰相府”建筑群南部临近儒学街的前后四进厅堂以及附属房屋、花园等,并将其改建成任氏宅院。其第二进座北朝南卷棚式结构高大轩敞的房屋是被任陈晋称作“六十四以之堂”的书厅,紧邻“书厅”东侧的一幢上下两层、面积约为35平方米的明建清修楼阁式建筑,就是清代著名经学家任陈晋、任大椿的著读之所——“任大椿读书楼”。

任陈晋是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人物。究心注疏,精邃于《易经》研究, “六十四以之堂”及读书楼就是他博览群书、专心研习《周易》等经籍之所。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可见《易经》之艰深。把它读通,需要极大的毅力,极强的韧性,极高的悟性和极深的造诣,任陈晋就有这样的韧性和钻劲,他把自己关在小楼内,日夕揣摩《周易》,即使其家人也很少看到他露面。如此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苦读精研,终能折衷诸家之说,著成力作《易象大意存解》,被收入《四库全书》。

身为任陈晋之孙、“幼具夙慧,八岁能诗”的任大椿青少年时期就居于这小楼之内,在祖父的指导、教诲与薰陶下,刻苦读书,锲而不舍,潜心攻读经学和礼学,这种好学深思的习惯陪伴了他专攻经史的一生。志书载他“自髫龄至艾龄,起居食息舟车道路无一时不究心载籍”,即使在病榻之上,也手不释卷,搜猎辑佚。正因为如此,他钩沉起滞,淹通三礼(礼记、礼仪、仪礼),清悉名物,作三礼注疏、六书训诂,成为经训名家、一代之通儒。36岁就与戴震、王念孙、姚鼐等经学大师同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曾任《四库全书》总目协勘官(副主编),“礼”部提要皆出其手。

他在学习、研究、分析“崇尚考据”的“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的基础上,不偏狭墨守,不固执门户之见,不据守古人之言,主张贯通全经,寻其大义;他研核百家之说,互相印证,择善而从,辅之以自己的考证,达到创新和会通。这种治学方式,对当时开启新的一代学风、文风起了很大作用;他自己留心笃志,博采广拓,于名物制度考证、小学佚书辑录等领域,著作9种63卷、诗集1部6卷,成为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

将军的荣誉在战场,儒者的意趣在诗书。虽然任大椿32岁就高中二甲第一名进士,但他志不在为官,不附豪门,不谒权贵,因而政治上并不得意,直至52岁去世那年方以郎中授陕西道监察御史。他清廉自律,不义之财,缁铢不取,以至他死时竟无钱下葬,靠售其藏书,才得治装归榇。可他对此却从不介意,日坐小楼或和小楼一样幽寂清雅的心态中,参核典坟,稽古覃精。好比在黑暗之中,有人在摸索中彷徨,有人在碰撞中绝望,有的人却能透过黑暗,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光明。在当时文字狱密织的罗网下,对政治现实的关注和热心,有时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不测之祸,远不如做一名心安座稳的考据学者更明智,更有价值。对春之莺啼,夏之蝉唱,秋之虫吟,冬之雪映,自斟自饮生命的酒。因为投入,因为沉浸,所以永无失落,永不寂寞。

他不寂寞。一代名家,卓然拔萃,高风远响,自为乡里珍重和推崇。道光十三年(1833年),邑人奉旨将任陈晋、任大椿入祀乡贤祠,并立匾“经训贻芳”予以旌彰。当年任陈晋、任大椿耕读之“读书楼”,如今也依原状移址复建于第一中学东北方的吴甡故居北侧,作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应有的善待和呵护。

与任大椿读书楼相呼应的,三百多年前,在今第一中学西大门外侧,还耸立有一座读书楼。这里是吴甡晚年总结历史教训、整理诗文作品、研思著述的所在,其诸多著作就成稿于此。“一楼虽小万卷富,俯瞰南津烟霭间。”清代诗人李福祚《读书楼》诗中所赞即为此楼。两座读书楼,明清相接,东西相应,使得这里历史的天空书声不息,书香不绝。

在兴化城区,尚有詹士龙、李春芳、宗子相等多处“读书处”,历代士子潜心攻读,习以成风,世代相传,使得崇尚读书成为邑人教养子弟笃志向学的风尚。

曾在一个皎洁的月夜,徜徉至读书楼前,对着小楼沉吟。小楼兀立在月色中,冷静而深沉。忽有蛩鸣声声,自身侧的草丛砖隙间阵阵输出。这声声蛩鸣,有似读书楼的朗朗回音,时而短促,时而激昂,断断续续,又抑扬顿挫,向我们描述着一个孜孜向学的身影和学无止境的追求。周围有霓虹灯彩明灭的闪烁,身后的第一中学也正灯光灿烂。明亮的灯光下,莘莘学子们正用他们的勤奋和执着对读书楼的回音作出嘹亮的应答,将这种进而不已的追求,加以传递和光扬!

(0)

相关推荐

  • 王长华、易卫华 : 汉代河间儒学与《毛诗》

    汉代<诗经>学的发展,经历了从鲁.齐.韩今文三家诗立学官受青睐,到鲁.齐.韩.毛四家诗并存,而后又由四家诗走向古文<毛诗>独尊的过程.这一发展轨迹固然体现了一代学术自身发展变化 ...

  • 走近关学(四十三)

    ​1     刘学智先生在<关学及二十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一文中说:20世纪大陆的关学研究,经历了"走出理学传统"."两军对垒"思维.向 ...

  • 《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黄老学派.稷下学派与法家至为深刻:它的出现推翻很多一贯以来已经被认定的经学理论,于经学研究有 ...

  • 【灵璧故事】“独臂将军”魂系柳叶楼

    "独臂将军"魂系柳叶楼 文/抱璞斋主(77岁)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2009年春,一天,在向阳街菜市买菜,我在石榴园小学任教时的学生柳召礼蹲在菜摊卖菜,他告诉我:&q ...

  • 一门两父子 浙东继绝学 ——黄式三黄以周父子的礼学研究

    盛极一时的浙东学派虽然以经史相融为特征,但在黄式三(1789-1862).黄以周(1828-1899)父子之前,清代浙东经学主要成就集中于万斯大的礼学研究:与浙东史学相较,其地位相形见绌.因此,浙东学 ...

  • 参周宗伯学,大宗伯的隐秘学派

    本文属于[文行忠信]系列文章,作者宗伯正曜,转载请注明. 关键点 雎鸠不是水鸟. 雎鸠,这两个字是车文,是轩辕黄帝建立车国(或叫车朝)时候使用地文字.秦朝焚书坑儒之后,先秦宗伯古儒学门人隐世,汉朝学者 ...

  • 从读书楼看枫桥陈氏家族的书香气质

    枫桥陈氏的读书楼 前文说了陈氏的藏书楼.陈氏的家学渊源,在藏书楼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是陈氏家族代代传承,乐藏乐读,富藏富读,才得以诗礼传家,簪缨相继,人才辈出,而陈氏自然也成为越中的名门望族. 但仅 ...

  • 对联赏读:东坡读书楼

    今日赏读: 厅堂联               前  人 雪壁写东坡,大好江山,天与此堂占却: 芳樽开北海,无边风月,我如孤鹤横飞. [简注]厅堂:在安徽桐城徐勇烈故居.徐勇烈,名丰玉,字子逢,号石民 ...

  • 嘉德香港秋拍:部分读书楼藏品欣赏

    中国嘉德香港2021秋季拍卖会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丨展览厅5BC 拍卖:10月12日 4pm丨金玉青烟--读书楼藏古玉铜炉文玩 预展:10月9-11日丨10am-8pm   拍卖:10月14日 10:3 ...

  • 拍卖资讯|香港嘉德:金玉青烟-读书楼藏古玉铜炉文玩

    此次中国嘉德(香港)得到杨炳祯先生的委托,举办「金玉青烟--读书楼藏古玉铜炉文玩」专场.这场拍卖将呈献的门类包括玉器.铜炉.紫砂茶壶.竹雕.木器.石雕和砚台,共160件. <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 ...

  • 《三国演义》最顶级的智慧,你若读懂,受益终身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作者:洞见·麟郎 在评论家的笔下,<三国演义>是一部经世治国之书,更是一部有情有义之书. 它讲述着家国大事,更蕴含着世道人心. 鬼谷子曾言:天地之化,在高 ...

  • 【豆芽荐读】贾平凹:远瞻

    远瞻 贾平凹 这是一位老者,满脸沧桑,望着远方.他或许看着那条路,他是从路上一步步走过来的:或许看着那条河,逝去的岁月像河水一样流过去了:或许看着那一片家园,家园里花红草绿,炊烟直长,鸡鸣狗叫,孩子们 ...

  • 《天道》原著作者作品的几点感悟,读过不信你没有收获!

    <天幕红尘> 1: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与感情帮人,一定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否则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即使你有再大的能力,别人也未必信.就比如全部人把希望落在了叶子农身上,他也是在考虑一晚上觉 ...

  • 一文读懂王清任的五逐瘀汤

    至道汇 今天 瘀血 王清任三步辨瘀血法及其临床应用 一.首辨瘀血典型症状的有无 无论瘀血为病,证候有多么复杂多变,其外在表现总会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中表现突出且有别于他证的特异性症状,便可视为瘀血的典型 ...

  • 读懂十二时辰,就懂了我们的一生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