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易经》:井卦第四十八

【周易经文】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解读诠释】
【48.1】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白话】
井卦:村邑可以迁移,水井不可以迁移。井水汲之不竭,注之不盈。居民来来往往都以井水为用。提水刚刚接近井口,而绳索还没有提出井口时,打水的陶罐因牵挂而倾覆,有凶险。
【解读】
○井卦下巽上坎,水风井卦。传本、秦简《归藏》皆作“井”,楚简《周易》作“汬”[jǐng] 。
《序卦传》:“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序卦传》从义理角度解释困卦之后为什么是井卦,因为困卦之前是升卦,上升至颠必会困穷,所谓“高处不胜寒”之意,所以“困乎上者必反下”,困极则通,井有通达之义,故《杂卦传》云“井通而困相遇也。”《系辞传》“三陈九卦”中的第七卦困、第八卦井:“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困以寡怨;井以辨义”。
○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汔,读[qì],通“迄”,几也,近也。愚以为:汔,从水从迄省辵(辶),言提水刚刚接近井口。
繘,读[jú],《说文》“绠也。从糸,矞声。”《玉篇》“用以汲水也。”《急就篇注》“汲索也。”扬雄《方言》:“关东谓之绠,关西谓之繘。”矞,《说文》“以锥有所穿也。从矛从冏。一曰满有所出也。”
李守力按:
繘,从糸从矞,言绳索未出井口。
羸,通“累”,牵连之义。《释文》:“蜀才作累,郑读曰虆。”帛书《易》作“纍”。
瓶,为古代汲水用的陶罐。
李守力按:
“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这很像是一段爻辞,卦辞一般不讲具体的事,文王系上这句话作为卦辞,是观井卦卦象所得。井卦上坎下巽,初至四互大坎,二至四互兑泽,这象征井中泽水;互体上离为瓶(离中虚),上卦坎为瓶中汲水,此即“汔至”汲水近于井口之象。下卦巽为绳,此即以绳索系瓶(陶罐)汲水之象,然则《易》以震为出,巽为入,井卦只有巽卦没有震卦,巽错震,有入而不出之象,“未繘”即是绳索未出井口之义。互体上离瓶下兑为毁折,巽为绳为累,故曰“羸其瓶”。
1973年~1974年和1985年,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先后发现土井6座,井筒上粗下细,井底含水层都有木质井盘。井壁涂一层草拌泥,壁上有许多圆孔,孔内有朽木痕迹,当为挂泥木橛的遗痕。根据这种水井的形制构造,设想用绳索系陶罐汲水时,很容易出现因汲水索被井壁的木橛挂住而导致“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险的后果。《周易》卦辞作于殷商末期,藁城商代遗址水井的形制构造可以为我们揭开井卦卦爻辞的疑难问题,下边还会讲到。
○邱富国曰:“改邑不改井”,井之体也;“无丧无得”,井之德也;“往来井井”,井之用也:此三句言井之事。“汔至亦未繘井”,未及于用也;“羸其瓶”,失其用也:此二句言汲井之事。
○黄寿祺曰:卦辞一方面赞扬水井定居不移、不盈不竭、反复施用的特性,描绘出守恒不渝、大公无私的“君子”形象;另一方面告诫汲水者,当水将出井口时,若倾覆水瓶将有凶险,这又生动地暗示修德惠人者要善始善终,不可功败垂成。
○井字篆体作“丼”(金文丼、井都有),井,《说文》“八家一丼,象構韓形”,段玉裁注:“韓,井上木闌也。”窃以为:“井”,实为虞夏、商周时期水井木质井盘的象形。对于井字中间的一点,《说文》认为是汲水陶器“罋”(瓮),后来的《集韵》与《玉篇》解作“小水”。愚以为解作“小水”较为确切。丼字来源金文、篆体,因中原地区土厚井深,站在井口俯视,黑洞幽邃,唯见天光投影,圆圆一点。若无这个亮点,那就是没水的涸井。
【48.2】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白话】
彖传说:以木质井盘布置于底部含水层中(防护井壁和澄清水质),然后才可以往上提水,这就是水井。井水给养于人无穷;村邑可以迁移,水井不可以迁移,因为二五刚爻守中。提水刚刚接近井口,而绳索还没有提出井口时,不能说汲水已成功;打水的陶罐因牵挂而倾覆,所以说凶险。
【解读】
○【《彖传》“巽乎水而上水,井”和《大象传》“木上有水,井”的本义】:
井卦卦辞、彖传、大象传存在不少疑难问题,如“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巽乎水而上水,井”、“木上有水,井”,自古迄今存在着不同的解读:
1.先儒对井卦《大象传》“木上有水,井”的解说:
程颐曰:木承水而上之,乃器汲水而出井之象。
杨绘曰:水性润下,能上润于物者,井之用也。
朱熹曰:草木之生,津润皆上行,直至树末,有“木上有水”之意。
来知德曰:“木上有水”者,水承木而上也。
马其昶曰:“木上有水”即桔槔之象,井之用也。
高亨说:以木瓶入井汲水。
2.先儒对井卦《彖传》“巽乎水而上水,井”的解说:
郑玄曰: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
荀爽曰:木入水出,《井》之象也。
孔颖达《正义》曰:此就二体释“井”之名义。此卦坎为水在上,巽为木在下,又巽为入,以木入于水而又上水,井之象也。
来知德曰:凡井中汲水,井上用一辘轳,以井索加于其上,用桶下汲,方能取上。是以桶入乎其水方能上也。故曰“巽乎水而上水”。
马其昶曰:雨雪消化之水,渗入土石,积聚而成泉源,由地开孔以通泉谓之井。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
高亨说:以木瓶投入水中,汲水上升,是以卦名曰“井”。
对以上诸家解读的剖析,详见《周易密钥 第6-8节  井卦本义还原——兼论《大象传》与《连山易》的关系》一文。
3.由于虞夏、殷商、西周时期水井的形制构造早已失传,遂使先儒对井卦《彖传》、《大象传》的解释不得本义。欲还原井卦卦爻辞和《大象传》的本义,必须了解《周易》成书时代水井的形制结构。
《周易密钥 第6-8节  井卦本义还原——兼论《大象传》与《连山易》的关系》一文用文献和考古两重证据法论证了井卦《大象传》与虞夏水井构造吻合,《大象传》与《连山易》有密切关系。商代水井的构造更符合《彖传》“巽乎水而上水”,这时的造井测量技术比夏代有了较大的提高。那么《周易》成书的西周初期水井的构造有何变化呢?井卦六四爻辞说: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爻辞为西周初年周公所作,可见西周初期已经开始使用陶瓦护砌井壁(甃)以代替木质井盘,这就是陶圈井。由于战国以后木质井盘构造的水井消失,学人就不知道《井·大象》“木上有水,井”的本义了。
《井·大象》与虞夏“伯益作井”文献相印证,虞夏陶寺水井构造完全吻合《井·大象》,《井·彖》与殷商水井构造吻合,井卦六四爻辞证明周初发明瓦井,《周易》可谓是跨越夏商周三代的科技史文献。
○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
“井养而不穷”似是对卦辞“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三句的总结,“改邑不改井”,井体之不穷也;“无丧无得”,井德(水量)之不穷也;“往来井井”,井用之不穷也。
“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亦是统领三句而言,“无丧无得,往来井井”皆由以刚居中。
【48.3】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白话】
象传说:木上有水,是井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当努力为民操劳,劝民互助。
【解读】
○“木上有水,井”解说见于《彖传》。
○君子以劳民劝相:
井卦上坎为劳,下巽为申命,故曰“君子以劳民劝相”。朱子(朱熹)曰:“劳民者,以君养民;劝相者,使民相养,皆取井养之义。”
有关水井的发明历史,古文献中有“黄帝穿井”与“伯益作井”二说,二者并不相违。《周书》“黄帝穿井”,《世本》“黄帝见百物,始穿井”,《世本·作篇》《吕氏春秋·勿躬》《淮南子·本经训》“伯益作井”。“黄帝穿井”主要是指比较原始的水井,故曰“穿井”,而伯益是水利专家,“伯益作井”是说水井修造工艺的成熟,考古也证实了这一点。
黄帝造井重在创立“井田制”的理想制度,井田制是君子“劳民劝相”的具体措施。杜佑《通典·食货典·乡党》云:
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诤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於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更守,七则出入相司,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无有相贷,十则疾病相救。是以情性可得而亲,生产可得而均;均则欺凌之路塞,亲则斗讼之心弭。既牧之於邑,故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夫始分之於井则地著,计之於州则数详。迄乎夏殷,不易其制。
上述井田制有十大德用,正是“劝相”之意。“迄乎夏殷,不易其制”即卦辞“改邑不改井”,《周礼·地官·小司徒 》云“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村邑的规划是以井为定则,故曰“改邑不改井”。
井田制将农业规划、城镇规划和社会治理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缔造了孔子所说的三代时期小康社会的主体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城镇、建筑的名物制度,城镇名称有:市井、井邑、井国、井曹、浩特(蒙语:井);聚落名称有:乡井、桑井、井庐、井墟,井闾,井里;街道名称有:井巷、井里、胡同(源自元代蒙语:井);宅院名称有:井屋、井庐、井庭、井院、天井;装修名称有:井阑、井床、井眉、绮井、藻井、龙井;等等。“井井有条”一词,源自井田制规划的条理;“背井离乡”一词,源自井田制规划村邑以井为中心,井便有了家的概念。
井田制完全符合洛书九宫八卦格式,这不是偶然的,伏羲画八卦奠定了华夏文化的根基,5500年前的凌家滩含山玉版已有九宫八卦格式,这比黄帝早了700年,黄帝创立井田制是继承了华夏文化的道统。
《尚书》曰:“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尚书·洪范》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洪范即根本大法,“畴”本义为耕地(耕、畊,从井,“田”古文为井字格,此皆是井田制在古文字上的遗存),九畴原义为九宫格井田制,后来把九畴引申为国家的综合社会制度。
《说文》曰:“刑,从刀丼。《易》曰:‘丼者,法也。’”
段玉裁注:“此引《易》说从井之意,‘井者,法也’盖出《易》说,司马彪《五行志》引《易》说同。”
李守力按:“井者,法也”,出自扬雄《太玄》,《太玄》“法”首(首相当于卦)准《易》之井卦,上古井田制为根本大法。《说文》引《易》曰“井者,法也”,或亦出于古佚《易传》。
刑字古文从井,此“井”旁当是指类似木质井盘的桎梏刑具,黄帝时已有桎梏,《山海经·大荒南经》:“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
《庄子·天运》:“九洛之事,治成德备。” 陆德明《释文》曰:“其即谓禹所受之《洛书》九类乎!” 王先谦《集解》引杨慎云:“九洛,《九畴洛书》。”
《汉书·五行志上》:“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从伏羲开始,洛书九宫八卦文化一直影响着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井田制推行两千多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的疆域划分,明堂九宫制度,四合院中间空地称为“天井”正是井田制文化之遗存,《内经》有九宫八风、九针之法,数以九为至尊,刘徽《九章算术注》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九章是也。”《周易》的阳爻称为九,术数学中的奇门、太乙以及堪舆玄空之学皆是以洛书九宫为象数模式。
【48.4】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白话】
初六:井底有淤泥,不能食用;旧井年久失修,连鸟兽都不来。
象传说:井底有淤泥,不能食用,因为初六柔爻位卑居下;旧井年久失修,连鸟兽都不来,说明初六已不合时用而遭舍弃。
【解读】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王弼曰:初六最在井底,上又无应,沉滞滓秽,故曰井泥不食也。井泥而不可食,则是久井而不见渫治者也,禽鸟不向,而况人乎?一时所共弃舍也。
蔡清曰:井以阳刚为泉,而初六阴柔也,故为井泥、为旧井。井以上出为功,而初六则居下,故为不食、为无禽。
李守力按:
“井泥不食,下也”,是从空间取象。井卦以三阳为井水,以三阴为井身,初六位卑居下,《象》曰“下也”,故为井底淤泥,体巽反兑,兑为食,故曰“井泥不食”。
“旧井无禽,时舍也”,是从时间取象。“禽”又以应爻取象,初六对应六四,六四阴爻为虚,故曰“旧井无禽”,禽同擒(详见《周易密钥》:论《周易》中田猎的取象)。
王引之曰:“《易》爻凡言田有禽、田无禽、失前禽,皆指兽言之,此禽字不当有异。井,当读为阱。”此说可通,然不必读为阱,废弃之井即同陷阱也。
○“井泥不食”与“旧井无禽”,看似两句毫不相干的话,为什么放到一起呢?见下一卦革卦卦辞的解读。卦义与卦序是有关联的,不少卦爻辞必须放在整个卦序中,才能领悟其义。
【48.5】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白话】
九二:井谷之水枉作射小鱼之用,汲水陶罐破漏。
象传说:井谷之水枉作射小鱼之用,因为九二上无应与。
【解读】
○井谷射鲋,瓮敝漏:
九二虽阳刚居中,然不当位,上无应与,象征井水(三阳为井水)未能济用于上,唯见下与初六亲比,初至四互大坎为弓轮,体巽为鱼,鲋为小鱼,指初六,故被用作射鱼之戏。互兑为毁折,故有汲水容器破漏之象。
九二为井水,与初六亲比,其方向下行,故不能汲水于上,只能向下射鱼,“瓮敝漏”,水漏亦下行。
“井谷射鲋”喻贤人大材小用,“瓮敝漏”喻贤人不得举荐于人君。
王引之曰:《吕氏春秋·知度》篇曰:“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淮南·时则》篇曰:“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射鱼。”《说苑·正谏》篇曰:“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是古有射鱼之法也。
【48.6】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白话】
九三:水井淘洗干净了没有人食用,这使我感到悲伤;井水完全可以汲用了,如果君王英明(汲用此井水),大家都会受到福泽。
象传说:(慨叹)水井淘洗干净了没有人食用,是发恻隐之心;祈求君王英明,是为了大家都受到福泽。
【解读】
○初六与九三“不食”之辨:
初六“井泥不食”,体巽反兑,兑为食,不食之象,言水井淤泥而不能食用;九三“井渫不食”,体巽反兑,然互体为兑,食而不食之象,言水井淘洗干净了本来能食用却无人食用。
○九三爻辞以井水已清,然处于下卦,未至于井上,故本来能食用却无人食用。与上六相应,是期盼君王英明能思贤若渴、举贤授能之象。
我,九三也。渫,读[xiè],除去污浊。巽为絜齐,为白,絜,洁也。初至四互坎为加忧,心恻也。三至五互离为明,五为王,故言“王明”。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疏屈原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集解》注“泄”,向秀曰:“泄者,浚治去泥浊也。”《索隐》:向秀,字子期,晋人,注《易》。
《集解》注“为我心恻”,张璠曰:“可为恻然,伤道未行也。”《索隐》:张璠亦晋人,注《易》也。
《索隐》注“可以汲”,按:《京房易章句》言“我道可汲而用也”。
《集解》注“王明,并受其福”,《易·象》曰:“求王明,受福也。”《索隐》按:《京房章句》曰“上有明王,汲我道而用之,天下并受其福,故曰‘王明并受其福’也。”
大意为:
楚怀王不知道谁是忠臣,内被郑袖迷惑,外受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打了败仗,割让土地,丢掉了六个郡,自己被囚禁死在秦国,成为天下人的笑柄,这是不知人造成的祸患。《易经》说:“井泄(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用)汲,王明,并受其福。”君王不英明,怎么能受到福泽呢?
○并受其福:
并(並),帛书《易》、楚简《周易》作“竝”,“竝”为“並”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写法,隶书始作“並”。竝,《说文》“併也。从二立。”《类篇》“倂也,比也,皆也,偕也。”
王引之《经义述闻》:竝(並)之言暜(普)也,徧也,谓天下暜(普)受其福也。古声竝(並)、暜(普)相近,故《说文》“暜”字以“竝”为声。……《大戴礼记·公冠》篇“竝遵大道郊或”,《续汉·礼仪志》注引《博物记》竝(並)作暜(普)。《嵩山大室神道石阙铭》“竝天四海”,即“暜天”字。《小雅·宾之初筵》篇“既醉而出,竝受其福”,谓主人与众宾暜(普)受其福也。《立政》曰“以竝受此丕丕基”,谓武王暜(普)受此大业也。
○释“行恻”:
恻,《说文》“痛也”,痛惜、悲伤之意。
行,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行人、旁人:
苏东坡:凡为我恻者,皆行道之人尔,故曰“行恻”。“行恻”者,明人之恻我,而非我之自恻也。
朱熹曰:“行恻者,行道之人,皆以为恻也。”
蔡清曰:“我指旁人,所谓行恻也,非谓九三自恻也。”
来知德、陈梦雷、刘沅、宋书升、沈竹礽、金景芳、吕绍纲、徐志锐、余敦康皆沿袭苏轼、朱熹的观点。
2.行为、实行:
《正义》:“行感于诚,故曰恻也”。
程颐:井渫治而不见食,乃人有才知而不见用,以不得行为忧恻也。既以不得行为恻,则岂免有求也?故求王明而受福,志切于行也。
高亨:行恻,其行可悲也。
刘蕙孙:行恻,谓其行可恻。
黄寿祺、张善文:九三的行为未被理解真令人凄恻。
3.言、语:
屈万里:《尔雅·释诂》:“行,言也。”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
刘大钧、林忠军:行恻,《尔雅·释诂》:“行,言也。”此指言恻。恻,忧伤。
4.李守力按:
“行恻”与“受福”对仗,恻与福相对,恻为悲伤,福为福泽;行与受相对,受为接受,动词,故“行”也当为动词。井卦《大象传》云“君子以劳民劝相”,行恻即劳民之心,为民操劳,发恻隐之心也,君子作井,不为利己,但以利众,《通典》所述井田制十大德用,正是“劝相”、“并受其福”之意。行恻为自发爱心,受福为奉献爱心。
【48.7】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白话】
六四:井壁砌筑陶瓦,没有咎害。
象传说:井壁砌筑陶瓦,没有咎害,是说修理井壁。
【解读】
○井卦以三阳为井水,以三阴为井身。六四为井卦中间阴爻,故象征井壁。六四为互体离卦中爻,离得坤中,坤土遇离火而得陶瓦,故瓶、甃皆取象于离。六四修井喻君子修德,盖自身得正,且与九五相承故。
○甃,读[zhòu],《释文》:“马云:为瓦裹下达上也。《子夏传》云:修治也。干云:以甎(砖)垒井曰甃。”
马融(79年~166年)为东汉著名经学家,干宝(?~336年)为东晋文史学家。西周时尚无砖井,砖井约始于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盛行。马融去古未远,尚能知陶瓦井之形制;干宝“以今释古”,不准确。
【48.8】
九五:井洌,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白话】
九五:井水清澈,泉水凉爽可口。
象传说:泉水凉爽可口,因为九五既中且正。
【解读】
○洌,《说文》“水清也。”坎为水,九五得正,故言“洌”。坎为寒,九五乃坎中一阳,得水之正体,故曰“寒泉”。处于上卦,汲水已成,故曰“食”。
【48.9】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白话】
上六:水井竣工,不用覆盖井口;有诚信,最为吉祥。
象传说:最为吉祥在上位,大功告成。
【解读】
○井卦阴爻为井身,上六在上,故为井口,至此大功告成,故曰“收”。幕,覆盖也。勿幕,谓不擅其有,不私其利,“井养而不穷也”。有孚,“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之谓也。
○刘沅曰:上六居井之极,巽乎水而上水,井道已成,收井养之功。当听人取水而勿幕,诚孚于人,所谓往来井井,井养不穷也。占者大吉,为天德备,王道成,济人利物于无穷之象也。
○程颐曰:他卦之终,为极为变,惟井与鼎之终,乃为成功,是以吉也。
【井卦总结】
 
《大象传》“木上有水,井”和《彖传》“巽乎水而上水,井”的本义为:以木质井盘布置于底部含水层中(防护井壁和澄清水质),然后才可以往上提水,这就是水井。由于虞夏、殷商、西周时期水井的形制构造早已失传,遂使先儒对井卦《彖传》、《大象传》的解释不得本义。
《大象传》“君子以劳民劝相”,朱子曰:“劳民者,以君养民;劝相者,使民相养,皆取井养之义。”《通典》所述井田制十大德用,正是“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井养而不穷也”。井田制原是洛书九宫八卦在农业制度、营造规划制度的具体应用,后来演化成为三代时期“洪范九畴”治国根本大法。
井卦六爻以三阳为井水、三阴为井身。初六为井底,此井刚凿出,尚未安置木质井盘,故“井泥不食”。九二、九三为井水,井字木盘衬砌,水已澄清,九二下比初六,其向下行,故“射鲋,瓮敝漏”,九三仍处下卦而不能汲用于上,故“行恻”而“求王明”。六四为井壁,上比君王,修德如以瓦砌筑井壁,“井甃”可证西周王室发明陶瓦井。九五井水合中正之德,故“井洌,寒泉食”。上六至于井口,水井功成,“井收,勿幕”,邑人可受福泽矣。
陈梦雷曰:以六爻之序言之,初泥而二谷,井之地,在下未见于用者也。三渫而四甃,在人位,则人事尽可以待用矣。五洌而上收,则得乎天,功用及物,井道大成矣。
(本文引自李守力著《周易诠释》,最新修订日期为2017年10月31日 ,为文化传统平台原创发布,本链接可用于个人学习分享。)
(0)

相关推荐

  • 易理正源——井(卦四十八)

    井(卦四十八)--井是改邑搬迁的必备条件 [原文] (巽下坎上) 井(1):改邑不改井(2),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蹫井(3),羸其瓶(4),凶. 初六:井泥不食(5),旧井无禽(6). 九二: ...

  • 解读易经(第四十八卦):井卦

    四十八.井卦 井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第四十八挂,要以井为喻表明养民的大道理.本卦为异卦叠起(巽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坎下巽,有花草树木得水津润而朝气蓬勃生长发育之象. 井卦有四 ...

  • 白浪随笔:村西头那口老井

    村西头那口老井 文/白浪 从我记事开始,村西头那口老井就是全村唯一的饮用水水源地,一年四季,村里人喝水都靠着这口井. 井是哪一年打的,谁来打的,用什么工具打的,已无从知晓,但我清楚地记得,井位于村西头 ...

  • 《易经》白话读卦-48《井卦》

    <易经>白话读卦-48<井卦> (<易经>解析人生64种状态事理之48) 第四十八卦  井卦   水风井卦 井卦的卦象是上卦为坎,下卦为巽,坎为水而巽为木.树木上端 ...

  • 《易经》第四十八卦水风井——有福同享

    <井>卦,巽下坎上.<序卦传>说:"困乎上者必反正,故受之以井."在升卦与困卦之后,一定会回到下边,所以接下来谈的就是井卦. (卦辞)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 ...

  • 墨海:六爻卦例四十八-测要账(父亲借出的钱能否要回)

    作者:墨海 人活一世,不可能不与人产生纠葛,不是感情上的就是金钱上的,俗话说想把亲人变仇人就借钱给他.这句话其实说的意思是借钱容易还钱难,来求着借钱的时候个个哭得像个孙子似的,到了需要还钱的时候都给你 ...

  • 轻松学《易经》:革卦第四十九

    [周易经文]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

  • 轻松学《易经》:升卦第四十六

    [周易经文]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初六:允升,大吉. ...

  • 轻松学《易经》:萃卦第四十五

    [周易经文]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 ...

  • 轻松学《易经》:姤卦第四十四

    [周易经文]   姤:女壮,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初六:系于金 ...

  • 轻松学《易经》:益卦第四十二

    [周易经文]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 ...

  • 轻松学《易经》:解卦第四十

    [周易经文]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

  • 易经《井卦》第四十八

    [原文]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译文]利于西南方,没有前进,而返回原地,则吉善:有所前进,又能停止前进,也会吉善. [原文]<彖>曰:巽乎水而上 ...

  • 轻松学《易经》:兑卦第五十八

    轻松学<易经> <周易诠释>:兑卦第五十八 [周易经文]   兑:亨,利贞.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