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 这一家子都“不是人”!

—《红楼梦》经典情节《贾芸赊冰麝》分析 

外国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形象: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死魂灵》的泼留希金;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里的葛朗台;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中的《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吝啬鬼》(又名《悭吝人》)里的阿巴贡。

无独有偶,中国文学作品里也有四大著名的吝啬鬼: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的《一文钱》里的吝啬鬼卢至;庄子寓言故事《外物》篇中监河侯;《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其实,《红楼梦》一书中,有一家人也是吝啬鬼。只不过他们是小人物、小角色,被其他人物、角色的故事给湮没了。但是读过《红楼梦》的人,对这家人的印象记忆尤其深刻,说他们吝啬成性一点也不为过。你可能说:“这家人不会是卜世仁一家吧?”对,就是卜世仁一家子。

曹雪芹是描摩人物的高手,他只寥寥几笔,就能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下面,我们看一下,曹雪芹是怎样描写这吝啬的一家人的。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非到万不得已,一般人是不会去借钱赊物的。这不,贾芸为了“发家致富”,求贾琏找工作没找到想去求凤姐,因为他深知,凤姐才是贾府的实际当家人,求凤姐才能办成事情。

贾芸的舅舅是开中药铺的,贾芸想找舅舅赊一些冰片、麝香,好去给凤姐送礼,因为他深知,一般的东西凤姐是瞧不上眼的。在赊物过程中,卜世仁一家人的表演绝对堪称“精彩”,深刻反映了他们作为吝啬鬼的本性。下面,我们对这家人逐一进行分析。

先说卜世仁。卜世仁是贾芸的舅舅。贾芸家境比较清贫,父亲早死,母亲守着孩子们过活。舅舅卜世仁作为长辈,按道理来说,应该经常接济贾芸一家人。但是卜世仁不但不主动接济贾芸一家人,而且在贾芸赊东西时堵了个没门。

卜世仁为了不赊欠东西给贾芸,发了一通长篇大论。这些言论,概括起来,就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刚一个伙计赊了东西,至今没还上钱,害得卜世仁几个人替伙计还上了。大家立了合同,再不许为亲友赊欠,否则罚他做二十两银子的东道。并且说他铺子里也没有冰片麝香,人们来买时只好倒扁。卜世仁这几句话意思非常明白:你小子贾芸不能让我坏规矩,即便我为你坏规矩我铺子里也没有这些东西!把贾芸想赊东西的理想彻底扑灭了。

二是卜世仁说贾芸不会有正经事,赊东西纯粹就是为了胡闹。并且卜世仁自己“标榜”自己见贾芸一遭就编派贾芸一遭,说贾芸不识好歹。也该自己挣自己的吃喝穿戴了。唉,你老舅不赊不赊吧,还大大的侮辱了贾芸的人格尊严。“哪里有正经事”“见你一遭就派你一遭不是”“你小人儿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个主意,赚几个钱”。这几句话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刀刀扎在贾芸的心脏上!贾芸的人格尊严被大大的损伤。

三是当贾芸说自己也想赚钱但自己没本钱的时候,“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卜世仁说贾芸不如贾芹会来事,看人家贾芹怎么样怎么样。这几句话彻底激怒了贾芸, 彻底把贾芸的脸给揭下来,再踏上了两脚!因为是舅舅,是长辈没法,贾芸只好想赶紧逃离舅舅家里。

看,这就是亲舅舅在外甥赊物时的表现,叫外人看着甚至泼皮无赖看着都不像话。连作为泼皮无赖的倪二都想大骂卜世仁“不是人”!六亲不认的卜世仁,真是吝啬到了极点。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再看看贾芸的舅母,比卜世仁更“不是人”,比卜世仁更吝啬!何以见得?卜世仁把贾芸损了个够呛,连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见贾芸要走,就想留个饭缓和一下。这时,贾芸舅母发话了,“你又糊涂了!说是没有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子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当卜世仁说再买半斤时,贾芸舅母便叫女儿:“银姐,往对门王奶奶家去问,有钱借几十个,明儿就送了来的。”寥寥数语,把一个残酷无情,毫无人性的吝啬鬼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曹雪芹真是一个刻画人物的行家里手!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这个故事里,银姐没有直接出面,银姐是不是一个小吝啬鬼?“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银姐在这样的环境里,很难说不受到“良好”的影响,成为一个小吝啬鬼的,说不定还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反之,如果银姐不是这样的人,卜世仁见贾芸一遭便派贾芸一遭不是,说明贾芸每次到舅舅的家里,舅舅都训斥贾芸。如果银姐看不惯父亲的做法,就会保护自己的表哥,劝父亲不要侮辱表哥人格尊严。久而久之,父亲就可能收敛。曹雪芹在银姐问题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真正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读了此则故事,让人心酸,让人心碎,令人满腔愤怒!真想大声说一声,“卜世仁一家,真是都‘不是人’”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