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宝钗嫁雨村

也说宝钗嫁雨村

------张远

时代发展太快,跟不上就痴呆,特别是一些流行网络新语,你都不敢去爱。话说像我等六零后七零后,玩个智能手机,上个电脑就觉得自己法力无边,齐天大圣啦!可是铺天盖地的网络时代,就像如来佛祖的手掌,咱再怎么蹦跶,再怎么猴精,有些事情也先让你吓尿啦!譬如:“怼”,“毒舌”,“我去”等等,让你感觉到现在的小鲜肉们不是太出格,就是无节操。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么古板的书呆子形象,还不至于是咱们身上的符号。喜欢读《红楼梦》的我,这天也和贾宝玉一样,静中生烦,浑身不自在起来,便开始浏览网页,不看不要紧,一看就发现很多毒舌之语:什么薛宝钗改嫁贾雨村,北静王纳妃林黛玉,薛蟠又娶史湘云,卧槽,难道是乔太守再世,咋就这么乱点鸳鸯谱啦!

我虽是一介草民,但确实是曹雪芹的忠实粉丝,曹公在地下也会不屑诫饬这些“草泥马”们,我却想和他们掰扯掰扯,“嗔缄”上几句。

贾雨村是个什么东西,薛宝钗又是什么人物!

贾雨村,一个屡次被脂砚斋大骂“奸雄”的人,早期落魄穷酸,寄住破庙,亏得遇见乐善好施、惜才爱才的甄士隐,才有了盘缠进京考取一番功名。当时在破庙,正巧赶上中秋节,看着满月如盘,自己却前途未卜,随口吟出一首自觉怀才不遇的诗,诗后意犹未尽,又念了两句“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我们知道贾雨村字“时飞”,在《红楼梦》中,“钗”字多指宝钗,如此一来此句便有宝钗等待贾雨村的意思,又兼宝钗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此种抱负的女子,贾雨村志向高远、才华过人,兼其后来将经济仕途经营得风生水起,好像与宝钗的抱负甚是对付,便有许多好事之人,借曹公的一句“满纸荒唐言”的自谦,妄自裁判:宝钗后来改嫁贾雨村!真是笑话!

不说贾雨村如何后来飞腾黄达,如何趋炎附势,单说薛宝钗,那是一位“山中高士晶莹雪”的贤淑女子,身为一个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从一而终的思想已深入骨髓,金玉良缘之后,她是绝不会再醮他人的。宝钗的结局只能是在漫长的日子里等待宝玉。在“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那一回里,让贾政“更觉不祥”,“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的灯谜,就是薛宝钗“更香”之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首诗正是一个深闺怨妇的“朝朝暮暮的盼望,日复一日的煎熬,却不见爱人归来”的写照。无怪乎贾政自忖诗作者是“皆非永远福寿之辈!”。薛宝钗岂能有娇杏的“偶因一着错,变为人上人”的福气啊!

《红楼梦》里像这样的谶语还很多,比如宝玉的生日酒令,有“宝钗无日不生尘”的诗句;第二十八回里宝玉作的女儿诗里有“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还有“雨打梨花深闭门”之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出自唐伯虎的一首词,“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这句词与判词“终身误”中的“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堪为契合,宝玉宝钗成为夫妇后,黛玉已逝,那么除了宝钗,宝玉还能误了谁的青春呢?

喜欢古典文学的读者都知道,《红楼梦》的写作深受前期小说《金瓶梅》的影响,不论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设置,都有相似之处。宝钗像是西门庆的继室吴月娘,曹雪芹甚至在宝钗外貌描写上都有着吴月娘的痕迹:“吴月娘约三九年纪,生的面如银盆,眼如杏子,举止温柔,持重寡言”,与宝钗的“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如出一辙。吴月娘在西门庆死后生下了一个遗腹子,一生守着西门府孤身终老。宝钗与月娘性情大抵相似,她有没有孩子倒不敢保证,但绝对不会离开贾府改嫁他人。

“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句诗,只不过是贾雨村借用了一个典故而已,与宝钗并无关系。传闻汉武帝曾得一只仙女赠送的发钗,爱若珍宝,将之珍藏于奁内。过了两代后,汉武帝孙子打开妆奁时,发钗便化作一只白燕飞走了,寓意时机成熟便飞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你只看到荒唐二字以为戏言,却不知心酸二字的真正痛处。

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要尊重作者的本意,不可调侃更不要亵渎。当然从书中可以引申一些趣乐的段子,也未尝不可。不是有段相声说“既生瑜何生亮”,调侃周瑜和诸葛亮的姥姥家姓什么嘛,这倒是有趣的笑话。如果拿“宝钗再嫁贾雨村”(甚至有人归结成宝钗最终嫁给贾环)这样的胡诌八扯来当正事,显摆自己的高深,可谓是无稽之谈。现在某些人的毒舌,图自己一时的口舌之快、心中之畅,随便捏造。更有一些不明觉厉的官员在挣什么“西门庆的故乡”,“潘金莲的族人”,来换得名人效应。这样的菜鸟没地叫人恶心!

《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