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自然教育为休闲农庄聚人气、赚财气?
2017年研学旅行政策出台后,“研学旅行”、“自然教育”又一次成为市场热点,休闲农庄以其自然的乡土环境被赋予了举足轻重的意义,成为了自然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农庄也会出现诸多困惑,虽然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广阔空间和相关服务,但是却没有得到预想的收益。如何让自然教育即带来人气也带来财气?壹度创意农旅融合研究团队认为:更好的把握自然教育的核心策划理念及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休闲农庄植入自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教育基地偏向游乐性
农庄的自然教育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概念,但到了国内农庄,大部分被有意无意地歪曲,打造成亲子游乐园。许多农庄所谓的自然教育课程,其实就是城市里游乐场的翻版。顶多换换颜色,把钢筋材质换成木头结构,再增加一个大沙坑,就美其名曰“自然教育基地”,对于自然教育的理解太过粗浅。
二、自然教育课程缺乏系统观
目前,国内休闲农庄植入的自然教育课程多是活动,如各类农耕体验、捉鱼摸虾,甚至各类有娱乐无教育的活动内容。什么是活动?粗浅讲,就是建立一个规则,让一群人在一起玩。只要游戏规则好,组织有序,大家玩得开心,活动也就算组织成功。而课程则是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在课程中要有目标,有逻辑,有总结,有反思,有升华。虽然在当前特定的消费市场、特定的时间段,我们的自然教育可以将课程和活动的比例灵活掌控,但对于课程价值的认知应做到心中有数,顶层设计者自己不能混淆。
另外,农庄在经营中,过度迎合学生休闲需求开课,课程开设随意化、碎片化,导致自然教育“过度人文化”和“娱乐化”,也背离了自然教育的本真和内涵。
三、自然教育师资急待专业化
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农庄引入较为专业的自然教育老师或与自然教育机构合作,农庄主要提供的是自然课堂的环境基础。大多休闲农庄并未配置专业自然教育老师,农庄只是提供拥有自然环境的场地,供孩子自主玩耍,即便有自然教育老师,也是农庄内部自己简单培训的管理人员,承担的更多的户外活动组织的职责,而非教育的“传道受业”。
休闲农庄植入自然教育未来的趋势
一、专业师资队伍的逐渐进入。
与瑞典、日本等自然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自然教育在教师队伍的培训方面还很滞后,且缺乏相关的准入资格评定。合格的自然教育老师,应是多面手,充当着教师、玩伴、长者、故事家、音乐家、生物学家、运动员,甚至外科医生、心理医生等等多方面的角色。单纯靠农庄经营管理者内部的自主培训、组织,是无法培养出合格的自然教育师,未来更有可能是与专项自然教育机构合作,直接导入较为成熟的师资团队。
二、当地中小学校的密切合作
随着自然教育逐渐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休闲农庄因其自然性、近郊性、亲子性,将成为未来自然教育的主要授课场所。当地中小学将与休闲农庄建立长期的教育合作,孩子定期到这里来上课,参与农庄的日常活动,农庄主人会根据事先的课程编排,提供场地、准备工具,与自然教育老师互相协作,确保农庄事务和学校课程标准有机衔接。
三、全面农庄生活的参与体验。
目前国内休闲农庄的自然教育课程还多停留在短期的农耕体验、采摘体验等,随着自然教育的普及和未来的市场培育,类似于国外深度参与,原生体验农庄生活的教学内容将成为趋势。农庄的生活即教育,自然教育不是简单的土地认领、作秀式的农耕表演、毫无教学目标的消遣活动,而是深入到农庄内部,与农庄产生黏性,真正体验农庄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感受休闲农庄一年四季的千姿百态,建立完整的自然感知和人格素养。
四、先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回归。
国内农庄的自然教育项目,大多是以孩子娱乐和培养某种技能为主线,如各种农家手工DIY课程,而国外的自然教育,则更多的是从孩子的性格、世界观出发,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以及自身创造力和团队领导力。如国外庄园的自然教育课程会让孩子在参与课程前拟定契约,列明计划,培养 “契约”精神,教育他们懂得信守承诺和责任担当。这些以人最“原点”角度出发的教育理念,虽然使孩子在早期某些技能上有所缺失,但把他们的兴趣和性格培养好之后,会对未来的成长提供自主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而中国的孩子,诗歌背诵、数学计算等技术性能力样样精通,但长大后却普遍出现厌学、迷恋游戏、叛逆等问题。因此,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国内应试教育的改革和受过良好教育的80后家长的觉醒,这些以简单功利性技能培养的课程,有违自然教育的理念,将会被逐渐摒弃。
休闲农庄植入自然教育策划的要点
策划自然教育项目的核心是教育,而教育的核心是有目标的课程,这是区分自然教育与自然活动的关键。具体到课程构建,农庄自然教育产品提供者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准确构建市场策略。
自然教育课程从市场角度来看可分为引流型课程、沉淀型课程和转化型课程三种。引流产品大多是短、频、快的产品,时间短、价格相对较低,可以快速将客户吸引过来,如各种农耕、养殖体验等;沉淀型产品是将消费者短期吸引过来,满足了一定新奇的初级体验后,设置一些单价稍高、品质较好的产品,将流量沉淀下来;转化型产品可以是冬令营、夏令营,也可以是长线经营或有较高营收的产品。因此,在农庄的自然教育课程设定之初,就需要确立完整的课程产品策略,明晰各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推进休闲农庄庄园靠自然教育引流、升级的关键。
第二、清晰设定课程目标。
自然教育的重点在教育,只要是教育就是有目标的,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而教育内容反过来又促成教育目标的达成。自然教育在国外叫环境教育,国外的环境教育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能够产生亲环境的行为改变,如垃圾分类、动物保护等。国内自然教育的目标更多的是学习能力、实用技能等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制定课程时,对每一课程的目标要有清晰的认识,若两种课程达到的目标雷同,那就没必要在一套课程内设置两个目标类似的课程,即便他们的外在参与形式有多么不同,否则就陷入了将自然教育做成了自然活动的误区。
第三、合理制定课程结构。
1.与学识教育相结合。例如水土保持实验课程,是用泡沫切了两个角度相等的斜坡,在一个泡沫上只覆盖上土,另一块泡沫上种了苔藓,再用相同的水量去冲刷,最后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其实这个实验课程是小学5年级的内容,这样,在自然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将学科教育设计进去,也符合未来自然教育逐渐纳入义务教育的趋势,更好的和国家政策东风接轨,享受政策的红利。
2.注重实用性。不少农庄的课程设计中,诸如钻木取火、制作操作农具等内容屡见不鲜。表面看起来,这些内容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但事实上,都是一辈子都可能用不上的“屠龙之技”,这些课程内容可以让孩子体验,但不要进入核心课程结构。如果能把钻木取火这些内容,换做具有实际价值的打绳结,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又对未来生活产生帮助,岂不美哉。
3.注重在地资源的原生性、创意性。休闲农庄植入自然教育,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等其他环境植入自然教育一定是不同的。在设计课程中应注重对农庄特色、在地资源的挖掘。如有的农庄的特色是当地某个著名的民俗活动,那么课程设置就可以从走访乡里、探访活动起源等方面挖掘;有的农庄的特色在建筑形式,那么课程设置就可以从材料认识、自主创作等方面挖掘。而不仅限于浅层次的民俗活动参与、农副产品DIY,甚至捡捡树枝,摆个造型等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参与的同质化内容。
综上,休闲农庄植入自然教育,千万不要盲目,真正让一个好的经营项目即赚人气,又聚财气,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和有创意的策划一个也不能少,休闲农庄的投资方及经营者们:你们准备好去品尝自然教育的美味蛋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