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哎~~你慢点儿跳

『跑你』——RunYouRunMe——跑步不受伤,小白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很早以前就听过某种论调:生命在于静止。而且总是举一个例子:乌龟和老鼠。你看吧——那乌龟行动缓慢,没事儿就趴着歇着,所以才有“千年王八万年龟”的说法。老鼠活蹦乱跳,根本停不下来,反而活不了两年。

另外也有看似很客观很数字的分析:“所有哺乳动物的心跳次数都近乎十亿次,只不过老鼠用了750天,大象用了75年”。只不过,这十亿次其它地方有写7亿的,有写15亿的,变化太大。

说点靠谱点的:1997年的一篇论文就对多种哺乳动物的心跳数据进行过分析,其中包括猫狗、猴子、大象、鲸等等。结果发现,虽然这些动物的寿命之间可以相差到40倍之多,但它们一生中平均的心跳总数却大约处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平均值大约是7.3亿)。不过,要注意:

第一、还有很多种动物的心跳数没有统计在其中;

第二、测量野生动物的心跳并不容易,研究者们能测到的个体不多,而且有时候还只能在五花大绑或是麻醉的条件下测量,这样估算的心跳总数准确性存疑。

第三、人类在这里可是被排除在外的“异类”。现在全球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有70岁以上,不少地方人们的预期寿命还超过了80岁,如此算来,人类一生的心跳总数预期值可以达到30亿次!这个数字比起其他常见哺乳动物的心跳-寿命拟合曲线要偏离出去很多。这得感谢科技和医疗水平的进步。

以上图片及部分文字内容来自:http://www.sohu.com/a/64262997_119097。

综上,用一个确数(无论这个数是多少)来总结动物一生的心跳肯定是不靠谱的。至于龟鼠寿命之差异,更多是生物种类、基因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要想活得老,投胎活要好。

一般来说,个头小的哺乳动物心跳快、寿命短,而个头大的动物则心跳更慢、寿命更长。老鼠的小心脏以每分钟600~700次的速度奔腾,而大象和鲸体内的心脏则以每分钟30多次的频率慢条斯理地跳着。对这种现象的一个常见解释是,小个头的动物相对表面积大,热量散失更厉害,所以为了保持体温稳定,就需要更高的代谢率,而高心跳就是高代谢率的伴随产物。但是这也不绝对,比如啮齿类里著名的“奇葩”裸滨鼠(Heterocephalus glaber),它们个头不大,体重也才几十克,但心跳却比老鼠们慢得多(每分钟才200多次),寿命也长得出奇(裸滨鼠能活二三十岁,这是实验室小鼠寿命的十倍)。绝对是啮齿类里面的一朵大奇葩。

那么“奔腾的心”为什么和较短的寿命联系了起来?研究认为,加快的心跳会带来一系列不利于心脏功能的因素,比如说舒张期缩短会减少心肌的供血,动物实验还发现加快的心跳加剧了动脉硬化、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心跳快慢可能就是通过影响心脏健康从而和寿命产生了关联。

这个结论很有意思:加快的心跳会带来一系列不利于心脏功能的因素。那么——如常识所知——咱们只要一运动心率肯定会上升,这是不是意味着运动人群寿命就会短呢?

可不能这么说。

首先要明白一点:运动人士的静息心率比起不运动的人士要低不少,而且越坚持锻炼,静息心率会越低。很多跑友都应该会注意到自己的静息心率数据明显下降了吧?老Q自己的案例是从60+降到45+。

咱们来计算一下总心跳次数的差异。

有A同学不太运动,静息心率70:

A一周的总心跳=70次/分X60分钟X24小时X7=705,600

另有B同学喜欢运动,静息心率60,每天运动1小时(运动期间平均心率按150计算):

B一周的总心跳=60次/分X60分钟X23小时X7+150次/分X60分钟X1小时X7=642,600

PK结果,一周的总心跳数:A不运动70万次 vs B运动64万。

谁的心跳次数多呢?一目了然。

------------

通常我们心率,是指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静息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那么人的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近年,国内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国人男性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所以,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2、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 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3)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搏输出量为70毫升,如果心率按每分钟75次计算的话,每分输出量约为5250毫升。心输出量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本文完---

老Q(老刘)——姿势跑法认证教练、心率训练认证教练、CrossFit Level1认证教员,安全跑步知识传播者

----更健康不受伤专用分割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