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各种古币,为什么袁大头的人气最高?
我国的铸币历史非常悠久,但文瀚乐拍发现,在上万种古钱币之中,无论圈内圈外,人气最高的当属民国袁大头,要么就是船洋或者大清龙洋之类的国内银元,相较之下,其他古钱币的存在感要明显低了很多,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大家痴迷于国内银元的这种现象,离不开各种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的宣传效果。在各种影视剧中,银锭、金条、银元,这三样几乎成了古装剧中有钱人的标配。但是放到现实中就出了问题:真实的银锭远远没有电影里那么可爱,金条也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只有银元,无论是形制尺寸还是样貌,都与现实中的一致。
而且在以前的时候,普通百姓基本没有机会去接触银锭和金条,只能靠想象来弥补。而银元就比较常见,虽然那个时候绝大多数百姓都生活困苦,但努努力还是有机会拥有银元的,银元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就逐渐开始根深蒂固,拥有银元也就渐渐成为了拥有财富的信仰,而不是拥有银锭或是拥有金条。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银元也不止袁大头一种啊?其他的选择呢?
同样是银元,也许有人会关注国外的鹰洋、站洋,在文瀚乐拍看来,鹰洋还好说一些,大文豪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到祥林嫂“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这也算是帮助鹰洋实现了扩圈。
10多年以前,鹰洋的价格确实高于袁大头,但是随着民众们渐渐有钱,入局者越来越多,信仰的力量就发挥了作用,在绝大多数人心中,鹰洋站洋之类的外国银元非常缺乏知名度和信任基础的现象暴露无遗。
也许有些人会关注国内的四川大汉银币、云南唐头等地方银元。这些地方银元对于了解古钱币的资深玩家来说也许会有所涉猎,但这些银元流通范围有限,对于外省的玩家来说非常陌生,同理可见于地方性的铜钱,或是某些省内铸造的花钱。在一省内也许人尽皆知,但是放到全国的范围内,也许就一头雾水了。
有些人会关注银毫、半圆、云南贰角银币这种小面值的银元,有些小面值银元的市场价格也许早已经甩开了袁大头。但换个角度来想,很多小面值银元的含银量比较低,而且不少人也会介意它们的面额,袁大头银元就是面值最大的银币,这一点袁大头完胜。
就像很多人特别喜欢古钱币中的大钱一样,大观通宝、天启十一两、咸丰重宝这些尺寸较大的铜钱,摸起来非常有手感。在尺寸和重量面前,历史价值和升值空间似乎就显得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况且,喜好并关注前面这些其他银元的,要么是了解古钱币的资深人士,要么是了解市场机制的投资大佬,都是人群中的极少数。尤其是对于古币圈外人来说,知名度远远不如袁世凯银元更加如雷贯耳,在很多人心里,袁大头已然成为了某种信仰。
不妨把袁大头看作是茅台酒,在股票市场“万事万物皆利好茅台”,在古钱币圈“万事万物皆利好国内银元”。文瀚乐拍发现,很多新入局的玩家们,没有充沛的古钱币常识,没有充足的本钱,但他们都知道一件事:银元是保值的,是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是理想的入门选择。
从以上这些角度来看,以袁大头为首的国内银元在民众心中关注度最高,升值最快,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