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诗病举隅(6):三平尾
三平尾,又称三平调,即律绝诗句未三字皆为平声。三平尾是格律诗的大忌,在近体诗中是决不允许出现的。作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但这也不是完全打包票的定律。对于“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如果按照一三五不论的口诀,将第五字的“仄”声处变成“平”声。这样,就形成了三平尾。
关于“三平尾”最早见于清代学者王士祯的《古诗平仄论》:“出句终以二、五为凭,落句终以三平为式。”王士祯发现,古诗句常常出现较多的“三平尾”现象,他认为这是一种特殊句式,并提倡在古诗创作中运用“三平尾”句式。然而,对于近体诗则恰恰相反,是必须杜绝的。
在《全唐诗》中,有好事者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五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256句,占1%左右,七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87句,占0.2%左右。应该说至少在唐代“三平尾”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甚至可以说,泛滥的唐诗三平尾现象。像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都有“三平尾”的现象。譬如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主要写春山夜景,诗中的景物“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景,这是因为诗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动景反衬静景,更显夜景静谧幽深。此诗首句小拗,姑且不论。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夜静春山空’,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有此五个字,可不必更读十二部经矣。” 胡应麟《诗薮》云:“太白五言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评价是非常高的。不过此诗的问题也不少,其一,“人闲桂花落”句中“人闲”与“桂花落”没有因果逻辑关系,属于搭配不当。其二,“夜静春山空”句犯“三平尾”。“春”“山”与三四句字犯重,应当迅斫之。不如改为“风闲桂花落,夜静数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一劳永逸。由此可见,诗不厌改,食不厌精。再有名的诗也有瑕疵,再好的诗也有修改的空间。
又如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宿王昌龄隐居》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首联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两联写夜宿隐居之处后,顿生常住之情;尾联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久有回味。此诗为山水诗名篇,在清朝受到“神韵派”之推崇。《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征君诗神气清朗,如此篇与《题破山寺》意趣俱到,可谓吃着丹头。地水火风皆可助我变化者,是天然学问人。”刘辰翁曰:“清远沉冥,不类色相,景同意别。”《唐诗归折衷》唐云:“字字超凡。”但此诗空有五律衣架,却有两处三平尾,如“唯孤云”“滋苔纹”;时人曰:“切莫以律害意!”吾常不屑,“以律害意”皆因功夫未到所致,功夫到家,律意如琴瑟和鸣,自可动人心弦。吾尝试改之:“清溪深不测,隐处见孤云。松际露行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涨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二诗之间,孰优孰劣,孰高孰低,明人一眼便知。别的姑且不论,一个“涨”字便高出“滋”字许多。“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无他,惟精熟累功而已!
再如张蠙(pín)《登单于台》: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登单于台》首联写春日无色,显出塞外之荒凉,高台凝思,突出诗人超然独立之形象。颔联将“白日””黄河”对举,在辽阔苍茫之中,又有壮丽多彩之感。颈联写景,运用比拟手法,写出风如雷响,惊心动魄;沙似浪翻,历历在目。尾联写雄关似铁,紧闭不开。语句浑朴,境界开阔,颇有“盛唐气象”。明胡应麟《诗薮》评:“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唐诗之壮浑者终于此也。只可惜白璧微瑕,对于白璧而言,微瑕还可反衬白璧之纯种,但对于诗词而言,微瑕不可存焉,非速斫更之不可。此诗“独上单(chán)于台”系三平尾,不知诗人自身为何不察?不知一千年来流传而人不察?只需改为“犹自独登台”,还可承接上句“边兵春尽回”,使之一气而下。另外,题中已说明登单于台,诗中又语,岂不多余之事?
综上所述,“三平尾”在唐诗中是寻常可见的,像杜甫的“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像李白的“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像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都是“三平尾”句,可以说是俯首可拾,这并不是说“三平尾”就不是病,对于近体诗而言,“三平尾”造成音律上的不协,故应尽力避免之。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实例中提出修改意见的原因,希望以唐诗为例,足以引起大家重视。
最后,还要多说一句,与“三平尾”对应的“三仄尾”则不是诗病,也是律绝中的“拗句”。王力《诗词格律概要》把“三仄尾”归入变格之一。清代学者董文涣在《声调四谱》中也如是说:“唯上句三字拗仄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另有学者李冲先生研究指出,唐诗的“三仄尾”存在“入上代平”的现象。“入上代平指用入声字或上声字代替平声字,这一现象在宋词中时有出现,唐诗中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入上代平并没有改变字的读音,只是因为入声和上声与平声接近,才临时代替了平声。”这也是一说。姑且了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