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使节王玄策的功绩

唐朝与天竺建立官方联系肇始于贞观三年至十九年(629—645年)玄奘赴天竺求取佛经期间,当时中天竺戒日王尸罗逸多统一了其他四天竺国,盛极一时,在贞观五年(631年)召见了玄奘,听闻唐太宗平定战乱,使四夷宾服,便心生向往。贞观十五年(641年),戒日王正式派遣使者到长安,建立了友好关系。之后,双方均多次互遣使者聘问,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唐朝使者王玄策,曾先后3次出使天竺,特别是在第二次以正使身份率使团赴天竺时,遭遇篡位者阿罗那顺的劫掠,其与副使蒋师仁逃脱后,就近向友邦吐蕃、泥婆罗借兵反攻,最终将贼首俘获并押解至长安,及时挽回了唐王朝尊严,并排除了与天竺及周边国家地区建立和平交往的障碍。

后人所作王玄策形象

万里远行

贞观初年,唐太宗励精图治、整军经武,极大地提升了军政实力,以文武并举的手法,仅用了数年时间便清除了唐王朝最大的威胁——突厥势力的侵扰,并以“胡汉一家”为指导,开创了海内升平、万邦来朝的新局面。随着唐王朝在西南方向的持续经略,使远赴万里与天竺建立官方交往成为可能,而王玄策便是担负此项使命的重要人物。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为积极回应天竺戒日王尸罗逸多遣使入唐,唐太宗命正使李义表、副使王玄策,率众护送天竺使者归国,这也是王玄策首次出使天竺。此次西行受到了天竺的最高礼遇。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为进一步促进交流,并回报尸罗逸多遣使贡献方物,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带领30人的使团再次访问天竺,沿途四天竺国王均遣使前来慰问。在去中天竺的途中,恰逢尸罗逸多病逝,其权臣阿罗那顺先是趁国中大乱而篡立,随即又倒行逆施,派兵袭击王玄策使团,并将各国所献方物洗劫一空,虽然王玄策一行30余人顽强抵抗,终因实力悬殊而不敌,悉数被擒。不久,王玄策、蒋师仁不但设法逃脱,还决定凭借唐王朝与吐蕃、泥婆罗(今尼泊尔)及四天竺建立的友好关系,发起就地反击。

借兵发力

天竺篡位者阿罗那顺劫掠大唐使团的行径,无疑粗暴地打破了双方的友好关系,也极大地扰乱了所在区域的安宁,确实是不得人心之举,这也是王玄策能够顺利向周边友邦借兵,并成功实现自卫反击的重要原因。
据《新唐书·天竺》所载,王玄策逃离阿罗那顺掌控后,随即便“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邻国兵”。一直仰慕大唐的松赞干布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正式安排文成公主进藏与之和婚,而松赞干布以通婚上国为荣并“渐慕华风”,还送酋豪子弟入唐学习诗书礼乐及典章制度。泥婆罗与吐蕃之间关系也很密切,其国王那陵提婆因父王被其叔父篡弑而避难在外,吐蕃接纳了他,并帮助其夺回王位,因而臣服于吐蕃。贞观十七年(643年),王玄策作为副使首次赴天竺途经泥婆罗时,便受到那陵提婆的热情接待。
于是,王玄策迅速得到吐蕃及泥婆罗的出兵相助,一举击败阿罗那顺,不仅夺回了天竺诸国贡物,更是挽回了王朝尊严。据《旧唐书·天竺》所载,“(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王玄策出其不意,率领两国军兵直奔天竺国都,连战连胜,仅三日便告捷。阿罗那顺弃城而逃,蒋师仁率军一路追击,最终将其生擒,并及“妃、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杂畜三万”。值得一提的是,在反击阿罗那顺过程中,还得到了东天竺王尸鸠摩的大力支持,向王玄策军馈赠3万牛马及弓、刀。另有原西羌族人建立的章求拔国也主动出兵相助。

点到为止

王玄策以霹雳手段迅速瓦解了篡位者阿罗那顺的势力,擒获贼首后便就此收手。作为唐王朝的友好使者,在遇到对方不可理喻的劫掠时,能够持重冷静处置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王玄策并未扩大态势,而是将侵犯王朝尊严的阿罗那顺押解至长安听候处置。
唐太宗在处理阿罗那顺的问题上也是保持了相当的克制,仅就其倒行逆施的行为作了客观评价,其言曰:“夫人耳目玩于声色,口鼻耽于臭味,此乃败德之源。若婆罗门(天竺)不劫掠我使人,岂为俘虏耶?”轻描淡写地点出,破坏双方关系的是阿罗那顺的利令智昏,与中天竺国其他人无关。唐太宗还依照惯例擢升王玄策为朝散大夫,以示嘉奖。事实上,唐太宗并未借题发挥、深究其责,而是选择如此冷处理方式,也正是胸怀格局的体现。此事影响甚为深远,俘获阿罗那顺引起“天竺震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清除了影响持续发展友好关系的阻碍。同时,不辱使命的王玄策还是蕃泥路(今西藏至印度)的主要开拓者,而这条道路不仅是官方朝贡聘问的官道,也成为了沿途多方贸易往来的重要商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