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某团队用3D技术复原圆明园,美到让人窒息
【本文由賨人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圆明园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它除了给我们留下了些许的文字和图片(照片),更多的,是无尽的遐想和遗憾。
但是,科技改变生活,随着科技的进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还原我们想看到的一切,只要有足够的资料和记载。
这不?清华大学某团队就根据文献记载和英国人拍的部分照片用3D技术还原了圆明园的原貌,复原后,圆明园的景观让人惊叹。
好了,先一起来欣赏这组复原图吧: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是康熙赐给4阿哥胤禛的园子,胤禛(雍正)继位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和苦心经营,圆明园终成旷世奇观。虽然它满含封建帝制的压榨与剥削,但那毕竟是广大人民群众血泪与智慧的结晶,从艺术和历史价值的角度来讲,它无疑是一件瑰宝。
圆明园是清帝为自己打造的一个“后花园”,它坐落在北京西郊,和颐和园近邻,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3园组成,一共有150余处景观,所过皆极尽奢华。清帝每年盛夏都要来这里避暑,因此也把它称作“夏宫”。
“圆明”2字取自于雍正皇帝的法号“圆明”,雍正笃信佛教,康熙在赐园子的时候就以胤禛(此时还未做皇帝)的法号为此命名,并亲手书写“圆明园”3字牌匾。
雍正继位后,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将这里变成了他夏季“避喧听政”的地方。
乾隆继位后,继承了父亲的习惯,并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新建了长春园、万春园(绮春园),圆明三园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继位后,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了大量的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
此后,因经费问题,圆明园扩建不大,但里面的珍贵文物已经数不胜数了。从后来英法联军抢劫的文物看,至少有100多万件。
只可惜,大清无法守住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最后被别人抢了去,并被付之一炬,成为一片废墟。时至今日,我们除了缅怀,还当痛定思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