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在滴滴女孩被害案中“带节奏”,你服不服?
就在群情激愤的同时,果然又有那么一批“微博大V”“知名媒体人”趁机将矛头直指辛苦抓捕罪犯的乐清公安,当遭遇网友连续“打脸”后,又惯性甩出“我哪里带节奏啦”“我哪里洗地啦”的无辜嘴脸,着实令人恶心。
其他的,耿直哥发在“环球时报”的那篇《惊了!滴滴居然变无辜,辛苦一夜抓住凶手的警方反被骂!》已经说得足够清楚,推荐各位有空看下即可。
我这篇要说的,就是帮助这些“微博大V”“知名媒体人”分析分析“哪里带节奏”了。
舆论更像是一门社会心理学,如果你能在事件引爆之初,精准切中公众的情绪心理点,加以一定方法引导,很容易将公众的视线、判断往你预先设定的方向走。
往理性认识、客观分析的方向引,叫舆论引导,这是好的方向。
往煽动情绪、以偏概全的方向引,这才叫带节奏,也叫舆论误导和舆论诱导,这是坏的方向。
以这次滴滴女孩被害案为例,我们可以来分析下这个叫“张洲”的编导大V和这位知名媒体人的评论为何是“带节奏”而不是“舆论引导”。
一是文章频繁使用“难道”这类反问语气词,意在强化“逆我者皆为敌”的阅读观感。难道、莫非这类反问语气词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即公众在阅读文章会产生强烈情绪不适感,无形之中会将阅读者人为区分为两类,一类赞同文章观点,这类人会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和认同感,形成圈内抱团的同时,会在不断“反问”的排斥逻辑影响下,会对另一类不赞同文章观点的人产生强烈的排斥观感,进而造成后续不间断的争吵争论,甚至引发对立。
二是文章会恰如其分地给出选择题,让围观网民在有限的选择范围内作出选择。知名媒体人@李小萌微博称,“如果你是女孩家属,你更怨110,还是更怨滴滴”,无形之中给围观网民圈定了两个选择,即要么“110”,要么“滴滴”,非此即彼、非110即滴滴,但你有没有发现凶手不见了?这其实就是发帖人设计的一种“选择算法”。分析此前热点事件中绝大多数这类“带节奏”文章,几乎都存在这类现象,即在标题或文章首段中给出A、B或C的有限观点选择,看似赋予围观人群自由选择空间。你以为你得出的是你真实的判断,其实不过是被人设计好的而已。
三是用“更欠妥”“更怨”这类比较级手法诱导公众陷入“对比”错觉。知名媒体人也好,微博大V@张洲也罢,都在帖文中使用了“更欠妥”“更怨”这类比较修辞,很容易让围观网民陷入“对比”思维,即谁更差,谁就应该是责任人。这种手法是这类“带节奏”网文的惯用伎俩,它是掐中了社交网络的“两面逻辑”。即A比B更差,就代表A就应该承担所有后果。
以上三种手法一旦结合使用,网文就非常具有蛊惑力和煽动性,公众就很容易被“带节奏”,再辅以情绪补偿、心理营销等软性手法,舆论对立就非常容易形成。
至此,说你“带节奏”,你服不服?
最后,贴下@温州公安的通报,警方工作不易,别被人带节奏后,不假思索地把脏水泼给警方!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