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锋 | 木土相克理论与乌梅丸的应用

肝主风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故生理上“土得木而达之",“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临证指南医案》此是克以制用;所病理上,则因肝性强而易亢、脾性柔弱易衰,“风木一动,必乘脾胃”《临证指南医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金匮要略》而成木乘土位之势。这种木土相克的理论关系,在乌梅丸的证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乌梅丸本为厥阴主证之主方,而实与木乘土位之证治规律密切相关。

厥阴主证中有肝风内动,横犯脾胃之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而足经司令,其脏在肝;“肝病易犯上”,故厥阴之主证必因风气妄动而不离乎肝、多涉及脾胃。

厥阴提纲证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此为厥阴主证的主要表现。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风性消散,其犯脾胃,可传为“风消”。

胃为水谷之海,风消胃中,必耗其津而欲以水自救,故现消渴引饮,或不择冷热;脾为仓禀之本而主藏营,风消脾中,必耗其营而仓禀空虛,故现嘈杂易饥。同时风木克上,脾伤不运,又复不欲食。食则吐蛔,乃为肝风内扰、上逆胃土之症。胃主纳降,风喜上行,风冲胃口,则胃气失降、不能纳食而反易干呕吐逆,以致蛔随吐出。下之利不止,乃肝风内扰、下迫脾土之症。脾主升运,风性急迫,肝强脾弱,风乘土中,则脾气不升、水谷不运而反下注为利,坠急不畅。可见,提纲六大主症,肝风乘土者竞占其四。

厥阴主方之中实有泄木安土之法。乌梅丸中,虽药过十味而备酸苦辛甘,重心未离治肝与安中。方中(1)重用乌梅之酸,以酸属木味入肝,且酸属阴味而与风属阳邪相对,酸性收敛而与风性疏散相反。故以乌梅为君而名方,即是敛泻肝风之意。(2)佐苦辛甘,以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升降脾胃、调和中焦;以人参、当归之类,益用甘味,可补虚安中。总体构成,一泄风木之有余,一安中土之不足。风木得静,则中土自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源流并治、其病易除。因此,仲景曰:“见肝之病,知病传脾,首先实脾:…(不可)唯治肝也",用药当“补(体制用而)用酸助用焦苦〔以泄用而益体)、益用甘味之药(扶土抑木而)调之"(《金匮要略》)。陈修园进而补充到:“其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可“惜以调肝实脾,以明体用之妙也”,如此“味备酸甘焦(热)苦(寒),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并治之,则土本无忤矣(《金匮要略浅注》)。叶天土则一言以蔽之:此为仲景泄肝安胃一法"也(《临证指南医案》)。

乌梅丸确能主治木土不和之病,叶天士曾创造性地将乌梅丸运用于木土不和的病症中。据现存医案的有限统计来看,其以乌梅丸进退治疗的41例病案中.属于土木不和者竟占15例以上,其中木乘土位者9例、土伤木者3例、呕吐者2例、湿热久痢者1例……。并在这些病案的讨论中,一再强调“肝风犯胃”、“致动肝木,乘其中土”之理;指示:“邪陷……伤及厥阴,症见气上撞心,饥不能食,腹病,全是肝病”,且“肝病犯胃,为呕逆腹痛,乃定例也”故于治法,称乌梅丸为“制木安土"、“泄肝和胃"之法、用药“以苦降辛宣酸泄之治”,“酸以制肝,甘以安胃”或“寒热互用”,共使“风木得和,脾胃可安。例知:“姚,脉弦,肝风犯胃、水谷下咽即呕、经月不愈,胃气大虚。泄木必兼安胃。人参、川连、黄柏、川楝子、枝皮、乌梅、白芍。”

本人在从师临床之际,也深感乌梅丸在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类病证中的使用价值。如在不限病种、不拘病症的随机辨证,用乌梅丸取效的25例病人中,消渴病、胃脘痛、呕吐症、久利等属于风木乘土的案例就有15个。下仅举一例,以示一斑。

医案一则

吴某,女。自诉心下痛而嘈杂,甚则伴呕。问诊:心下痛甚时作,如刀绞而引背及胁下,但心下又嘈杂甚。得温则痛减,然拒按,得噫气矢气不减,呕吐食物及少量酸馊涏水、不欲食,略感气上撞心、口干少饮,痛时饮食即吐,痛甚肢厥拘急、身微汗、或恶寒、伴右额角抽痛,目微黄,口糜、不腹泻、小便深黄不热。脉缓涩、略沉弦细不受按,舌质略红、中心苔薄净,边苔略厚。辨证:厥阴阴阳错杂,肝风犯胃、寒多热少。处方用乌梅丸加减,以敛肝安胃、调和寒热:乌梅20g,细辛2,黄连15g,黄柏8g,炮附片5g、干姜5g,花椒5g,桂枝6g、西党參10g,当归12g,吴朱萸8g,三七,粉1支(冲服)。服药2剂而痛势见平,大便转溏。原方继服4剂后诸症悉除。以消遥散加味,调和肝脾气血而善后。

综上可见乌梅丸不仅为厥阴主方,也不失为理肝之要剂,完全可以在木土相克理论的指导下,广泛而灵活地运用于多种肝脾不和、肝胃不和的病中去。而其特别于其他方证之处就在于它以肝风混挟热而乘虛克犯胃为辨证用方之要点而已。

作者:刘英锋教授

(0)

相关推荐

  • 清朝御医的百病皆重调肝系列三:肝的异常功能之二

    3.肝气异常之演变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肝失疏泄,可累及他脏而使之功能失调,情况更为复杂多变.如肝郁可致其他四月出现郁证,五脏之郁皆以肝郁为病理基础.肝气郁久 可化火,生风,其影响则更为严重.同时,肝有 ...

  • 学习叶天士医案初步体会

    殷师课上经常推荐叶天士医案,故去年年底读完<温病条辨>后便开始读叶案,至今已近八个月,断断续续,对叶案大概有了些轮廓性认识,在此略为总结. 一.叶天士其人(1667-1746) <清 ...

  • 刘英锋 | 试从三焦理论认识柴胡类证的证治规律

    <伤寒论>小柴胡汤不仅因其立法精要巧妙.疗效历验不爽而著称于医史,更以其配伍化裁灵活.变通应用广泛而盛行于历代.然而,要能真正从医理的高度把握小柴胡汤及其化裁方的运用规律,仅以现在通行的& ...

  • 少阳理论与柴胡类方活用——刘英锋

    刘英峰男,江西南昌人,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博士.博士生导师,岐黄国医书院副院长,省级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分会.名医研究分会常委,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中医专家组成员.中医家 ...

  • 刘英锋 | 从中焦湿热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导读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简称慢疲征)为西医病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办法.中医学从劳损.湿郁等角度探讨慢疲征的有效治疗方法,并显示了极大的潜 ...

  • 刘英锋教授讲授古今柴胡类方活用摘录

    ●柴胡类方的界定:小柴胡汤母方:经典柴胡类方:后世柴胡类方. ●柴胡类方的系统解读:主治病证关联:配伍功效之衍化-形成系列化的辩证选方思路. ●柴胡类方的临床活用:异病同治-推广应用:同中有异-花裁应 ...

  • 刘英锋:宣痹汤治疗上焦湿热的灵活运用

    黄希.胡任飞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1-07-02 上焦宣痹汤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故称上焦宣痹汤),由枇杷叶(刷去毛)10g郁金10g射干6g白通草3g香豆豉6g五味药组成, ...

  • 【刘英锋:厥阴主风病机与乌梅类方活用】

    厥阴主风病机与乌梅类方活用 江西中医药大学   刘英锋 感谢各位给我这个机会来与大家共同交流经典理论与经方学习与应用的体会.那么厥阴病这部分是比较复杂的,我担心讲不好,怕说不透,但是又怕理论说多了,对 ...

  • 中传院刘英锋教授讲伤寒论第一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刘英锋教授讲伤寒论第一期 刘英锋教授第一期讲座 题目 经典辨证规正之门 刘英锋教授于中医传承研究微信群系列公益讲座,刘教授将陆续推出几十年节,刘教授对中医 ...

  • 刘英锋| 难治痤疮案一则,阳明营分湿火瘀毒

    冯某某,女,31岁,2015年1月6日就诊. 主诉:颜面痤疮10年余.10余年前脸部长痤疮,色暗,略肿,偶有灼热感,不痛不痒,休息不好易发:吹空调后易流涕,涕中带有血丝,偶有咽痒,咽中异物感,喜清嗓子 ...

  • 刘英锋 | 理清中医病位的分类及统属关系

    前言:文中对诸病位词素之间统属关系的界定,已经可以看到八纲.六经.三焦.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彼此之间的统属关系,对病位分类的内容与关系如果能明确,中医辨证纲领的统一也就能大大地推进一步. 自国家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