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回忆录推介之十七】王勤:《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马达加斯加篇》(四)

【在场专刊】


本期导读
前三期我们向读者推介的是《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马达加斯加篇》
一、临危受命
二、“战”前调研
三、背水一战
四、初战告捷
五、遭遇女骗子
六、醉人时刻
本期我们向读者推介的是《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马达加斯加篇》(四)
七、无债一身轻
八、点钱的快乐与烦恼
马达加斯加篇是整个回忆录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个华章;也是王勤先生海外生涯中最为惊心动魄、最值得纪念的一段经历......


平台推介
在场文学平台倾情推介的《难忘在海外的日子》,是资深外交官诗人王勤的一部关于海外外交生涯的力作。王勤先生工作的43中,有20年在海外学习、生活、工作的经历。除了两年的法国留学,他把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18年奉献给了非洲人民,奉献给了祖国的外交事业。
王勤先生用清新、自然、生动的笔触,把读者带到每一个工作过的非洲国家。读者如亲见那里的河流山川,亲历那里的异域风情;用平实、诙谐、机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经历,无论是工作中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艰苦哪怕大军压境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用不慌不忙的文字娓娓道来。这是一个经历过风雨的旅者的游记,是一个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勇者的檄文,是一个心如菩萨善念永存的智者的禅语,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明者的情思,是一个乐观主义者送给读者的心灵鸡汤,是一个爱国者的赤子之作。
这部长达14万字的回忆录,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     法国留学篇
第二章     阿尔及利亚篇
第三章     突尼斯篇
第四章     马达加斯加篇
第五章     加蓬篇
第六章     卢旺达篇
第七章     海外见闻篇 
讲述精彩故事,记录传奇人生。资深外交官王勤先生与您共赴非洲……

 

回忆在海外的日子之马达加斯加篇


(四)
七、无债一身轻


还请债务的企业象疲劳之后洗个热水澡的运动员,剔除污垢和汗水,再穿上干干净净的外套,别提多轻松惬意了。供货商们不再用斜眼瞧你,客户不再躲着你,当地的旅店、饭店都愿意主动赊帐给你。还把你列进他们的VIP花名册里。连华侨都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你。这一切,让你不得不腆胸叠肚,气宇轩昂起来。只有这时你才从心底里感到,彻底走出了阴影和烦闷,不再是躲躲闪闪的小人,而成了堂堂正正的君子。


一次,我到一家中国超市购物,店主听说我是糖联的就问我:“哎,听说,你们那里来了一个小伙子,特能干,不到三个月就扭亏为盈,我们老总每次开会都提到这个人,让我们向他学习。”我说:“我光知道有个半大老头子,正在你们这儿买东西呢,不知道还有个小伙子。”“就是您吧?快给我们出点点子,看看我们这个超市怎么办才能赚钱。”说完,就拉着我要到经理室谈谈。我忙推辞:“都是瞎猫撞上死耗子的事,你们还当真呐。”你不说两句吧,人家还认为你是端架子。没办法只得提了几条建议才算了事。



应该说,扭亏为盈只是万里长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 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每一年的结束,都是新一年的开始。这是我在心里给自己提的要求。人真的不能在成绩面前忘乎所以,不小心就会自己给自己绊倒,淡定,一定要淡定。


“人走时气,马走膘”,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可走运的时候你也得承认:好事也是接踵而至。走背字的时候,我这个董事长连部车子也没有,公司有辆撞坏的车一直在修理厂趴着。我的帐还清了,它也出来了。过去,仓库很难找,现在有库房的人恨不能踏破你的门坎,主动推销。过去,国内主管部门就怕马岛来电话,一来电话就是要钱,要不就是罢工、失火的坏消息。现在是倒过来了,一通电话都抢着跟你说。过去,在首都,就我一个中国人,简直就是光杆司令。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现在是给我配上了一个助理,而且是根据我的推荐派来的。过去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是革命伴侣也赶来了,每天形影不离,陪伴左右,嘘寒问暖,不厌其烦。


其实,夫人没来之前,我也向国内领导发过牢骚:“你们把我老婆当奖金了吧,干好了就发,干不好就当人质扣着。”而实际情况是她们学校的手续上耽搁了,公司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认真的、积极的。过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穷对付,现在是特级厨师为你献艺,每天为你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过去是居无定所,寄人篱下,现在是饭后漫步在自己的花园里。人手多了干劲也更大了。经国内批准,我把专家组发球不走直线的乒乓球台给换成了金鱼牌的国际比赛用台,买了全套的双喜球网、球拍和球。


给每个专家屋里都配上了21寸彩电,不出家门就能收看中央4台节目(国际台),每家都安装了空调、装了电热水器,下班回家能洗个热水澡、在凉爽宜人的环境中歇息。


专家大院里栽满的香蕉、芒果、木瓜树,常年都有水果吃,开辟菜地遍植茄子、黄瓜、豆角、苦瓜、西红柿、尖椒等蔬菜供食堂使用。每年都种点花生、玉米、西瓜等打牙祭,还圈养肥猪补充市场供应之不足。注意改善食堂伙食,每周至少两顿葱姜螃蟹、一顿熏鸭,啤酒自费,但保证充足供应,白酒自制随便饮用。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久了,到期的人都不愿回国,希望延期,制糖业在国内是夕阳产业,关停并转的企业不在少数,在国外能谋到这样一个职业,应该说十分难得了,我们专家最低工资也得600美圆,加上年底奖金,平均每人都在200美圆以上,每月还有一点伙食补贴,吃饭基本上不用花钱。收入是国内的6、7倍。收入高的企业管理起来要比发不出工资的企业容易得多,选择的余地也大得多,愿意前来就业的人也多,当官的心情也就好得多。


八、点钱的快乐与烦恼


白糖销路打开以后,钱就象秋后的大米一样哗哗地流进了老汉的口袋里。没钱吧盼着有钱,为没钱发愁,有钱吧,又为数钱为保管钱发愁。马国法郎币值很大。纸币面值最小的是500郎,依次是1000郎、2500郎、5000郎,10000郎,最大的是25000郎。我们刚到时1美圆合6700郎,如果收10万美圆的货款就是67000万马法郎。动辄上亿,对我们这些数字不灵的人来说着实有点头疼。面值太大数起来费时费力,体积大,运输、携带、保管很不方便,臭味大,数时间长了熏得你头晕目眩犯恶心。


听人说,早些时候,有个国内煤矿小组来马岛考察。组内的人对马国钱没什么概念。一个人去机场接人时,马国小工帮助拖行李后要小费。中国人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可是人家跟在屁股后头要,也不能不给,总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吧。于是,我们这位老兄,一咬牙一跺脚,哆哆嗦嗦掏出一张500郎的钞票丢给了马国小工。回来后逢人就说:“这回出血出大了,给了那小子500块呀!”“多少?500块?你知道500块是多少美圆吗?”一个来这时间比较长的人说。“500郎,一个美圆都不到,只有0.07美分!”


刚来那阵,愁钱愁的我们吃饭饭不香,睡觉觉不甜。突然有一天一个姓陈的华侨客户打电话过来,说他要付200吨糖钱,而且全是现金,让我们马上去拿。我和夫人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是雪中送炭的钱,工厂那边正为发不出工资着急呢,这下可好了,救命钱到了。以前,我们收过几笔款,都是支票,这么大一笔现金还是第一次。我们刚到不久,连马币的概念还没弄清楚呢。200吨糖按当时的价格是6个亿马法郎,好家伙,6个亿得多少钱呀,怕两个纸箱不够,我们又找了一个旅行箱。


到了华侨家,人家还在吃早点。我们坐在那里等着。一会,陈先生开始从楼上开始往楼下倒腾钱。他从纸箱里把钱倒出来,一堆一堆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过目。他一边数着一边解释着,一小沓是25万,一大沓是250万,十大沓即一捆是2500万,4捆是1个亿,6个亿一共是24捆。我俩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怎么数合适。一张一张点可能得数到天黑才能数完,一沓一沓数吧又怕有缺张的,正没主意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国内银行取出来的钞票都是经过反复查验的,一般都没问题。就问陈先生,这钱是不是银行取出来的,陈很诚实地说大部分是从银行取出来的,只有小部分是临时凑的。于是,我让他把银行的钱和临时凑的分开。这样,银行的钱我们就按沓数,零散的钱按张数。即使这样,等把全部款项数完,我们也是满头大汗,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弄完,我夫人本来就是腰肌劳损,数完钱想站起来都费劲,这下可好,更重了。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挣钱难,数钱也够累人的。听当地一老华侨讲,一次他收回一大笔钱,晚上把自己锁在卧室里一张一张数,钱太多,也不知数了多少时辰,反正是累极了,数着数着就睡着了。连做的梦都是数钱。


我夫人每天整理收来的现钞,不停地数啊、捆啊,一年下来手都长了茧子,在臭钱的污染下胳膊上长一种铜钱大小的癣,问医疗队的大夫大夫也说没见过,夫人害怕染上当地的怪病,吓的直掉眼泪,我安慰她说:“这是数钱的记号,你没见那癣都是钱币状的吗,以后不数钱自己就下去了。”事还真让我给蒙对了,自打我们离开马岛,离开臭钱,她胳膊上的“金钱癣”也没了。


马国治安状况不好,中国人被偷被抢的事情经常发生。一天,华安超市打烊的时候,收银员正在点钱,突然闯进几名持枪歹徒,一进超市就啪啪两枪,幸好没有打中人,超市员工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惊呆了,纷纷抱头蹲在地上,歹徒趁机卷走货款,逃之夭夭。还有一家华侨开的杂货店,一天闯进两个持枪歹徒,进门就把父子俩逼住,让他们打开保险柜,两人见状不敢硬顶,只好打开保险柜让他们拿钱,歹徒抢了钱就走,儿子心有不干追了出去,父亲怎么喊也没喊住。儿子出门刚一叫:“站住!”就被歹徒回手一枪打死了。我的马国代表也被抢过,而且就在银行附近。他从银行办事出来,被人盯上了,跟踪到无人处伸手就抢他的公文包,他死不撒手,两人使劲争夺,结果抢劫犯劲大,把包抢过来撒腿就跑。坏人都没影了,我的代表手里还攥着公文包的提手站在那儿发愣。幸好包里没有多少钱,只有身份证、驾驶证、银行票据等。


随着销售形势的好转,我们的钱也越来越多,现在不是愁没钱,而是担心现钞的安全问题和转汇问题。
马币贬值很快,放久了自动贬值。怎么办,一开始,我们找地下钱庄换过一次。但这种办法很危险。为保险起见,我们找到当地购糖大客户做我们的中间人和担保人,由他出面和地下钱庄联系。我们约好在离地下钱庄较近的一家豪华饭店见面交易。我和夫人还有财务经理提着满满一旅行箱的马币先到达旅店等人。


一会工夫,中间人把钱庄的人带来了。一看那人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带,我们有点纳闷,是不是出了什么差错,怎么空手就来了。那人已感觉到我们的猜疑,冲我们笑笑后,撸起两个裤腿,露出两个被撑得鼓鼓囊囊的高筒袜,原来美元都插在两个高通袜子里了。他们也很谨慎,马国是外汇管制国家,露出马脚肯定没收加罚款。随后就是数钱,怕是假钞,我们自己带了一个验钞笔,对每张美元都用验钞笔划一下,看看颜色有否变化,然后再把钞票在太阳下照一照看看丝线和人头像是否真实,反正验钞能用的招数我们都用了,查完钱把大家都累得够呛。以前总看电视剧的毒品交易镜头,现在感觉我们也像在拍电视剧,不同的是他们交易的是毒品和钞票,我们是钱钱交易,场面差不多,只是我们没枪,虽然没遇到什么警察,但也吓得够呛。回来后,也很后怕。后来我们想了别的安全合法的法子转汇,再也没有用过这样冒险落后的方式。


为了安全。我们把保险柜放在了最不显眼的地方。每次客户来交钱,我们都得插门、拉窗帘,闭门谢客。马国人下班后才把钱拿到我们住处,放进保险柜。去银行送钱或取钱都要选派三人以上的队伍。我们养了四只德国狼狗,每天晚上协助一个警卫看门护院。我和夫人很少外出,到马岛四年零三个月只去过塔马塔夫、安其拉贝等少数几个城市,成了真正的“守财奴”。


作者简介
王勤,男,1951年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现居北京。退休前曾长驻国外使馆工作,历任秘书、参赞等职。有《难忘在海外的日子》、《并蒂莲》等专著。《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赋学会》会员,《现代文学》杂志副主编、《国际援助》杂志编委。《白天鹅诗刊》杂志社名誉社长、《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分会主席,《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微信号:wq19510523
手机:13911393737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华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三月雪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