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扶阳方剂

郑氏的 潜阳丹(qian yang dan):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郑氏解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 ...

浪翻云 的七 郑氏的扶阳方剂

潜阳丹(qian yang dan):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郑氏解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谊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日潜阳’’ (《医理真传卷二》)。

姜附茯半汤:用治阳虚兼见痰湿诸症。药物组成:生姜60g取汁,附子30g,茯苓24g,半夏1 g。郑氏解曰:“姜附茯半汤一方,乃回阳降逆、行水化痰之方也。夫生姜辛热,宣散壅滞之寒。附子性烈纯阳,可救后天之火种,真火复盛,阴寒之气立消。佐茯苓健脾行水,水者,痰之本也,水去而痰自不作,况又得半夏之降逆化痰,痰涎化尽' (《医理真传卷二》)。

补坎益离丹:用治心肾阳虚诸症,尤以心阳不足为适应证。药物组成:附子24g,桂心24g,蛤粉15g,炙甘草12g,生姜5片。郑氏解曰(jie3 yue1):“补坎益离者,补后天之火,以壮君火也。真火与君火本同一气,真火旺则君火始能旺,真火衰则君火亦即衰。方用附、桂之大辛大热为君,以补坎中之真阳。复取蛤粉之咸以补肾,肾得补而阳有所依,自然合一矣。况又加姜、草调中,最能交通上下'(《医法圆通卷一》)。

唐步祺曾治李某,男,60岁。心慌不安,脉搏120次/分,西医诊断为“心房颤动'。动则气喘,面容苍白无神,声音细小,两脚浮肿。怕落,虽暑热炎天两足亦冰凉。口干口苦,咽喉干燥,口中无津液,但不思饮水,脉浮数。舌质淡红,苔白滑。乃师法郑氏用补坎益离丹治之,连服五剂,自觉咽喉干燥加重,口中微有津液,无其它不良反应。附片用量逐渐增加至每剂200g,连续服20剂,精神好转,两脚浮肿消,不复畏寒,口中津液多,已不口干口苦,脉搏稳定在9 5~1 OO次/分左右。继服用原方加补肾药物,如蛤蚧、砂仁、益智仁、补骨脂、仙茅、黄芪、人参等,续服20剂,脉搏8 5~9 O次/分,其它症状消失(《郑钦安医书阐释》)

lmhlu@hotmail.com

姜桂汤:生姜45g,桂枝30g。专扶上焦之阳,治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等症,“学者不可视为寻常,实有至理存焉'(《医理真传卷二》)。

实上录方剂,基本未离四逆汤方意,郑氏自谓:“阳虚篇内所备建中、理中、潜阳、回阳、封髓、姜桂诸方,皆从仲景四逆一方搜出”(《医理真传卷二》)。毫无疑义,四逆汤是郑氏扶阳最为推重之方,用为阳虚主方,能化裁推广治百余种病,此为郑氏一生最得力处。

封髓丹:(feng1 sui3 dan1 _)黄柏30g,砂仁21 g,甘草9g。本方原出于元代《样药院方》,功能“降心火,益肾水'。虽非郑钦安自拟,但郑氏非常推崇此方,认为“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尝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哇、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医理真传卷二》)。广泛用治真气上浮各症,如鼻渊、鼻浊,“予治此二证,每以西砂一两,黄柏五钱,炙草四钱,安桂、吴萸各三钱治之,一二剂即止。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头痛偏左偏右者,“予常以封髓丹加吴萸、安桂,屡治屡效。”还用治目中五彩光华等多种病症,难以枚举。

郑氏解释此方说:(jie shi ci fang shuo _)“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人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日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仔细揣摹,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有意思的是,郑钦安在此方之后竟附七绝一首,盛赞该方:

阴云四合日光微,转瞬真龙便欲飞。识得方名封髓意,何忧大地不春归。

并加以注释:“真龙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令人病。在上则有牙痛、喘促、耳面肿痛诸症。在下则有遗尿、淋浊、带诸症。学者苟能识得这一点真阳出没,以此方治之,真有百发百中之妙,(《医理真传卷二》)。对封髓丹一方赏爱之情跃然纸上。后世火神派传人如吴佩衡等常将此方与潜阳丹合而用之,名之为潜阳封髓丹。

人物吧

除自拟的温阳方和几首时方外,其余皆使用《伤寒论》原方,而且常用的仅数方而已。凡外感多用麻黄汤、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上焦,用补坎益离丹、姜桂汤等;治中焦,用理中汤、甘补萆姜汤、黄芪建中汤等;治下焦,用四逆汤类及乌梅丸等。其常用药析不及《伤寒论》所用的一半,风格简练,十分鲜明。

总体而言,其所用各方,无论经方时方,都是药味少而分量较重,精纯不杂,不乱堆砌药物,不似一般所谓“包打围攻'之芜杂,每方用药多在三五味、七八味之间,确有经方法度。达到它所称“法活圆通,理精艺熟,头头是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医(_yi)法圆通卷一》)的纯熟地步,此亦郑氏用药的一大特点,值得学习。

郑钦安常用扶阳方药举隅

郑钦安用药讲究精纯不杂,其用于扶阳之品主要是附子、干姜、生姜、炮姜、肉桂、桂枝、吴茱萸等,辅助用药主要有甘草、砂仁、半夏、丁香、茯苓等等。药味颇精,所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也。其中,“补坎阳之药,以附子为主',自是首选药物。干姜用为补脾阳主药。桂枝用为补心肺阳气主药。肉桂用以补下焦阳气,兼善气化,小便不利者多用之。如“前后二便不利,三五日亦不觉胀,腹痛,舌青滑,不思饮食者……此下焦之阳虚,而不能化下焦之阴也。方用四逆汤加安桂’’(《医理真传卷二》)。吴茱萸用为厥阴主药。如“病后两乳忽肿如盘,皮色如常,微痛,身重喜卧,不思一切饮食者……此阴盛而元气发于肝胃也。乳头属肝,乳盘属胃,故决之在肝胃也。此病当针附子理中汤加吴茱萸' (《医理真传卷二》)。又如“两胁忽肿起一埂,色赤如朱,隐隐作痛,身重,爪甲青黑者……

(0)

相关推荐

  • 清代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封髓丹由黄柏...

    清代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郑氏认为,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黄柏之苦和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砂仁之立合甘草之甘 ...

  • 探讨郑钦安学术思想之一二

    郑钦安, 清末著名医家, 其学贯内难, 精于伤寒, 明 于阴阳, 兼诸家之长.郑氏临证, 善用并重用大剂姜附 扶阳, 治疗阴寒证和急危重症, 效如浮鼓, 被誉为火神 派开山鼻祖, 享誉内外.本文从&q ...

  • 郑钦安扶阳理论始于坎离说

    郑钦安扶阳理论始于坎离说 □蒋永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 郑钦安,名寿全,钦安为其字,生卒时间不确,约在1824~ 1911年间,近代四川著名医家.19世纪中叶,悬壶成都,治病疗疾注重扶阳,善用附子.干姜等 ...

  • 郑钦安扶阳方用药规律

    ·在对大量药方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由主治和方效所决定,一个方剂所含中药的归经是有显著倾向性的. ·中药的性味是其功用的药理基础.由多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当然也有其整体性味. 任何一种理论都要落实在应用之 ...

  • 郑钦安扶阳论中如何运用附子

    明医公开课 >>>第1883课<<< 在近代四川著名医家郑钦安创制的扶阳论中,四逆汤.建中汤是祖方,附.桂.姜.草则是根本之药,尤以附子最为常用,也最能代表其扶阳理 ...

  • 清朝大医家,扶阳派鼻祖郑钦安学术思想精髓

    郑钦安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书,其学术思想的最基本观点,是以阴阳为纲,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辨证识病,选方用药等等一切医学问题,由此出发,郑氏所论 ...

  • 扶阳派鼻祖郑钦安学术思想精髓

    郑钦安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书,其学术思想的最基本观点,是以阴阳为纲,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辨证识病,选方用药等等一切医学问题,由此出发,郑氏所论 ...

  • 一点领悟: 郑钦安和张景岳两种不同风格的扶阳方使用区别,请指正

    一点领悟: 郑钦安扶阳方,如四逆汤,或吴佩衡大回阳饮(四逆汤加上肉桂),有燥湿温阳之效,适合寒而湿的寒湿体质服用.体寒而燥(寒燥)体质的人如果误用,有燥伤阴液,发生便秘痔疾等燥证的危险. 张景岳温补方 ...

  • (4)扶阳派卢崇汉郑钦安吴佩衡祝味菊医论

    郑钦安核心思想为1.元气为人生阴阳之主宰.2.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3.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4.辨证不离伤寒六经.5.治病重在扶阳.并把其核心思想运用于临床之中,贯穿在他的<医理真传>&l ...

  • 扶阳学派创始人郑钦安,一张良方,4味药,调理阳气不足有特效!

    清代,川省名医辈出,但能卓然成家,著书立说以传世的,实为少见.直至晚清,成都医林中才出了个郑钦安.他长期致力于<伤寒论>研究,善用经方治病.尤其是善用大剂量姜桂附等救人于危而名震一时,被人 ...

  • 中医如何扶阳?郑钦安先生认为,扶阳有上中...

    中医如何扶阳? 郑钦安先生认为,扶阳有上中下之分! 参.芪.桂,扶上之阳: 姜.蔻.砂,扶中之阳: 天雄.附子.硫磺,扶下之阳. 得此纲目,则扶阳派用药之精髓尽在于此! #大家健康超能团##超能健康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