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为畅销书的回忆录,可能都是假的
作家、艺术家、摇滚明星、政客……名人的成长经历,总会像情节跌宕的推理小说一样,吸引人们的目光。
可能是因为由仰慕而引发的好奇,可能是期待去往那些大师的精神世界,体味他眼中生活的真相,追梦的艰辛,坚持的意义,获得一些启迪,从而让自己的步履更加从容笃定。我们对名人的自传或回忆录总是抱有强烈的兴趣。
于是你会看见《富兰克林自传》《居里夫人自传》成为许多人的床头书。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看过的回忆录可能是假的?
虚假回忆录
毋庸置疑,相比其他类型的作品,自传或回忆录更需要真实,当我们打开一本自传的时候,我们默认作者是秉持着这样的原则落笔,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本名叫《去问爱丽丝》的回忆录在青少年中引起了轰动。这本书讲述一个15岁女孩在无意间抿了一口掺有迷幻药的潘趣酒,从此对毒品上了瘾,最终死于吸毒过量的故事。这本书,无疑具有很强的教育警示作用,从出版之后就一直在加印。然而真相却是这是一个名叫碧翠斯 · 斯帕克斯的青少年咨询师,根据一位病人的日记创作的,她把这位病人的日记和她在工作中遇到的其他青少年的经历相结合,写成了这本书。虽然在之后出版的版本中,出版方有增加“本书是一部小说”的说明。但直到今天,在很多读者心中,它还是真实的。
印第安人活动家里戈贝尔塔 · 门楚的自传《我,里戈贝尔塔 · 门楚》在出版之后就迅速成为学者眼中关于多元文化论的权威之作,门楚甚至因此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然而她在书中讲述的自己和家人在危地马拉的悲惨遭遇却是虚构的,“她亲眼看到被饿死的弟弟其实并不存在,而另一个由她和家人亲眼看见被军队烧死的弟弟,其实是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被杀的,而当时她们一家并不在场。”
如果说这些回忆录是为了让某个现实问题最大程度的得到关注,而对事实进行了“包装”,就像门楚说的,她写下了“关于她的家人和危地马拉人民所面临的杀戮和暴行的‘更大的真相’”的话,那么有些回忆录则单纯是为了谋利了。
小说家克里福德 · 欧文就曾和朋友一起伪造了一部由隐居的亿万富翁霍华德 · 休斯“授权”的传记,并拿到了75万美元的预付金。然而最后却被霍华德出面揭底,欧文也因此被判在联邦监狱服刑17个月,成为了目前所知的唯一因伪造自传而服刑的人。
记忆会说谎
如果抛除了刻意的谎言,那么自传就一定是真实可信的了么?也不尽然,因为记忆本来就是靠不住的。
精神病学家丹尼尔 · 奥弗曾向一群高中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他们生活的问题,有近 70% 的人认为宗教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很重要,90% 的人记得自己曾遭受体罚。而三十四年后,他又让这群人去回想他们的早年生活并回答同样的问题,只有四分之一回忆说宗教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很重要,记得自己曾受过体罚的则只剩大约三分之一。
你会发现,就像电脑硬盘一样,我们的记忆受限于大脑的容量,当某条信息被更新的信息挤出去之后,它就会被遗忘。而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情的某些细节被遗漏,那么很可能事情的真相就会收获一个完全不同的解读。
更重要的是,记忆本身就是个有创造力的作家。它把“真实”的记忆、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从各处收集来的线索拼凑在一起,只要有一点来自自身或外界的暗示,记忆就可以自己达成逻辑自洽,有凭有据地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然后妙笔一挥,把内心的设想粉饰成了“真实”的场景。
所以,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一位志愿者才会看着一张热气球照片,对心理学家金伯利 · 韦德说:“我十分肯定那是在我6岁时发生的,当时我在上学,花10英镑就可以乘坐热气球到20多米的空中,我敢肯定这张照片就是我妈妈在地上拍摄的。”事实上这张照片是经过电脑模糊处理了的志愿者,这位志愿者其实没有乘坐过热气球。但是他在看这张处理过的照片后,记忆替不知情的他说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谎言,甚至精确到了时间和细节。
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记忆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版本的真相。所以,即便没有进行恶意的编造或删减,作者完全真挚地写下的内容,它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完全袒露自己这件事儿实在太难
尼采曾说:“我的记忆说:‘是我做的。’但我的自尊不肯屈服:‘我不可能会那么做。’最终——记忆妥协了。”
回想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形,父亲正在情绪激昂地描述自己的精彩往事时,母亲在旁边突然爆料:“你不知道啊,他以前……”父亲要么直接制止“这有什么好说哦的”,要么转身离开,逃离糗事即将被公开的尴尬现场。
大多人在写自己的传记时也一样,一旦动笔,那么无疑就已经开始将自己曝于公众面前,要把那些可能会让自己羞愧、不堪的事情或想法袒露出来实在是需要太大的勇气。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作者选择在自己死后出版自己的回忆录,就像马克 · 吐温说的:“我之所以选择在死后公开这些话,而不是在世时就对大家说,是有正当理由的——这样我就可以畅所欲言。如果某人尚在人世时就把自己的私人生活给大家看,那么不管他多么努力地直言不讳,最后都很难如愿。他终将意识到,这是一个人活着时无法做到的事。”
当然,也有人的情况完全相反。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让故事更“好看”,有些作者会突然变身“表演型人格”,不自觉地夸大事实。
美国作家詹姆斯 · 弗雷在讲述自身戒毒、戒酒的自传《百万碎片》中(这部自传成为2005年全球超级畅销书,销量仅次于《哈利 · 波特与混血王子》),就把自己曾经在监狱中待了两小时的事实变成了87天;把自己曾因吸毒后头脑不清,而开车撞上围栏,描述成了差点从一名警察身上轧过去。
所以你会发现,一旦开始写自己人生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还想把它写成别人可能感兴趣的样子,可能作者就会开始降低真相的标准。我们看到的很大程度上不是自传作者在真实人生中的样子,而是经过作家之笔塑造出来的、作家想让人看到的“那个人”。作者在动笔之前早就在心中构想出了一个人,纸和笔是真实的,不过作者会在纸上运用一些手法,在这里增一笔,那里删一划,又在某处添了个高亮,最后勾勒出一个他想让大众看见的样子,这就是自传中“伪装的艺术”。
就没有完全真实可信的自传了吗?
这倒也不是。
卢梭一直反对不实的自我描述,他表示自己不会这样,他要“说真话,要毫无保留。我会告诉大家一切,无论好事坏事,什么都说……”他确实这么做了,他在书中描述自己的受虐癖、自慰行为,诉说自己在偷东西之后诬陷另一名女孩的“罪行”……尽管在当时不被大众接受,但不可否认《忏悔录》不仅成为了一部经典,更改变了人们对自传的认知。
他让人们看见了一种全新的自传,这里有绝对的坦白和诚实;强调内在生命(思想和情感)而不是外在生命(行为);重点关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承认平凡小事(比如偷丝带之后的小小谎言)也可能像一场大战一样带来惊天动地的后果,甚至更严重。正如司汤达所评价的:“荒谬的帝国就此衰落,而这都是让- 雅克 · 卢梭的功劳。”
但就像《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中说的:“有些讲故事的人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直视我们的眼睛,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我们。但很可能,这些人的故事里隐藏着欺骗,而我们永远都不会发现。”
那么我们要怎么判断一本自传是不是值得一读呢?
这完全就要看我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如果你想看精彩的故事,那么在内容的真实性就不必过于苛责;
如果你是想从中体悟一个别人与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的话,那就请记得一定要坚持独立思考,就像面对一个新认识的人一样,根据他说的话、做的事,去确定他们是否真诚、是否有智慧,而不是被他带着走。
无论如何,虽然大部分人不太可能写一本真实的自传,但也不太可能整本书中都是谎言,自传还是会告诉我们一些有关作者的真面目。
来源:哲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