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之武术——红拳与武当功夫的紧密关系——从宝鸡金台观和张三丰说起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之武术——红拳与武当功夫的紧密关系——从宝鸡金台观和张三丰说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团体金牌被陕西队获得;男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冠军被陕西队的杨顺洪夺得。陕西武术健儿值得称赞,在此表示祝贺!
明代张炼的一首绝句《金台观》,单赞张三丰(峰)与《金台观》:
不为依陈宝,浮云自往来。
三峰留玉洞,一杖下金台。
海岳归何处?君王召不回。
无生本无地,人世漫徘徊。
大明万历朝礼部尚书,也是我国史学上的功臣陈于陛,他也有一首描写《金台观》的诗词:
丹岩玉洞倚云平,十二雕栏瞰五城。
阁道西来通阆苑,渭川东去入蓬瀛。
钓璜人远螭谁获,祠宝台湮雉自鸣。
王业伯图成底事,翛然从此学长生。
明代天文学家、陕西按察副使邢云路在游宝鸡金台观时,见张三丰九节杖、混元衣仍在,写下:
修真何处觅层城,观起金台接太清;
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株轻。等句。
现代文人孙庆也有七律对张三丰和《金台观》的题照:
西秦盛景金台观,鹤羽仙风五百春;
道圣三丰修炼地,明皇洪武屡躬身。
慈航殿里香烟绕,八卦亭前甘露醇;
铙钹年年喧造化,乱鸦依旧恋红尘。
这四首诗词赞了一人一观。一人是张三丰,可以说是武当派或内家拳及太极拳的始祖;一观叫金台观,可以说是武当派或内家拳及太极拳的起根发苗之处。这一人一观均与红拳关系大焉。
金台观,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金台巷,地处陵塬山东坡之上,元末明初,道人张三丰在此结庐构殿,修行传道,始修金台观。为中国道教武当派宫观、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真人祖庙、三丰太极拳及内家拳发源地之一。金台观总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观分中院和东、西偏院,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主要由山门、玉皇阁、吕祖殿、圣母殿、张爷殿、三清殿、慈航殿、八卦亭、圣母洞、三丰洞、药王洞、朝阳洞等建筑及历史遗迹构成,多依山就势而建,是宝鸡市较大的道教建筑群和道教文化传播中心。 2013年3月,金台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三丰(1247年或1248年-?) ,名通,又名金、全一、君宝、思廉、玄素、玄化、三仹、三峰,字君实、铉一、蹋仙、居宝、昆阳,号三丰子、玄玄子,世称“隐仙”;因其平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辽东懿州人宋末元初至明永乐(一说明天顺年间或清雍正年间)时期显世道教学者、武术家、书法家、思想家、丹道学家、天文学家,中国道教武当派、三丰派开山祖师,内家拳始祖,太极拳始祖,道符体书法开创者。
而在别的历史资料记载,三丰先生姓张,名通,字君实,辽东懿州人。延祜元年,三丰祖师曾访道陕西宝鸡终南山、太白山,长居宝鸡,得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更名玄素,一名玄化,自号玄玄子,别号昆阳。
《张三丰全集》卷一说:“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或以为隐仙派者。”这里所说的“文始”即道家“文始派”。 道家隐仙派源于终南山楼观台(今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为老子所创。道家之学源远流长,道派繁多,其中,最早形成宗教团体的,为正一派;流传最大者为少阳全真派;而传承最隐秘的却是与老子有最直接关系的文始派,又称隐仙派。文始派是由老子亲传尹喜而流传下来。伊喜就是看到“紫气东来”时老子骑青牛出关,并强留五千字真言《道德经》的“关令伊喜”,他是老子的亲传弟子,号“文始真人”。
陈抟选择传承弟子也十分严格。在华山传承的主要弟子有张无梦、贾休复、张远霄、刘海蟾,都是得到全部技能法诀的传承者。陈抟其他的弟子还有种放、涂定祥、皇甫、杨扆、苏澄隐、武元亨、寇朝一、张咏、金砺、释梦英等,这些人或得相术,或得武功,或得丹道,或得易学,皆是文始之技能绝学。他们多是朝廷重臣,地方贤达,名医、名道、名僧,为当时社会名流。
陈抟是隐仙派第三代传人,张三丰是隐仙派第五代传人,隐仙派第四代传人为火龙先生。文始派的传承认为火龙是陈抟的弟子贾得升(与贾休复是同门兄弟)。由于陈抟这一派为文始“隐仙派”,不仅要隐其身,而且要隐其姓名,隐其住居。要以天地为里居,要以潜德为事迹,因此正史中对他们记载不多。也有传说火龙先生是贾休复。但是陈抟是张三丰的“师爷”,张三丰是火龙先生的传人确凿无疑。《三丰全集·派考记·道派》记载:“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五传而至三丰先生……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或以为隐仙派者,文始隐关令、隐太白;麻衣隐石室、隐黄山;希夷隐太华;火龙隐终南,先生隐武当,此隐派之说也。夫神仙无不能隐,而此派更为高隐。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认为“张三丰的学说与陈抟一派有渊源关系”。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中亦言:“其隐仙风格,上承陈抟。……从张三丰的隐逸之风看,其思想行径与陈抟确有渊源关系。《明史列传》载:张三丰,“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正是文始一派必修的辟谷术。
张三丰诗词也佐证了这点。《华岳》诗表白了张三丰希望陈抟的隐仙派提携他加入的愿望:
巉巉大华俯全秦,百二河山此地尊,
云起谪仙搔首处,雨过神女洗头盆。
闲从翠嶂寻松实,醉看青天枕石根,
我爱希夷高卧迹,应携後进入玄门。
张三丰其《小庐题壁》表达了他一心向往隐姓埋名的隐仙派,可是在天地间找不到真人的心情:
陈仓山下道人家,不种桑田不种麻,
埋姓埋名藏僻地,自薪自汲老生涯。
几重石嶂撑如虎,一箇茅庐小似蜗,
气健身强年已暮,乾坤何处问丹砂。
其《终南呈火龙先生》一诗表达了三丰遇见火龙先生的仰慕之情和希望早归其门下的请求。
白云青霭望中无,已到仙人碧玉壼,
拚却茫鞋寻地肺,始瞻大道在天都。
乾坤一气藏丹室,日月两九曜赤炉,
实与先生相见晚,慈悲乞早度寒儒。
张三丰《出终南二首》说明他成为火龙先生贾得升的弟子后遵从师傅教诲,出山继续修炼的原因:
生平好善访仙翁,十万黄金撒手空,
深谢至人传妙诀,出山寻侣助元功。
一蓑一笠下终南,云白山清万象涵,
他曰大丹鎔鍊就,重来稽首拜仙庵。
其师火龙真人登真前也留有遗诗,为自己能够将张三丰度为隐仙派一门而再度归隐:
道号偶同郑火龙,姓名隐在太虚中。
自从度得三丰后,归到蓬莱弱水东。
是说自己(贾得升)火龙先生的道号和葛仙公弟子郑思远的“郑火龙”道号偶然相同,真实的姓名隐藏在太极虚空之中。自从把张三丰引导走上隐仙派之路后,就归到蓬莱仙境去了。
张三丰 其《归秦》一诗记录了他在秦地(陕西宝鸡)久居得道,已经修炼的如秦人一般,成为逍遥物外,众人不识的隐仙派。:
自蜀来秦不避秦,西秦久住似秦人。
宝鸡石上题诗句,谁识逍遥物外身。
张三丰有一首预言诗,即《大元至正二十六年丙午暮秋金台观游魂七日归来付杨轨山一偈诗》,其中张三丰不但记录了自己在宝鸡金台观七天的死而复生的经历,还准确预言了两年后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兴起的事件:
元气茫茫返太清,又随朱雀下瑶京。
剥床七日魂来复,天下齐看日月明。
据传,隐仙派必须修炼掌握阴阳数理、中医草药、养生之道、气功内丹、技击之术等五种技能。隐仙派招收弟子及其严格,有“十不传”之说,即:一.不仁不义者不传;二,不忠不孝者不传;三,欺市灭族祖者不传;四,性格卑劣者不传;五,轻易卖弄者不传;六,神吹夸大这不传;七,心险好斗者不传;八,骨质柔弱者不传,九,胸无大志,意志不坚者不传;十,不刻苦研习者不传等。
火龙先生隐居终南,故称“终南隐仙。终南山隐仙派视武术为防身必修之术,搏杀为末技之能。张三丰祖师曾访道终南山、太白山,长居宝鸡,得遇火龙真人,“遇火龙而细参至道”,从而创建金台观,修行以上五种技能。《三丰先生本传》载:“如是者几三十年,均无所遇,乃西之秦陇,挹太华之气,纳太白之奇。走褒斜,度陈仓,见宝鸡山泽,幽邃而清,乃就居焉。中有三尖山,三峰挺秀,苍润可喜,因自号为三丰居士。延祐元年,年六十七,始入终南,得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更名玄素,一名玄化,合号玄玄子,别号昆阳。山居四载,功效寂然。”
这些均说明,张三丰在走遍天下,遍寻真丹无果的时候,在宝鸡、秦岭终南山一带遇到了“仙翁”火龙真人贾得升,得到妙诀真传,成为隐仙派即文始派的一代宗师。而宗师更是必须全面掌握隐仙派的阴阳数理、中医草药、养生之道、气功内丹、技击之术等五种技能。而这些技能即是各位宗师老祖长寿的“丹道”。其中为了巡游天下,遍访道侣,就不能不熟练掌握防身、健身的武术功夫。而这些正是红拳老祖陈抟——火龙先生的正传。正是这些使张三丰的武当功夫与红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一篇我们了解一下都有那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