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故事告诉我们,该选择辅修法学还是历史?

01
《资治通鉴》第一卷有个故事,说的是赵襄子无恤的故事。赵国的大夫赵简子的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个儿子好,于是,他把自己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说:“你们要用心谨记!”
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已经丢失了。又问小儿子无恤,竟然背诵竹简训词很熟习;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
无恤的母亲是从妾,又是狄人之女,所以,他在诸子中名分最低,属于地位最低的那类庶子。但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学和智慧获得了父亲的认可,在经历几次考验之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史称赵襄子。
之前和一个朋友聊起这个故事,他说,很可能是无恤在他父亲的身边安排了卧底,因此当父亲准备考核他和其他兄弟的时候,就有人给他通风报信,所以他才有所准备,赢得父亲的认可。因为竹简很重,三年内每天都随身携带很不方便,因此可能性不大。
有没有这个可能呢?当然有可能,但是没看到史书这方面的记录。有人怀疑,是不是有内部人员提前泄题?
但是当我们换个思路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去借鉴古人的智慧,而不是怀揣恶意去推测。
因为怀疑让我们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而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让我们保持进步。
02
对无恤来说,三年的时间,始终带着父亲发的参考书,时时温习,并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只要他相信可以通过父亲的参考书学习到工作经验和人生智慧,自然就有足够的动力去时常翻阅。
虽然竹简沉重,携带不便,但这些学习上的不便,与渴望获得智慧的欲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反而是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身边的学习资料触手可达,却没有了那种长期钻研的精神。
我们常常说,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相信长期主义的价值,但嘴上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未必如此想。就像挖井一样,只要挖了几天没有效果,就想着立刻换地方,而不是在一个地方坚持下去。
对待学习,我们要学习无恤这种随身携带,日日温习的劲头。
03
赵襄子无恤向王子期学习驾驭车马的技巧,不久和子期赛马,两人交换三次马而赵襄子三次都落后。
赵襄子感觉很郁闷,说:“您教我驾马,技巧没有全教给我吧?”
子期回答说:“技巧都已经全部教给您了,但您在使用时还有些问题。驾驭车马要注意的是,让马的身体在车子里感到舒适,人的注意力和马的动作要协调,然后才能够奔得快,跑得远。现在您落在后面,就想着要赶上我;跑到前面,又怕被我赶上。不管您是在前还是在后,注意力都在我身上,还怎么还能关注自己是否和马保持协调一致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看了这个故事,让我反思,我们的学习好像也是一样,有时候过于关注身边同学的动态,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目标。
有同学问,自己该辅修法学还是历史?他自己想学历史,但是看到身边很多同学都报名法学,心里又开始犹豫,想去报法学。
每当我们面临决策时,不是要去效仿别人的做法,而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目标,选择你喜欢的、想要的,而不是别人认为正确的。
如果你以后从事法学相关工作,就去辅修法学;如果不是,可以学点历史。
学历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历史能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从过去的故事中学会什么,从而明白如何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