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诗画集》(三)3-1:三秋时节——诗词与思绪
三秋时节的诗词与思绪
在上面这首《菩萨蛮》里,宋代诗人韩淲一口气吟出10个“秋”字,独拔诗词“秋”字之最。秋林、秋风、秋山、秋吟、秋香、秋实、秋凉、秋清、秋醉、秋愁......“醉笔写成秋。一秋无复愁”,诗人是“一醉解千愁”,所以才“一秋无复愁”,看来,酒的确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迁客骚人而言。
无怪乎,清代学者吴乔在其《围炉诗画》中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饭之;诗,则酿而为酒。”哈哈,“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菜根谭语)。
在吟秋的诗词中,秋天历来都是个二元的矛盾体,在诗人眼中,秋日的种种物象,既有繁荣的一面,亦有萧索的一面;既有美好的一面,亦有凄凉的一面,如:
秋容清明,天高日晶,而秋气惨淡,烟霏云敛。
秋景旖丽,美仑美奂,而秋象萧条,山川寂廖。
秋色丰富,五彩纷呈,而秋颜凄清,焜黄叶衰。
秋实累累,花果茂盛,而秋华摧败,荷尽菊残。
秋味浓郁,花果芬香,而秋思绵绵,悲切凄凉。
所以,吟咏秋天的诗词中,悲秋的诗词有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又如宋代诗人苏轼的《西江月》,词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还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秋天,夜来风叶已鸣廊;秋天,天气已凉,霜色已重,离乡之人,不由得不思绪绵绵,想念家乡,想念亲人。
然而,吟咏秋天的诗词中,颂秋的诗词亦有之,最为脍炙人口的两首,应属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云:“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与春天的山浓谷艳和鸟语花香相比,诗人更看重秋天的天高日晶和风清云淡;更喜欢秋天的深红浅黄和山明水净。
当然,我还是比较喜欢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那首《秋凉晚步》,诗云:“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秋深了,夜寒了,漫步在池塘边,满目荷落菊残,可诗人的感受,却是秋夜天微凉,听到的是空山松子落,看到的是荷叶开小钱。我明白我喜欢这首诗的什么了,我喜欢的是诗人的那种乐天气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逆境中见曙光,黑暗中见光明,即使是步入暮年,亦有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相伴,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三秋时节的景色与美感
作为摄影爱好者,四季当中,我最喜欢的是秋季,喜欢秋天的景色,秋天的红叶,秋天的菊花和秋天的荷塘。因为秋天的景色最美,秋天的色彩最浓,秋天的层次最多,秋天的味道最醇。
日月斋”居家小画廊-103:浓浓秋意(摄于“神灵寨)
三秋字面的象征与喻意
三秋者,一喻秋收、秋耕、秋种;二喻三个秋天的时间跨度,即三年或者很长一段时间,如《诗经·王风·采葛》里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喻秋季里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柳永《望海潮》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四喻秋季里的三个时节,如《孔颖达疏》里有“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之语,这里的三秋指孟秋,仲秋和季秋。《四季诗画集》里的“三秋”,指的就是孟秋,仲秋和季秋。
三秋时节的节气与时间
《节气歌》第三句歌曰:“秋处露秋寒霜降”,指的就是秋季三个不同阶段中的六个节气,它们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其中,“立秋和处暑”对应孟秋,时间是农历的七月(阳历大至是8月8日——9月8日);“白露和秋分”对应仲秋,时间是农历的八月(阳历大至是9月8日——10月8日);“寒露和霜降”对应季秋,时间是农历的九月(阳历大至是10月8日——11月8日),其后就进入冬季了。
三秋时节的表征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