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王水松:灯谜与书法的十种联系

灯谜与书法的十种联系

福建福安 王水松

灯谜与书法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艺奇葩,两者联系密切。我试着概括出以下十种情形,欢迎指正和补充:

第一、书家本身谜艺高

我们不能否认,自古及今,有不少书家级人物,其灯谜造诣同样不同凡响。古代的,比如宋代的苏东坡,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关于苏轼的灯谜故事流传不少,比如据传苏轼、秦观等常拟灯谜回互射覆。当代的比如费之雄先生、赵首成先生、东有礼先生等等可谓书家亦谜家。

这些人物,将灯谜书法集于一身,造就两个领域的辉煌【有的还有更多别的方面的成就,比如苏轼的文学成就】,实在令吾辈无比佩服!

放眼当今谜坛,其实还有不少谜友的书法水平也是可圈可点的。在十多年前,本人热衷于办多种多样的小报小刊,天南地北的谜师友的稿件真是雪片般纷纷飞来,其中我对武骝先生和许友金老师的谜作和书法印象最深。谜作好、书法佳,他们就如此“固化”在我头脑中。前些年辞世的湖南邵阳赵定国先生,生前和笔者有过书信往来,我发现赵先生书法功力也同样不比寻常,劲健大度、畅快自如。

顺便提及:今天还有一些谜友靠传统手写纸质稿件投稿,如果字迹潦草的话,这多少会影响用稿率的。

第二、谜刊题名书法美

我发现,很多谜刊其刊名题字实为书家墨宝,而这些题名者,通常都是国家或地方书法界知名人物,或是谜界的书法高人。比如《中华谜艺》的刊名题字者为已故的中国书协副主席林林先生,《文虎摘锦》题名者为书法造诣颇高的谜界人物卢志文总校长。获得第九届郭龙春谜书奖的孙胜利师友大著《浮香斋谜艺》,书名题写者是福建西海书画院院长我们的虎头郑育斌先生。印象中,像《春灯》封面二字曾是集字于明代的唐伯虎,《灯谜信息》曾为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手迹。书家题刊名,在我们打开谜刊学习谜刊之前,就已经深深领略到了封面刊名书法艺术之美,让人陶醉,大家对谜刊已经有了一种爱不释手之感,无疑能引起我们对谜刊产生更多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总之,谜刊题名书法美,成为谜刊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能让我们一饱眼福,点燃拜读谜刊的欲望,不能不说是谜刊一大亮点。

第三、花色谜中书法谜

林林种种的花色谜中有 “书法谜”,这实际上是灯谜和书法直接联姻的有力

见证,它将“书法”和“灯谜”直接“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固定的灯谜种类“书法谜”。两者难舍难分,如胶似漆,太密切了!

第四、谜笺字美锦上花

不管是街头展猜还是内部展猜,如果灯谜谜笺的书法水平高,毋庸置疑,自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猜众。当然,如果灯谜谜笺的设计本身独具特色,颇显匠心,让人惊羡,而其抄写书法又是挺棒的,这就当然是谜笺字美锦上花。如果谜作本身又是很有水平的,这真是三全其美,或许太有收藏价值?谜界展猜灯谜,这些应该会注意并于实践中努力做好吧?

第五、书法知识入谜中

君不见大量的与书法有关的谜作散见于各种谜刊——比如:有些谜作以书法名词术语为面或底,有些涉及到多方面的书法文化知识;记得谜刊《春灯》还举办过书法专题创作赛;“谜材网”中还有“书法名词”这个板块。……

第六、“第一行书”谜缘深

王羲之创作和书写的《兰亭集序》,既是书苑珍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影响了历史上无数书人;也是文坛杰作——入选《古文观止》,千百年来向为人所盛赞和传颂。我注意到灯谜界为《兰亭集序》句子谋面的情况很多。有的作为灯谜作品展示,有的则是谜擂出现。印象中我曾猜过港台谜家全以《兰亭集序》句子为底的谜擂;而笔者在《中华灯谜》开设的“水松谜擂”,多期也是以《兰亭集序》为“专题”。真是:“第一行书”,谜缘不浅。

第七、书法致贺添雅意

我注意到,平常谜赛举办处以及某地灯谜刊物的问世,都能看到(各地)书法作品致贺,琳琅满目,蔚为大观,确是一道奇特靓丽的风景!这是高情厚谊的见证,亦能渲染氛围,增添雅意,令人赏心悦目不禁为之叫好。

第八、书法作品当奖品

谜界赛事何其多!谜人参赛,难道都为了得到什么(丰厚的)物质回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能得到有档次有品位的高雅怡情的书家墨宝做奖品不也很好吗?我高兴地发现,南通举办的“每文杯”全国兰花专题灯谜创作大赛,评委会从所有参赛作品中,评出金银铜奖各一名,奖品为书法家顾春阳书写的手工扇(材质为:梅鹿竹,乌木,红木)。无疑,这是书法与灯谜结缘的又一个很好的举措和体现,很有创意,值得推广。

第九、难得谜刊手抄本

在孔夫子旧书网,我看到好几本清代或民国时期的手抄谜书,书法水平不错。可见,谜书手抄本不是无稽之谈。当代也有这种书。比如哈尔滨王学勤先生的《灯谜四论》有手抄本也有手抄后的油印本。这手抄本,在我看来 ,既是谜书,又是书法作品集,饱含着作者的良苦用心,体现作者对谜甚至对书法都有执着追求。如此一笔一划写谜书,心血凝成,谈何容易。真令人肃然起敬,感慨系之。

第十、批驳“断气”有“断体”

谜作能否“断气”?见仁见智,争论没完没了。其实,这不影响谜的成立,不妨视为个人喜好不同。大家该会承认艺术道理相通吧?看看书法,任何一副书法作品,都是同一种体(有不同则为“断体”)吗?未必,比如,号称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中有“使持”二字就是草书。有趣的是,这也没影响其在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所以,对“断气”说三道四乃至于口诛笔伐者,建议多领会书法的“断体”。窃以为,用书法“断体”来批驳灯谜“断气”,体现两者的特殊甚至奇怪的联系。

注:此文首发于《鹿衔草》第134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