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阳不足谈肾气丸的变化治法及其延伸
#快问中医超能团##肾虚、阳虚和阴虚有哪些表现##超能健康团#
从肾阳不足谈肾气丸的变化治法及其延伸
肾阳虚用常用肾气丸,为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症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沉细,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其实也是治疗阴阳两虚的主要方剂。若小便不利则加车前子牛膝为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水,利水消肿。是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四逆汤也是治疗阳气不足的方剂,四逆汤的主要功效是回阳救逆,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细微。还可治疗太阳病恶寒亡阳。附子温补命门,温壮肾阳,与干姜相配温补脾肾之阳,甘草一则制约温药的温燥之性,二则甘温益气。
若昼日烦躁,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四逆腹泻,则用干姜附子汤。“附子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二者都是大热,辛散之药。四逆汤证比干姜附子汤重,在此阳虚寒重证中需要甘缓的药物来防止阳强外越,干姜附子汤证急于回阳除燥,所以不用甘草。
四逆汤证下利止者用四逆加人参汤。下利甚者用白通汤,若出现真寒假热之戴阳证,用通脉四逆汤。
右归丸左归丸与右归丸是治疗肾虚常用的中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治疗肾虚,男左女右,男服左归丸,女服右归丸'。这种说法对吗?左归丸与右归丸又有什么区别?在此我给大家介绍下这两个药有什么不同之处。 左归丸与右归丸均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张景岳根据《内经》'阴阳互根'、'阴阳互济'的理论,提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一治疗肾阳虚或肾阴虚的基本法则。左归丸与右归丸便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医认为,肾有二脏,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左属水主阴,右属火主阳。左归丸能补肾阴,使阴精得归其原,所以名左归丸;右归丸能补肾阳,使元阳(命火)得归其原,所以名右归丸。左归丸由熟地、菟丝子、怀牛膝、龟板胶、小茱萸、枸杞子、山药、鹿角胶组成,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治肾精不足证。常见症状有腰酸腿软,遗精滑泻,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或数。 右归丸由熟地、川附子、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炭等中药组成,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大便稀溏、尿频而清等症。
左归丸属中药丸剂。可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主治真阴不足证。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本方常用于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闭经、月经量少等属于肾阴不足,精髓亏虚者。
右归丸,属中药丸剂。主要用来温补肾阳,主治肾阳虚、阳痿,遗精,早泄等症。我国中药中的良方。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神疲气怯,畏寒肢冷,阳痿遗精,不能生育,腰膝酸软,小便自遗,肢节痹痛,周身浮肿;或火不能生土,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腹胀,或翻胃噎膈,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
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生姜(切);附子(炮)功能主治温阳利水。治脾肾阳衰,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现用于肝、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耳源性眩晕,慢性结肠炎等属于牌肾阳虚者。本方是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的要方。方中附子温壮肾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生姜温散水气,芍药利小便,止腹痛。五味相配,既能温补脾肾之阳,又可利水祛湿。故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聚所产生的诸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