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第二十八章:清热泻火

  …………………………………………………………………………………………………………………………

  第二十八类:《清热泻火》

  (16味/石膏、栀子、知母、天花粉、夏枯草、竹沥、野菊花、决明子、芦根、独脚金、松香、大青盐、淡竹叶、密蒙花、青葙子、龙胆草)

  …………………………………………………………………………………………………………………………

  《石膏》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大石膏、软石膏、寒水石、细理石、玉大石、白虎、细石、冰石。

  药科——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的矿石。

  产地——分布于内蒙古、河南、山西、甘肃、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主产于湖北应城、安徽凤阳、河南新安、西藏昌都。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大寒。

  药味——甘、辛。

  入经——胃、肺。

  功效——清热,降火,止渴,除烦。

  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头痛,牙痛,肺热喘咳,胃火亢盛。

  现治——流行性腮腺炎。中风,癫痫,中暑,神昏,发狂,惊喘不能息,妄言谵语。

  参治——风邪,寒热,口不仁,手足默冷,心烦,温病初得,太阴温病,气血两燔,热毒壅盛,天行热狂,热火不退,身体壮热,三焦大热,暴热闷乱,皮肤热燥,心中发热,骨蒸,小儿身热不除,上膈壅毒,郁热,潮热,湿温多汗,毒汗,自汗出,汗出过多,筋骨疼痛,阴邪,消渴,头风旋,面垢,目痛,雀目夜昏,鼻衄,口舌生疮,唇干口燥舌焦,胃火牙疼,肾热齿蛀,喉风,咽喉肿痛,痰涌如泉,乳痈,腹中坚痛,腹胀暴气喘息,肠胃中膈热,小儿伤热吐泻黄瘦,遣尿,痔漏,湿疹,发斑,发疹,痈疽,疮疡,疔疮渍破,金疮,汤火烂疮,烧伤。

  药理——全能搜脓,解肌,发汗,下乳,杀虫,收敛,生肌,清肺,凉胃,利小便,充填骨缺损腔,消炎,抗病毒,降血压,调节免疫系统,抑制呼吸,充填骨缺损腔,缩短凝血时间,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胆汁排泄,抑制垂体功能亢进,抑制颌下腺功能亢进,抑制胰腺功能亢进,抑制肾上腺功能亢进,抑制前列腺功能亢进,抑制睾丸功能亢进。

  用法——水煎(先煎),外用(干粉撒敷或凡士林调抹)。生用(清热降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用量——水煎(常量15~30克,重症量30~240),外用(适量)。

  禁忌——畏铁。恶巴豆、莽草、马目毒公。脾胃虚寒者慎用,血虚者慎用,阴虚发热者忌服,阳虚寒证者慎用。

  …………………………………………………………………………………………………………………………

  《栀子》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栀子、支子、枝子、山栀子、黄栀子、大红栀、越桃、黄果树、红枝子。

  药科——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于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苦。

  入经——心、肺、三焦。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温病,发热、躁扰不宁,睡眠不安,热郁心胸,心烦,郁闷,肝胆湿热郁结,黄疸,小便短赤,跌打损伤,烫伤,烧伤。

  现治——乳腺炎,急性胃肠炎,传染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紫癜风。

  参治——心神颠倒欲绝,昏迷不食,身热狂躁,伤寒发汗,伤寒身黄发热,高热,热毒风,热毒火毒,三焦火热,脏腑邪热,热郁,气结,消渴,心中懊憹,血滞,瘀血,风痰头痛,目赤,眉中练癣,鼻中衄血,肺风鼻赤酒齄,口疮,风火牙痛,咽喉中塞痛,瘖哑,吐泻不得,上吐下泻,热厥心痛,心经客热,胃脘火痛,腹痛,肾炎水肿,肠秘,疝气,下泻鲜血,霍乱转筋,五淋,五种黄病,蚕豆黄,热毒血痢,赤白痢,小便不通,尿淋,血淋涩痛,热水肿,疮疡肿痛,白癞,赤癞,火焰丹毒,扭挫伤。

  药理——治风,泻下,降温,利湿,散瘀,消肿,止血,镇静(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解毒(解踯躅毒,杀蟅虫毒)抗菌,抗炎,止痛,降压,利胆,抗惊厥,抗微生物,保护消化系统,增加细胞中DNA和蛋白质合成。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用量——水煎(常量6~9克),外用(适量)。

  禁忌——脾胃虚寒便汤者慎服,吐血衄血者忌用,虚火上升者慎服,邪在表者慎服。

  …………………………………………………………………………………………………………………………

  《知母》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淮知母、羊胡子根、昌支、蚔母、连母、地参、水参、苦心、穿地龙。

  药科——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产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苦、甘。

  入经——胃、肺、肾。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内热消渴,骨蒸潮热,肺热燥咳,肠燥便秘。

  现治——惊悸,昏不知人,气怯神离,发热,乍寒乍热,盗汗,嗽血,尿血,大便下血。

  参治——伤寒,遗尿不觉,骨节多痛,面黄肌瘦,邪气肢体浮肿,热厥头痛,面目苦肿,目昧唇焦,口病,齿牙干燥,痰稠,腰痛,腹中痛,脾阴不足,胃中有热,妊娠子烦,服药致胎气不安,妊娠月未足,腹痛欲产,膀胱肾经火,淋病,久疟,下痢,小便不利,梦泄遗精,紫癜风疾,甲疽,痹痿,瘈疭。

  药理——益气,滋阴,止渴,除烦,下水,利尿,消痰,止嗽,滑肠,安胎,凉心,清肺,利胆,补不足,润心肺,滋肾水,通小肠,抑制免疫,消炎,镇痛,降血糖,调节神经系统,抑制酶的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抗病原微生物。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6~12克)。

  禁忌——多服令人泄。脾胃虚寒者忌服,脾弱便溏泻者禁服,饮食不消化者忌服,胃虚不思食者忌服,肺中寒嗽者忌服,肾气虚脱者忌服,阳痿者忌服,易举易痿者忌服。

  …………………………………………………………………………………………………………………………

  《天花粉》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花粉、蒌粉、天瓜粉、川花粉、楼根、栝蒌粉、栝楼根。

  药科——葫芦科植物双边栝楼或栝楼的根。

  产地——分布于我国西南、中南、华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微寒。

  药味——苦、甘。

  入经——胃、肺。

  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主治——热病烦渴,内热消渴,肺热燥咳,疮疡肿毒。

  现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百合病渴,咳血,肝郁,肝急,痔瘘,跌打损伤。

  参治——绝伤,瘀血,阳明湿热,大渴,消渴,短气,面目皮肉黄,疮疹入眼成翳,口燥,唇干,牙龈肿痛,胸膛痛疼,发背,乳头溃疡,妒乳,乳痈,乳无汁,产后吹乳,引产流产,死胎,脾经火盛,肠胃热实,膀胱热,热淋小便短数,黄疸,黑疸危疾,偏疝,皮肤湿疹,汗斑,痈肿,疮疖,天泡疮,杨梅天泡,痈未溃,肿硬疼痛。

  药理——补虚,安中,敛气,降火,止渴,润燥,宁心,补肺,生肌,凉心肺,通小肠,通月水,抗癌,抗早孕,降血糖,抗艾滋病病毒。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量——水煎(常量9~15克),外用(适量)。

  禁忌——反乌头(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恶干姜。畏牛膝、干漆。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病在表者禁用,汗下亡液而作渴者忌服,痰饮清稀者忌服,阴虚火动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忌服。

  …………………………………………………………………………………………………………………………

  《夏枯草》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夏枯球、夏枯头、灯笼草、大头花、白花草、棒头草、棒槌草、铁线夏枯。

  药科——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苦、辛。

  入经——肝、胆。

  功效——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高血压,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目珠夜痛,瘰疠,瘿瘤,乳痈肿痛。

  现治——羊癫风,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乳癌,乳腺炎,肺结核,渗出性胸膜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子宫病,子宫粘膜炎,阴道炎(洗涤),化脓性外症(煎洗)。

  参治——血崩不止,周身结核,心气欲绝,寒热,湿痹,筋脉痛,筋骨疼痛,破症,癥坚,头疮,口眼歪斜,眼膜,冷泪不止,羞明怕日,瘿结气,鼠瘘,咽喉疼痛,乳岩,肝风,肝气胀痛,肝郁,产后血晕,赤白带下,淋病,细菌性痢疾,脚肿,麻疹,汗斑白点,打伤,刀伤,金疮。

  药理——清热,利尿,去痰,消脓,清肝,行经络,行肝气,抑制免疫,抗菌,抗炎,止痛,降压,降血糖,抗病毒,补养血脉,清上补下,抗细胞毒,抗心律失常。

  用法——水煎,熬膏,丸剂,散剂,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用量——水煎(常量9~15克,大剂量15~30克),外用(适量)。

  禁忌——脾胃虚弱者慎服,气虚者禁用。

  …………………………………………………………………………………………………………………………

  《竹沥》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竹汁、竹油、淡竹沥。

  药科——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产地——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苦、甘。

  入经——肝、心、肺。

  功效——清热,降火,滑痰,利窍。

  主治——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破伤风,热病痰多,肺热痰壅,壮热烦渴。

  现治——血虚,风痉,口噤面青,四肢抽搐,自汗,消渴,牙痛,心火,肝火,呕吐。

  参治——不知人,不能言,小儿狂语,心神恍惚,风痱四肢不收,手足强反张,体热,乙脑、流脑高热,小儿赤目,小儿重舌,小儿吻疮,肺痈,咳逆短气,产后身强直,子烦,小便多,金疮中风。

  药理——养血,益阴,润燥,止渴,消风,镇咳,镇惊,除烦,明目,解射罔毒。

  用法——冲服,熬膏,丸剂,外用(调敷或点眼)。

  用量——冲服(常量30~60克),外用(适量)。

  禁忌——脾虚便溏者禁服,寒嗽者忌服,寒饮湿痰者忌服。

  …………………………………………………………………………………………………………………………

  《野菊花》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野山菊、山菊花、黄菊花、千层菊、苦薏、野菊、野黄菊。

  药科——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或以叶、全草入药。

  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微寒。

  药味——苦、辛。

  入经——肝、心。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痈肿。

  现治——感冒,流行性感冒,一般急性炎症疾病,高血压,流脑,呼吸道炎症,扩散型肺结核,白喉,肺炎,支气管炎,急性乳腺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肾炎,宫颈炎,胃肠炎,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

  参治——诸风,小儿高热抽搐,五官诸阳证脓肿(耳鼻口喉),目疾,口疮,白喉,肠风,肠鸣,妇人腹内宿血,泄泻腹痛,霍乱,一切痈疽脓疡,皮肤湿疮溃烂,热疖,肿毒,头癣,丹毒,天抱疮,天行火毒丹疔,毒蛇咬伤。

  药理——去风,降火,破血,排脓,杀虫,疏肝,降压,清头目,解疔散毒,抑菌,止痛,抗病原微生物,抗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

  用法——水煎,泡水,外用(煎水漱口或淋洗,捣敷,制膏外涂)。

  用量——水煎(常量9~15克,鲜品量加倍),外用(适量)。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

  《决明子》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马蹄决明、草决明、千里光、还瞳子、夜拉子、假绿豆、羊角豆、野青豆。

  药科——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

  产地——分布于江苏、安徽等地。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微寒。

  药味——苦、甘。

  入经——肝、肾、大肠。

  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肝经风热,虚火上攻,肝阳上亢,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夜盲症,热结便秘。

  现治——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肝炎,肝硬化腹水。

  参治——头风热痛,头风目昏(作枕),失明,目白膜,唇口青,鼻血不止,胸痹,肺痈,肝热,小儿五疳,浮肿,脚气,肿毒(调末涂),擦癣癞,癣疮蔓延,背疮初起。

  药理——久服益精。利尿,缓泻,清肝,利五脏,益精水,助肝气,抑制细胞免疫功能,解蛇毒,抗菌,降压,降血脂,促进胃液分泌,收缩子宫,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凝集,增强巨噬细胞吞服噬功能。

  用法——水煎,泡茶,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用量——水煎(常量9~15克,大剂量15~30克),外用(适量)。

  禁忌——恶大麻子。脾虚便溏者慎服。

  …………………………………………………………………………………………………………………………

  《芦根》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芦茅根、芦柴根、芦头、苇根、苇子根、芦芽根、芦通、顺江龙、芦菇根。

  药科——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

  产地——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甘。

  入经——胃、肺。

  功效——清热,生津,利尿,止呕,除烦。

  主治——热病烦渴,肺痈吐脓,肺热咳嗽,胃热呕哕,热淋涩痛。

  现治——大叶性肺炎,百日咳。消渴,头晕,耳鸣,咽喉肿痛,霍乱。

  参治——咯血,寒热时疾,太阴温病,客热,骨蒸,津少,口渴,面肿,目雾,舌燥,牙龈出血,吐白沫粘滞不快,五噎心膈气滞,妊孕心热,肺痿,小便利,便秘,遗精,浮肿,斑疹,疮毒,食鱼中毒。

  药理——行水,渗湿,开胃,下食,清心,益肾,止渴,清降肺胃,增强免疫,解毒(酒,鱼蟹豚等)。

  用法——水煎,捣汁。

  用量——水煎(常量15~30克,鲜品量加倍)。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因寒呕吐者忌服,因寒霍乱阼胀者忌服。

  …………………………………………………………………………………………………………………………

  《独脚金》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独脚柑、疳积草、黄花草、消米虫。

  药科——玄参科植物独脚金的全草。

  产地——分布于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地。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平。

  药味——甘、淡。

  入经——肝、脾、肾。

  功效——清热,平肝,健脾,消食,利尿,消疳。

  主治——夜盲,小儿疳积,小儿伤食纳差腹泻,黄肿。

  现治——肝炎,黄疸型肝炎,肝蛭病。

  参治——小儿夏季热,烦渴,心火,小儿虫积,小儿黄气。

  药理——解渴,杀虫,清肝,解毒。

  用法——水煎。

  用量——水煎(常量9~15克)。

  禁忌——暂无。

  …………………………………………………………………………………………………………………………

  《松香》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松脂、松膏、松胶、松胶香、白松香、松脂香。

  药科——松科马尾松或松属若干植物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除去挥发油后所余固体树脂。

  产地——产于江苏、安徽、河南西部峡口、陕西汉水流域以南、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南达福建、广东、台湾北部低山及西海岸,西至四川中部大相岭东坡,西南至贵州贵阳、毕节及云南富宁。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温。

  药味——苦、甘。

  入经——肝、脾。

  功效——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

  主治——疠风,痹症,白秃,瘰疬,妇女白带,瘘症,扭伤,金疮,疥癣,痈疽恶疮。

  现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气管炎,淋巴结核溃烂,神经性皮炎。

  参治——历节诸风,百节酸痛,身面俱起紫泡,小儿头疮,须眉脱落,肝虚目泪,耳久聋,小儿紧唇,风虫牙痛,阴囊湿痒欲溃,皮肤瘙痒,一切风热疮,一切肿毒,一切瘘,小儿湿疹,疖肿,软疖频发,瘙痒疮疥,疔疮,肿毒溃破,脓头不出。

  药理——祛痰,镇咳,降血压,抑制肠胃平滑肌。

  用法——水煎,浸酒,丸剂,散剂,外用(研末干掺或调敷)。

  用量——水煎(常量3~6克),外用(适量)。

  禁忌——未经严格炮制不可服,不可单服,不可久服。血虚者忌服,内热实火者禁服。

  …………………………………………………………………………………………………………………………

  《大清盐》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青盐、石盐、胡盐、岩盐、羌盐、戎盐、寒盐、阴土盐、秃登盐。

  药科——来源于氯化物类石盐族矿物石盐的结晶体。

  产地——分布于青海、甘肃、新疆、陕西、内蒙古、山东、安徽、云南、西藏。主产于青海、新疆、内蒙古。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咸。

  入经——心、肾、膀胱。

  功效——泻热,凉血,润燥,明目。

  主治——吐血,尿血,齿舌出血,目赤肿痛,风眼烂弦,牙痛,大便秘结。

  现治——头旋,舌肿满口,咽喉疼痛,心腹疼痛,腰疼痛,四肢冷,痔疮。

  参治——中砒毒,面青黑,目生翳,目黑花,肝膈浮热上冲,肾脏虚冷,小儿赤痢,干霍乱,小便不利,遗尿,下脓水,漏疮,浸淫疮。

  药理——利尿,利于大便排出,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助消化,凝固血液。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揩牙或水化漱口、洗目)。

  用量——水煎(常量0.6~1克),外用(适量)。

  禁忌——水肿者慎用。

  …………………………………………………………………………………………………………………………

  《淡竹叶》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地竹、金竹叶、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竹叶门冬青。

  药科——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茎叶。

  产地——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西南地区。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甘、淡。

  入经——心、胃、小肠。

  功效——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淋痛。

  现治——口腔炎,牙周炎,扁桃体炎,肺炎。

  参治——发热,热病余热未净,火眼痛,咽喉肿痛,尿血,热淋。

  药理——抑菌,升高血糖。

  用法——水煎服。

  用量——水煎(常量3-6克)。

  禁忌——孕妇勿服,体虚有寒者禁服,无实火者忌服。

  …………………………………………………………………………………………………………………………

  《密蒙花》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蒙花、老蒙花、蒙花珠、糯米花、水锦花、羊春条、黄饭花。

  药科——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花蕾及其花序。

  产地——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微寒。

  药味——甘。

  入经——肝。

  功效——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主治——肝虚目暗,视物昏花,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

  现治——偏头痛(牵引两眼),百日咳,夜盲。

  参治——肝胆虚损,一切目病,睑生风粟,隐涩难开,目胞湿烂。

  药理——利尿,解痉,抗炎,缓解肠痉挛,抑制细胞毒素,促进胆汁分泌,松弛胆道平滑肌,降低小肠通透性,降低皮肤毛细管的通透性。

  用法——水煎服,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3~9克)。

  禁忌——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

  《青葙子》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草决明、狗尾花、狗尾苋、牛尾花子、狗尾巴子、野鸡冠花子。

  药科——苋科植物青葙的成熟种子。

  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或栽培。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微寒。

  药味——苦。

  入经——肝。

  功效——清肝,明日,退翳。

  主治——肝炎眩晕,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

  现治——高血压(肝阳亢盛型)。头风痛,头昏痛,风热泪眼,月经过多。

  参治——眼噱,夜盲,暴发火眼,眉棱骨痛,鼻衄出血不止,白带。

  药理——抑菌,降血压,降眼压,抗乙肝,兴奋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

  用法——水煎,外用(研末调敷,捣汁灌鼻)。

  用量——水煎(常量9~15克),外用(适量)。

  禁忌——肝虚目疾不宜单用。瞳孔散大者忌服,青光眼患者禁服。

  …………………………………………………………………………………………………………………………

  《龙胆草》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龙胆、胆草、苦胆草、草龙胆、地胆草、四叶胆。

  药科——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或滇龙胆的根或根茎。

  产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苦。

  入经——肝、胆。

  功效——清肝火,除湿热,健胃。

  主治——惊痫抽搐,目赤头晕,耳聋耳肿,胁痛口苦,咽喉肿痛,食欲不振,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疹,湿热疮毒。

  现治——高血压,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参治——伤寒发狂,一切盗汗,阴汗,筋痿,心郁不安,食毕头旋,雀盲,暑行目涩,眼中漏脓,胆溢口苦,胆经实火湿热,胃气冲熏,失饥大食,谷疸,卒下血不止,卒然尿血,白浊溲血,阴痛,茎中痛,肾囊风瘙痒破。

  药理——利尿,镇静,保肝,利胆,增强免疫,抗菌,抗炎,镇痛,降血压,抗惊厥,抗过敏,抗甲亢,驱蛔虫,降低体温,抗病原体,兴奋小肠,骨骼肌松弛。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搽)。

  用量——水煎(常量2.5~4.5克),外用(适量)。

  禁忌——恶地黄、防葵。不要空腹服用。脾胃虚弱者忌服,阳虚无火者禁服。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