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化: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访北京教育学院教研员王能智
把不会教课的老师带入研究者的门槛
中国教师报:新教师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您抓住了新教师这个“特殊”教师群体,对他们进行课程化的培训。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能智:新教师刚开始时对教学工作所知甚少,把他们与老教师放在一起培训,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我想,教师专业化培训应该从新教师开始做。我们实施了“新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对新教师进行0~3年的课程化培训。这个课题不是国家级课题,而是我和一些学校共同组织实施的,目的就是要把新教师领到讲台,让他们进行角色转换。
中国教师报:新教师角色转换,一般要经过几步?
王能智:教师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一个新教师从进校门到发展为专家,我觉得要经过这几步:一般来说,新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美好的想法,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是很憧憬的,我叫它憧憬期。
新教师总是要长本事,长德行的,刚开始做不了什么事儿,后来他能做事儿了,接下来肯定就会得到发展,这是第二阶段,也是一个教师的发展期。
过了发展期之后,就开始分岔了。有一部分教师,在他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能带班,能把关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业务上的高原期——他是在一个高原面上走,没有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些人则会突破高原期,进入再发展期。这种人有很强烈的意愿去再发展、再提高,他们对研究非常有兴趣,乐于研究自己的工作,总是在想“我怎么做得更好”。
我认为教师个人的职业专业化途径只有一条路,就是研究。教师的专业化需要通过研究,教师要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就应该成为研究者。我们就是要把不会教课的老师带入研究者的门槛。
从抓教学质量入手,帮助新教师成功
中国教师报:您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王能智:最核心的一件事,就是要抓教学质量。无论教师也好,学生也好,校长也好,大家都关注教学质量。至于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我觉得有五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他的专业理想,第二个因素是他的教育理念,第三个因素是他的专业水平,第四个因素是他的教育能力,第五个因素是他的人格魅力。我们通过这五个因素的运作去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我们有一些具体的规定,比如新教师第一年不当班主任,不参加区里的竞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新教师把精力放在讲台上,帮助他站稳脚跟,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新教师只有在成功的体验中才能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并慢慢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积淀多了之后,系统化了,才能形成他的专业理想。所以,要千方百计地帮助新教师成功,一次次获得成功,新教师就有了自信。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了信心以后,你把他放在困难面前,他才能够自动地往前走。当你整个的人、你的工作得到社会、同事、学生认可的时候,你才有人格的魅力。一个新教师的成长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假如一个新教师已经到泥坑里面了,你指责他这点不好,那点不好,没有用,越指责他越往下去。他需要的是途径,是方法,以及激励。你说我把他抱起来,你抱不起来,你抱不动。你要给他方法,给他激励,让他试一试,帮他成功,他必须自己解救自己。
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的专业化”
中国教师报:过去我们经常说教育是一种职业或事业,近年来我们又说教育是一种专业,您提出教师培训是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的专业化”,是基于何种考虑?
王能智:我几年前曾作过一个针对教师专业化意识的调查,调查了大概300名教师。他们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职业的占38%,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事业的占58%,只有不到4%的老师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种专业。后来北京师范大学又作了一个800人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与此基本一致。
我认为,职业、事业、专业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作为职业来讲,工作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职业操作特点就是重复职业技能。如果一个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教育事业,那么他会为了这个事业去工作,他可以不惜自己的许多东西,比如老黄牛是一种,比如愿意想、愿意改革也是一种,他的终极追求是事业的价值。
专业跟这两个词汇都不一样。首先,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一个事业,但他是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个事业。如果他说自己是一个专业老师的话,他的工作态度、研究态度就会很认真,他会刻意地去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过去,教师往往认为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和学科新知识,其实我觉得教育理念和专业理想更重要,它们是价值核心。
一个教师的专业理想应该是这样:首先,这个人心里装着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同时,他还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我想干什么?我觉得什么东西有用?这两者整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专业理想。我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有这样的专业理想,然后就是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你要对全体教师负责呢,还是对您喜欢的人负责呢,还是对谁也不负责?你是要一个人发展得全面一点,还是更有个性一点,还是不管他,反正你来上课我就教你。在不同的教育理想支配下,教育教学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好的教师培训应该是什么样的?
王能智:一个好的培训必须上接天,下接地。上接天是接他的理论,下接地是接他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理念的不是凭空获得的,而是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教师培训的方法要符合教师的成长发展规律,空谈理论毫无意义。教师培训应该首先在实践中做出来,做出来才有生命力。我们的教师培训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简介:王能智,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地理教研员,北京市中学特级教师。曾荣获教育部“曾宪梓教学成果奖”,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师德标兵等多项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中央10台播出以其事迹为主要内容的30集电视报告文学《中国新教育风暴》。2006年7月,北京市委组织部为其推出纪录片——《我为你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