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品味鲁迅先生诗稿书札之美

鲁迅先生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他用五分钱一支的“金不换”,留下了与文章同质的笔墨,不缺豪迈、风骨坚韧,尤其是那件被书法家沈尹默称为“鲁迅最好的书法作品”的诗轴。今天上海举办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座谈会,“大先生”的从容、自信,依旧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从他的诗稿书札里再一次走近他。

《故事新编》手稿)

写字功底深

旧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写字是从小培养的童子功,是一个读书人的基础训练,或者说是文人的脸面,和他的言行举止一样重要。

(鲁迅致合众书店信)

鲁迅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祖父周福清为晚清翰林,父亲周伯宜是会稽秀才,都写得一手好字。叔祖周玉田是鲁迅的启蒙塾师,精通楷法。鲁迅七岁发蒙读书,叔祖就要求他从描红入手,写好楷书。稍后鲁迅十二岁,进入三味书屋,严师寿镜吾更是越中宿儒,书法方正豁达,气势雄健。他对学生的写字更有要求,规定以欧阳询的欧体为主,每日练大字一张,数年来从未间断。

因此鲁迅从小养成用正楷抄书的习惯,其勤奋为同辈中所罕见。三味书屋读书时他抄录的《二树山人写梅歌》(现藏绍兴鲁迅纪念馆),笔致端庄、秀雅工整。青少年时代,他曾花费大量时间抄写书本和讲义,《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茶经》《地学概说》等,他都整本整部认真抄写。留学日本期间,他师从章太炎学习传统文化,章更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对古文字学深有研究,其书法也名动天下。这些影响,都为鲁迅的写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鲁迅从小就显示出对美术的兴趣,可以说,这方面的素养很高,日后对书籍装帧、标志设计等均有独到的眼光。还在三味书屋读书时,他就在课上偷偷临摹小说《荡寇志》里的插图。那时他就对碑拓有兴趣,还和家里的工友王鹤照一起去绍兴石佛寺,他教王鹤照如何拓碑,把拓碑的步骤说得一清二楚,完全像一个行家里手。

(《送增田涉君归国》(复制品) 鲁迅于1931年12月2日书赠日本学者增田涉)

后来,鲁迅到北京任职,经常到琉璃厂去搜寻古碑拓片。北京鲁迅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他收藏的五千多种金石拓片。从1915年到1918年,鲁迅仅抄录描摹过的古碑就多达879篇,共计3679页。其中甲骨文、金文、真、隶、篆、草等各种字体他都能描摹得十分逼真,古雅质朴。所以他在书法方面的品位,可谓渊源深厚。难怪好友许寿裳曾说:“先生著译之外,复勤于纂辑古书,抄录古碑,书写均极精美。”

一支“金不换”

鲁迅一辈子与笔墨打交道,写出无数振聋发聩的雄文,但他所用的文房用具却并不讲究,甚至可以说十分简朴。他使用的砚台,只是一方极其普通的学生用砚。至于毛笔,鲁迅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支笔,名曰'金不换’。”他用的这种“金不换”,原名本京水,是绍兴城一个叫卜鹤汀的笔庄出的低档笔,只有五分钱一支。这种笔蓄水量大,书写耐久,许多人写信或者店伙计记账都用它。

(鲁迅手书唐代刘长卿五绝《听弹琴》条幅赠增井经夫)

他的三弟周建人回忆:“这种笔,鲁迅先生差不多用了一生,我记不起看见他用过别的笔。他病时,还叫我们托人去买这种笔,但买好寄到时,人已不在了。”

(《悼杨铨》(复制品) 1933年6月18日杨铨被国民政府特务组织暗杀于上海,6月20日在万国殡仪馆大殓,鲁迅毅然前往。送殡归来,鲁迅便写下此诗)

对于自己的字,鲁迅曾和朋友闲聊,“不要因为我写的字不怎么好看,就说不好,因为我看过许多碑帖,写出来的字没什么毛病。”这句话颇耐人寻味。

悲愤中写诗

《悼丁君》是一幅被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称为“鲁迅最好的书法作品”的诗轴,它高65厘米,宽40厘米,通篇结构严谨、笔法质朴而浑厚,落款“陶轩先生教正鲁迅”,钤“鲁迅”白文方印;另右下角钤一印,为“胶东曹漫之印”的白文收藏印,这件珍贵的鲁迅诗稿由曹漫之夫人蔡志勇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它的背后,也有令人无法忘却的往事。

(《悼丁君》,此为赠陶轩诗轴)

1933年5月14日中午1时左右,一群国民党特务在叛徒马绍武的带领下,闯进上海昆山花园路7号丁玲的住处,绑架了丁玲与来访的潘梓年,接着来访的应修人也中了敌人埋伏,搏斗中坠楼牺牲,这就是著名的“丁潘绑架案”。鲁迅与其他朋友一样,积极投入营救活动。

自丁玲被捕,有关她的消息常见于报刊杂志,真真假假,难以辨明。由于流传丁玲已遇害,北京有关各界还为她召开了追悼会。6月27日,赵家璧将《母亲》送到鲁迅家,也许鲁迅见到这本丁玲的签名书后,再次触景生情,在收到赵家璧送来的《母亲》后第二天的日记里写下了怀念丁玲的诗:“如磐遥夜拥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湘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这首诗后来曾被鲁迅多次题送,其中有一幅,便是郁达夫受杭州好友周陶轩之托专程从杭州赶到上海请鲁迅题字时所书。

郁达夫生性不拘小节,他却十分敬重鲁迅,鲁迅也欣赏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杭州人周陶轩藏有一些咸丰、同治年间皇宫内出产的贡墨,但他却不识翰墨。周与黄萍荪是表兄弟,周家经济状况比较宽裕,喜欢结交文人,郁达夫就是其中一位。平时周、黄和郁达夫都生性嗜酒,郁常去周家饮酒。有一次,三人在饮酒时郁达夫向周索要贡墨。周提出一个条件,要郁达夫向鲁迅索字相交换,并当场交郁宣纸两张。那时黄萍荪也借机提出请郁向鲁迅求字。于是,便有了这幅《悼丁君》诗轴。

1933年9月21日,鲁迅致函友人曹聚仁,要在他编的《涛声》杂志上发表《悼丁君》。鲁迅书写旧体诗,大都用来赠送友人,而主动交报刊要求发表的,唯独这一首。9月30日,《悼丁君》发表于《涛声》周刊第2卷第38期。发表的诗稿上作了三处改动:“遥夜”改“夜气”,“拥”改“压”,“湘”改“瑶”。

信札晋唐气

除了抄碑,鲁迅还看过无数名家名帖。他的胞弟周作人回忆,老大好集字帖,但把本揣摩的时候多,照本临摹的辰光少,他好像不是特意为练而练,而是长期坚持用毛笔用心书写,即使西来的钢笔已风靡一时,在现存的近两万页手稿中,除了极少数他学生时代的笔记用钢笔书写外,鲁迅一辈子保持了用毛笔书写的习惯。

( 鲁迅致赵家璧信)

其实,最能看出鲁迅书法品位的,是他写给别人的一大批书信。古人写信,讲究“见字如晤”,不能马虎。鲁迅对此自是在行,他的手札美观大方,带有行书的味道,蕴藉内敛,含蓄饱满。鲁迅对写信用纸,是有讲究的,他喜用笺纸写信。比如他给出版家赵家璧的信有四十多封,很多就写在花笺上,和墨色粲然的字交相辉映,赏心悦目。当年他和郑振铎发起搜罗笺纸,精心出版《北平笺谱》,并非是偶然的。另外,鲁迅写给钱君匋的那封信,虽然随意地写在西式拍纸簿上,但风神萧散,颇有晋唐气象,简直是神来之笔。

鲁迅当年非常喜欢弘一法师的书法,喜欢他字里的静穆渊雅,曾特地托好友内山完造“乞得弘一上人书一纸”。他也欣赏陈师曾和乔大壮,曾请陈为他出版的《域外小说集》题署封面,又请当时才二十出头的乔大壮书写对联,挂在他北京的“老虎尾巴”书房内。

“无心作书家”

郭沫若曾说:“鲁迅先生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无题》  1931年2月7日柔石等5位左翼作家被秘密杀害,鲁迅得知这个噩耗后于悲愤中写下这首诗)

鲁迅在世时经常应朋友之请,将自己的诗作或古人名句写成条幅相赠。比如那首有名的《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他就先后题赠给山本初枝、台静农和许寿裳等人,展厅里书赠许寿裳的那幅,虽然尺幅很小,但写得凝重浑穆,笔力千钧。那首回应别人说他溺爱孩子的戏作《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条幅,则字大如拳,古朴厚重,颇有魏碑意趣。很多字幅,鲁迅都写得随意自然,自成一格。

( 《 答客诮》诗稿)

最有意味的要数《赠邬其山》(“廿年居上海”)诗作,是写给老友内山完造的。后面“南无阿弥陀”写得特别大,无拘无束。交给内山时,他笑着问怎么没盖印章,鲁迅随手就摁了个手印,简直不拘形迹。我注意到,《文汇读书周报》的报头“读书”两字,即集自这幅手迹。其实像“笔会”“朝花”等刊头,都源自鲁迅的手笔,不胜枚举。

(鲁迅录李贺《绿章封事》赠徐訏,写于1935年)

1935年,小说家徐訏向鲁迅求字,他慨然答应,为他抄录了两幅古人诗句。其中一幅录李贺诗句的横幅,“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十四字,自左至右,写得不落俗套,天真烂漫,也是少见的逸兴佳作。

苏东坡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鲁迅的字,可谓最好的注脚。


关于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