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婴孩得道士相救,数月后道士后悔不已
很多年前,隆安村有一个姓刘的女子,婚后第二年便死了丈夫,丈夫死后没多久刘氏发现自己怀孕了,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生下这个遗腹子,取名胡二牛。胡二牛刚出生便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每天都要吃很多,刘氏的奶水根本不够他吃,只能请回来三个奶娘才勉强凑合。可是,胡二牛吃得多却还是一副面黄肌瘦要饿死的模样。刘氏请了几个郎中来替胡二牛看病,郎中都说孩子病入膏肓,劝刘氏早日准备后事。刘氏不肯放弃这个得来不易的孩子,她想要救回这个看起来快要饿死的儿子,可是不管胡二牛每天吃多少,他仍是一天比一天瘦。
有一日,一个游方道士经过隆安村听说了胡二牛的事,便来到刘氏家中,道士看到只剩下皮包骨头的婴孩也是大惊,“这孩子的命真硬,已经成这样竟然还能活着。”听说刘氏为了救活孩子不惜请了多个奶娘后,道士被刘氏的母爱感动。“郎中说得没错,这孩子确实无药可救,他根本不是生病,靠吃药肯定不起作用。”道士看着孩子意味深长地说道。刘氏听到道士这样说倒也没有很激动,她又请来奶娘要给孩子喂奶。“你请再多的奶娘回来也救不活孩子。”道士说道。“能救一天是一天,我是他娘绝不能就这样放弃。”刘氏的话语很坚决。看着孩子疯狂地吸吮着乳汁却还是一副很饿的样子,道士决定救一下这个孩子。“我可以救活这个孩子,不过有一个条件!”“要钱吗?你看我家什么值钱就拿走吧!”刘氏淡淡地说,她已经因为救孩子被装神弄鬼之辈骗了很多钱财。
“贫道不要钱,贫道要人!”刘氏盯着道士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你若真能救回二牛,别说陪你几日,就算杀了我都可以。”身边的奶娘都一脸鄙夷地看着道士,没想到这道士如此好色,竟然垂涎于一个寡妇。道士赶紧解释:“你误会了,此子比较特殊要么成大才,要么闯大祸。我治好了他必须让他随我一同离开,18年后我再放他下山,将来必成大器,你若是想念孩子,一年可去山上见他一次。”刘氏听说道士能救胡二牛的命立马答应,道士看到刘氏急切的样子,再次说道:“你一定要遵守承诺,否则好事变坏事。”“嗯!我知道了!”刘氏一心只想快点治好胡二牛,根本无心听胡二牛啰嗦。道士让所有人都离开,在婴儿床下很隐蔽的地方找了一颗像人参一样的东西。
这玩意又名“鬼参”,是一种邪物,可靠吸收婴儿的精血成长,血人参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中,很明显是有人故意放在这里的,道士怀疑是主人家得罪了什么人,才遭到如此恶毒的报复。刘氏想不起来得罪过什么人,道士告诉她此事不必深究,凡事有因必有果。胡二牛能活这么久完全是因为刘氏无微不至的照顾,现在血人参已经被道士拿走,要不了多久,胡二牛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只不过道士现在就要带胡二牛离开。看到孩子的脸色好转,已经没有性命之忧,刘氏又有些舍不得孩子,希望道士能让她陪孩子几天,她想要尽一下母亲的职责。道士掐指一算后同意了刘氏的请求,给刘氏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道士会再次登门带走孩子。一个月后,道士如约而至,看到道士前来刘氏的脸色大变,经过一个月的调养,胡二牛恢复得很快,如今已经长得白白胖胖,道士面露异色,说道:“贫道要来带走二牛,请夫人准备一下。”刘氏支支吾吾,说孩子最近厌食,非要自己亲自喂才肯开口吃东西,希望道士再给自己一点时间。道士欲言又止,想了想说道:“那我就再等一个月。”刘氏非常感谢,连忙将道士送到门外。
又过了一个月,道士再次来到隆安村,可惜早已人去楼空,刘氏带着胡二牛几日前离开了村子。道士叹息一声道:“早知如此,真不该救这个孩子,他长大以后必酿大祸。”道士摇着头离开了隆安村,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胡二牛在刘氏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长大,由于胡二牛差点夭折,刘氏对他已经超过一般母亲的溺爱。胡二牛的性格越来越霸道,从小就喜欢欺负村里的孩子,只要胡二牛不吃亏,刘氏就装作没看到。一旦胡二牛受欺负,刘氏一定要找到对方家里替胡二牛讨回公道,刘氏的爱护使得胡二牛更加跋扈。胡二牛十几岁就染上各种恶习,刘氏为了让他学好,花了很多钱为胡二牛在县里谋了一个捕快的差事。结果,胡二牛不但没学好,还成了县里一霸,刘氏知道此事也不指责胡二牛,只要他不吃亏就行了。县里的百姓看到胡二牛就会绕道而行,街上的商户都受过他的欺负,一个个敢怒不敢言,百姓谈到胡二牛个个咬牙切齿。
有一天夜里,胡二牛喝得烂醉从县里回来,经过一个小树林前,他看到一个年轻女子独自行走,胡二牛色心大起,拦住女子去路说道:“我是胡二牛,识相的话好好伺候大爷,要是不从了我,明日就将你下狱。”女子笑着说:“伺候你倒没问题,我倒是怕你不敢。”“哈哈,看来你是不知道大爷的厉害,大爷在县里看上谁家的姑娘,就没有人敢不从的。”胡二牛说道。“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就太好了,来吧!”女子向胡二牛抛了一个媚眼。胡二牛冲过去抱起女子,上下齐手一阵乱摸,突然他感觉女子的手毛茸茸的,低下头一看,他握得哪里是手,而是一只。毛爪胡二牛抬起头,看着一个狐狸头正张着大嘴看着他,胡二牛当场吓晕过去。
次日一早,胡二牛的尸体被村民发现,喉咙不知被什么野兽咬破。几十里外的一个道观内,一个老道睁开眼,自言自语道:“早知刘氏如此宠溺,贫道真不该救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