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尊心的法宝——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临近暑假,孩子们学习了一年的成果也都用分数向父母做了汇报。几家欢喜几家愁,考得好的,自然皆大欢喜。考得不好的,很可能会面临父母的“审判”。前几日,我刚好看到了这么一幕。

妈妈:你看看你的分数,学了一年就考这么点分,太丢脸了。

女儿惊慌失措的看着愤怒的妈妈,不敢言语。

妈妈:养你有什么用,我供你吃,供你喝,为你买学区房,没想到你这么笨,这么不争气,这种分数也好意思拿给我看。这么笨的孩子,养你干嘛,不如别上学了。

女儿听着妈妈的呵斥,泪如雨下。

妈妈看到孩子哭了,非但没有停止,更是变本加厉的训斥,一句比一句难听,一句比一句扎心。

作为妈妈,看到这个8-9岁的女孩无助又可怜的样子,于心不忍,可又爱莫能助。听着那个妈妈喋喋不休的宣泄,我莫名为孩子的自尊心担忧。“恶语伤人六月寒”,家长的语言暴力往往杀人不见血,摧毁孩子的自尊心于无形。

作为家长,往往会更关注孩子的物质条件,我们竭尽所能的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也期望自己的付出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前程。当孩子的水平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时,很多家长会不淡定,会愤怒,会声嘶力竭的发泄自己的情绪。很多不经大脑的话会脱口而出,“这种题都不会做,你怎么比猪还笨”,“就你这个样子,长大能有什么出息”,“自己做错了,你还有脸哭?”(也许很多家长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

我们自认为对孩子问心无愧,对孩子尽心尽力,倾尽所有,而孩子却恩将仇报,用低分回报自己的父母。所以家长的愤怒与痛苦也是情理之中。很多时候,家长会忽视孩子的自尊心,认为孩子做错了,批评几句,是情理之中。但是,批评孩子不应该使用语言暴力,因为语言暴力不是教育,除了发泄家长内心的不爽外,毫无意义。相反,心理研究显示:对 0到6 岁的孩子,经常说一些生气愤怒的话,容易使其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害怕出错,害怕失败,更害怕面对父母。这种负面情绪积攒多了,就会像上海那个17岁的跳桥少年,以死摆脱,他的自尊心已被彻底摧毁,生无可恋。

其实从人格的角度而言,孩子和家长同样为人,是平等的。但因孩子从出生到成人,在物质上需要依靠家长,这种依附关系就意味着孩子不可能与家长抗衡,凡事都顺从家长。也因为这种依附关系,家长可能会对孩子或打或骂,将孩子的自尊心踩在脚下,任意践踏,完全无视自尊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教育孩子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很多,并不是只有语言羞辱和惩罚才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而自尊心对孩子而言,不仅可以提高自信,也能给孩子一个强大的内心,让她足以面对未来的人生。

作为父母,该如何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呢?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的这句名言就是最好的答案。“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

这句话实在是太赞了,尤其是“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firmbut non aggressive, and loving but not seductive)”,既明确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界限和尺度,也提醒父母勿忘教育的初心。

什么是不含敌意的坚决?我的理解是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就事论事,认真倾听孩子诉说原委,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不轻易凭感觉判断对与错。家长既不要轻易否定孩子,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谩骂孩子。通过耐心倾听,认真讨论,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下次应该怎么办。这样做,才真正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什么是不带诱惑的深情?我的理解是不以诱惑为饵,去“激励”孩子做事。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去鼓励孩子做某件事,比如“你把这首诗背会了,我就奖励你5元钱”,或者“你要做完这一页题,我就奖励一根棒棒糖”。偶尔一次作为调剂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倘若把带有诱惑的激励作为常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把学习当做金钱关系来处理,长此以往,孩子对学习没有内驱力,只有“一切向钱看”的动力。这跟我们的教育初心是完全背离的。

每一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必修课。为人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我对你(孩子)好,是发自内心的意愿,不求任何回报。我爱你,只因为你是我孩子。我从来不把我认为好的给你,而是帮助你获得你想要的。同样的,我也很在乎你的感受,我会小心翼翼的保护你的自尊心。我相信,这样做,会让我们共同变得更好”。

END
长按扫码
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