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王春然: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一)--- 发现偏离的中心

王春然老师是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一级教师。曾获东昌府区优秀青年教师、创新性班主任。山东聊城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报》《北京晚报》、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各大报刊网站,作品入选《阅读改变心灵的宽度》《一枝独秀岭南春》等丛书。

新学期已经开始,初三的学子们即将迎来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中考。中考时学子们都想作文考得满堂彩,可是作文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仅仅通过背诵几篇范文就能解决的,而套用某些满分作文的写作的格式,也是耍滑偷懒的应付之策。好的作文一定是改出来的!

因此从这期文章开始,王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进入修改作文的小天地进行探索,期望我们携手的努力,能够帮助广大学子们提高作文能力,在将来的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首先请大家看一篇学生传来的作文,题目是《外婆的习惯》。

外婆的习惯

佚名

“出发了,拜年去了!”我扫视了一下车内,喊道:“外婆呢,外婆还没有上来呢!”我赶紧摇下车窗,发现外婆站在车外迟疑地徘徊着。“让我想想,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做好呢。哦,我记起来了,家里的天然气总阀还没有关上。”

“不用关了,赶紧上车吧!昨晚你有听到过鞭炮声吗?”我笑着问外婆。

“哦,哦,是不用关了,昨晚大年夜都没有听见鞭炮声呢!”外婆开心地笑道。

大年初一去乡下拜年,外婆出门前要关天然气总阀这个习惯还得从五年前的那场山火说起。

五年前的正月初一,当时我还小,但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心惊胆战的夜晚。那天,我们吃好晚饭从乡下回来。汽车开到环城东路上,我们不远处的山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开进小区,到处是跑进跑出的人,几辆消防车的报警器不断地闪烁着。原来是我们家对面的山上着火了。“为什么会起火呀?”我不断地问爸爸。“天晴地燥,今天有很多人上山祭祖,点蜡烛、放鞭炮,很容易引起山火的。”爸爸一边回答,一边焦急地催促我们回楼上。山上的火势越来越旺,火焰像旋风一样,直向我们这边逼来。隔着窗户,我们还是能清晰地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情况越来越紧急,最要命的是当时山下还有一间煤气管道的瓶组站。如果控制不住火势,情况真是不容乐观。几经斟酌,爸爸决定先带我们去朋友家暂住一宿。因为我们的房子离山、离煤气瓶组站实在太近。那是自懂事以来,我们第一次正月初一的晚上是住在别人家里的。

从那次事件以后,外婆养成了一个习惯——正月初一去乡下,出门前都要把家里的天然气的总阀门给关上。她说,这样安全一点。

三年前将近春节,当爸爸带回来“金华实行禁限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时,我们全家人拍手称快。爸爸作为一个公务员,带头实行了限放禁燃政策。那一年,我们家春节没有放过一个鞭炮,没有燃过一朵烟花。可是,我们还是能听到别人放的鞭炮声,不过比起前一年,爆竹声持续的时间短了许多。外婆还是不放心,正月初一出门前照例要关上天然气的阀门。

前年、去年的春节,限放禁燃的政策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渐渐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我们只偶尔听到零星的鞭炮声,偶尔看到空中绽放的几朵烟花。爸爸笑言道:“用不了多久,你们外婆出门再也不用关阀门了。”

今年的春节,真是出奇地安静,连零星的鞭炮声都听不到了。在车上,我笑着问外婆:“外婆,你这个出门前要关阀门的好习惯要用不上了,会不会觉得很可惜呀?”“你这个孩子,还学会跟外婆开玩笑了。好习惯用不上有啥可惜呀,大家现在可以安安心心地出门了,多好呀!多亏了那个限啥禁啥的政策呀!”“是限放禁燃的政策!”“对对对,哈哈哈……”车里一片欢声笑语,车外一片祥和宁静——天那么蓝,风那么清。

这篇学生作文大家读完以后,我想读者们会产生许多想法,褒贬不一。如果估测一个分值的的话,你应该不会给以较高的分数,原因当然众多。但今天咱们只谈其一,关于写作中中心的偏离问题。这也是许多学子写作时最常犯的问题之一,而且还是不易察觉的问题。

比如在这篇小作者的文字中,我们读完后很难感受到有中心偏离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呀,事件整体表述还可以呀。是的,小作者总体表述是完整的,但在看起来完备的后面恰恰隐藏着一个重大的疏漏——偏离了中心人物!

怎么这么说呢?

首先请大家重温下这篇作文的题目《外婆的习惯》。很显然,题目明确地告知了这篇作文的主要人物是“外婆”!然后王老师再请大家迅速回看这篇作文,在浏览的过程中请你特别注意,在小作者的行文中,外婆出现了几次?是在文中什么位置出现的?

为了方便大家计算,王老师将文中的“外婆”二字都变成了红色,外婆一共出现“12次”,其中开篇前4段就占了6次!最后结尾段有3次!主要行文中仅仅只中有3次!

然后我们再认真思考这几处“外婆”的地位……

我们会很快发现,主要人物“外婆”竟然在开篇只是一个“导入”的角色,在主要行文事件中只是一个偶尔出现“点缀”可有可无,在结尾处扮演了总结角色。通观全篇来看,主要的故事叙述中竟然没有外婆什么事!外婆在这篇作文中类似剧组中的群众演员,几乎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您仔细品味一下,是不是这样的呢?

我们读完作文之后,也能判定小作者真实想要表达主题是:小作者是想“通过外婆的习惯之改变,展示社会的进步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这是他想表达的中心。他是想通过外婆习惯的改变带动作文主题的显现,是属于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的写法。这样的写作初衷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小作者在写得过程中发生了偏移,他并不是需要围绕主要人物“外婆”来展现中心的,小作者在叙述主要事件“山火”的时候主要人物变成了自己——“我”!这就发生了中心人物的偏离,因此这篇作文也就大打折扣了。

那么,怎么样修改呢?

很简单!既然主要人物是外婆,那么在主要事件发生的时候,小作者需要描述的是外婆的系列行为,而不是自己。要将主要的着墨点用在外婆身上,自己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者出现就好了。

比如,在批改的时候,王老师就山火那一段给出了这样的修改意见。

修 改 意 见

……那天,我们吃好晚饭从乡下回来。汽车(一,加上一字,突出火势大)开到环城东路上,我们发现(发现改成看到,发现有努力看看到的意思,看到是一下就入眼)不远处的山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这里外婆才是主角,可以增加写外婆的感受的句子,当她第一次看到火势的时候,外婆是什么感受,神态,相貌,动作,语言,是什么样?别人如何衬托她……后面写的当车开进你们小区的时候,外婆又是什么感受,增加这样的描写,能够突出外婆形成关阀门习惯的背景,也能凸显大火对外婆的影响。在后面老师标有bc字母出增加就可以,小作者考虑一下是不是有道理呢?)开进小区,到处是跑进跑出的人,几辆消防车的报警器不断地闪烁着。原来是我们家对面的山上着火了。b “为什么会起火呀?”我不断地问爸爸。“天晴地燥,今天有很多人上山祭祖,点蜡烛、放鞭炮,很容易引起山火的。”爸爸一边回答,一边焦急地催促我们回楼上。山上的火势越来越旺,火焰像旋风一样,直向我们这边逼来。隔着窗户,我们还是能清晰地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情况越来越紧急,最要命的是当时山下还有一间煤气管道的瓶组站。如果控制不住火势,情况真是不容乐观。几经斟酌,爸爸决定先带我们去朋友家暂住一宿。因为我们的房子离山、离煤气瓶组站实在太近。那是自懂事以来,我们第一次正月初一的晚上是住在别人家里的。c

从那次事件以后,外婆养成了一个习惯——正月初一去乡下,出门前都要把家里的天然气的总阀门给关上。她说,这样安全一点。此处可以增加一次,来年正月初一去拜年时“外婆”执意要关阀门的表现会更好,因为可以凸显她内心的忧虑感不安全感……

……

在写作文的过程,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的疏漏呢,如果有的话一定要记得改正哦。要记得主要事件一定是要通过主要人物来展现才对,要时刻提醒自己在行文中一定要保持人和事的高度统一才可以,这样才能避免发生中心偏移的问题。

---- The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