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生活的人们

一部韩国电影,《独自生活的人们》,观影压抑指数极高,令人喘不过气。将“一个人生活”最可怕的那一面,刻画得细致入微。从中可以了解到“独孤死”、“一人家庭”等触目惊心的名词。

女主角很美,就是那种韩式的朴素之美。无论从五官还是气质来讲,一切都刚刚好,但她非常冷漠,对公司分给她带的实习生也很刻薄。实习生是个非常萌的小姑娘,会给女主买奶茶、润嗓喷雾,追着女主要一起吃午饭。女主的冷漠不是没有原因,母亲的离世带给她较大的打击。她一个人住,不和曾经出轨过却又回归家庭的父亲共同生活。

这部片子拍得特别诡异,尤其是以女主视角看家中母亲死前穿过客厅时的凄凉、母亲死后父亲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客厅中举动奇怪的监控,空巢老人无事可做、没有朋友、孩子不回来、在家里数着时间过活的孤寂太真实了。

一个人住在跟人合租的房子里,却从不交谈,直到闻到一股腐烂的气味打电话给物业,才发现邻居已经死了,死在一堆裸体成人杂志的下面,无人知晓。越来越多的重度社恐患者不愿意跟人接触,逐渐就脱离了社会,可是电影还要将这种情况归结于原生家庭。我们见过那么多脱离原生家庭过得更好的例子,成年人即便有创伤,也有一定的能力淡化原生家庭的阴影,所以电影有一定的误导性。

无论如何,一个人死在屋子里,尸体腐烂后才被人发现的事实过于凄惨。新租客以非常低廉的价格租下房子后才知道这件事,为了抚慰亡灵、祭奠在屋内死去的人,他办了一个与前租客的道别仪式,邀请很多人来参加。

从这一男一女两个邻居也可以看出来,新来的邻居身边有很多朋友,搬家时会有很多人来帮忙,而他自身本就有一定的号召力,擅于组织笼络,家里必定也常有人来往。而女主,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电影中没有出现一个朋友,没有爱情,连亲情都近乎不存在了。她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没有笑意,处在社会的“边缘”。

女主是个银行电话接线客服人员,总有各种各样的客户提出刁钻的问题与要求,她大概是把所有的好脸色都用在了工作中。电影中出现过一个精神病人,经常会打电话过来说自己制造了一个时光机,想坐这个回到2002年,女主也会以特别的方式跟这位客户沟通。女主的实习生接到电话时,也按照之前被叮嘱过的,耐心地与这位客户沟通,要当他是“正常人”,走掉正常的程序挂掉电话就好。

实习生朴秀珍突然问他:可是您为什么要去2002年啊?

他说:当然是因为韩日世界杯。

实习生:啊,世界杯,那个非常有趣吗?

他说:啊,看来你非常年轻啊。那时候真的非常可观,那么多人都穿着一样的红衣服唱着歌,进球就会同时大喊“大韩民国”,大家一起搭着肩膀,抱在一起跳舞,特别热闹,我想再去一次那里,想参与他们中间。那时候真的很好,虽然现在大家都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

实习生问他:能不能也带我去呀?

很多年以前,没有单元楼公寓,大家都住在一个大院子里,谁家有什么动静都听得到,互相串门聊天吃饭,如今每家大门紧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孤独死”患者。网络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抱着手机刷视频的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互不干涉、互不打扰、互不关心。

韩国电影里总是在无形中透露着某种宗教层面的隐喻,看过《哭声》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它不直接点明,而是酝酿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氛。比如实习生没有来公司,电话也打不通的时候,以为又要看到一例“孤独死”患者,悄悄地去世在家,没有人发现。看完电影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得赶紧点开旅行博主的视频看一看,缓解一下情绪。

影片拍得有些夸张,但最终还是归结于一个生活模式的问题:究竟是一个人生活,还是要跟人搭伙过日子?

怎么回事,如今几乎每个月都有女性被同居男性杀死的新闻报道出来,借由这种恐惧,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不相信任何男性以保平安(这不极端,而是越来越频繁发生的事情)。也有人嫌与人共同生活太麻烦,不想掺和太多的关系与事情,但若是一个人生活,没有一起说话的人,屋子里过于安静,有时候也会害怕,都是个问题。

社会在发展,以前的观念与说法都越来越站不住脚了,例如必须要跟人结婚、与人共同生活。

电影确实在讨论现代人的生活困境,却没有人能系统地阐述出有说服力的解决办法,比如愿意跟人同居或者坚持独居的人该如何克服一些潜在的困难与心理障碍?似乎没有答案,生活本身就并不完美。选择怎样的生活,就承担怎样的苦吧。

独居不是没有好处,自我调控能力好的人独居,生活质量也会更高。自由、舒适、简单、安静、省去与人磨合的时间,乐在其中。针对“独居抑郁”,我认为一个人首先应当有一份有规律的工作,比如把白天的时间花费在公司里、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晚上再归家。白天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晚上终于能够独处,也是一种幸福。应当尽量避免24小时、48小时成天独自宅在房间里,要出去走动,哪怕和小区保安打个招呼,或者和卖菜阿姨说两句话,独居者也可以创建正向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