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兴隆街道宫子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坐落于乡级公路宫里路两侧,东与里杜村接壤,南与兴张村、施张村隔洨河相望,西隔210国道与堰渡村毗邻,北与南雷村连畔种地,西南与钵鱼寨村地头说话,是一个由三个自然村组成的比较大的村落。7个村民小组,其中宫西4个,宫中2个,宫东1个。2100多人,耕地3000亩左右。

据村中“三老”张长地(78岁)、康育尚(时年92岁)回忆,村建于明代,因本村有一个西汉皇帝的行宫,所以叫“宫院村”,后来逐渐形成三个自然村,分别为“宫东村”、“宫中村”、“宫西村”,正称“宫村”,为了便于称谓,叫做“宫子村”。

史载,汉武帝广开上林苑,最著名的有“宫十二、观二十五”,而“宫十二”之一的“重阳宫”就建在宫东村村南。据《西安通览》记载,宫子村“建在西汉宫殿群上”,“是上林苑中的一座行宫遗址”。后来通过平地、取土刨出来的瓦砾推断,唐朝时也在此建有宫殿群,所以说宫子村应建在汉唐行宫遗址上。

经过安史之乱,繁荣不复存在,到处是残垣断壁,随着皇权东移,这片荒蒿遍生之地整整沉睡了数百年,直到大明王朝人口增长,才开始点火复耕,才有了鸡鸣狗吠,才有了袅袅的炊烟。

清同治回乱人口锐减,只剩下60余人,到新中国成立初时,才增至300余人。大概沾了重阳宫这块风水宝地的缘故,新中国成立前地主多,在外人才多。最有名的地主是东宫村的刘家。据92岁的康育尚老先生回忆说“旧社会留堡和滦村一带上千亩水地都是刘家的,这一带的村民都是刘家的佃户。旧社会刘家在西安还有个“放账铺子”(钱庄)。说有一年,长安遭灾,民众交不起租赋,找到刘家说情,便替全县人交了钱粮,可见刘家财产有多殷实。据说刘家的老祖先同治回乱时,避于城边头某财东家楼上粮食席包房旁。傍晚下楼时,摸了摸席包,只见小麦下藏有一席包白花花的银子,遂装了一口袋,连夜赶回,于是盖房、买牲口、置地,成为远近有名的大地主,名位仅次于王曲郭守约家。

次于刘家的地主还有张大丙、张志英、张千西、张建林、张世荣等,其中张志英比较有名,曾与习仲勋同志为留苏同学。回国后,在周至县祖庵镇当了国民党军队的某师师长,并在周至为自家置了500亩水地。临解放时,习仲勋以同学关系说服张志英投诚,张志英便脱离国民党军,回到人民阵营。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安市政协干部,至退休。而刘家(刘彦)有两人逃到台湾,其中一人在台湾“财政部”工作,姓名均不详。

据“三老”回忆,宫东、宫中、宫西三个村都有城墙城堡。而西宫村的城墙最好,高厚结实。有南北城门南北城楼,城楼旁有防土匪的土炮数门,当地人叫“擂子”。有一年春节前,试验“擂子”,点燃后炮弹一直打到洨河对岸三四里之外的施张村。难怪老人说,村子从未遭过土匪。但却被河南“镇嵩军”的攻城部队叫开城门,驻扎三个月之久。

据康育尚老人回忆,村西南有一座大庙,有一口大钟,钟口里可以支大桌子,新中国成立前修城墙时砸铁卖了,有一尊大石佛也不知去向。还有一块普通石头,叫“刘秀上马石”,据说很有灵性,没人敢动,保存至今。

(张妙,药家鑫案)

旧社会及新中国成立初,主要靠芦苇编织芦席、打秸秆为生计,去城边头打短工、搞副业为主。改革开放后,放开手脚求发展,加快步伐奔小康,挣回一座座小洋楼,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目前,铺设村南的水泥道路,对农网、自来水进一步进行规范整理。

(0)

相关推荐

  • 【兰溪历史】 刘家风水

    刘家风水 刘家村坐西北朝东南,依山傍水,地势高低错落有致,前依朱家沧源溪,背靠后山,像一把庄严高大的"金交椅",把整个村落环抱其中.后山与梅塔山相连,宛如一条青龙奔腾跳跃而来:右边 ...

  • 【长安村落】——兴隆街道楼子村(楼子村 、东楼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兴隆街办驻地西北约三公里处,东和郭杜街道蒿家湾.官坊接壤,南和西甘河村毗邻,西和童家村.细柳街道辖内三角村相连,北和细柳街道的徐家寨相伴.东楼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太乙宫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位于西安市正南,太峪沟(秦岭北麓七十二道峪之一)口,是一个山清水秀,以农耕生活为主的小山村.3个村民小组,121户,469人.郭.姚.左姓为三个大户,人口占全村三分之二.另有赵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黄岱湾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地处秦岭北麓的神禾原畔,是太峪河流域西岸的一个小村,与牛家村.上湾村.下寨庄村相邻,西靠西太公路.包茂高速公路.黄大公路都与村子擦肩而过.北有西安市第九人民医院,东有太乙中学和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崔家河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位于太乙街道东1.5公里的蛟峪谷口,东与温家山村隔河相望,南靠蛟峪山村,西邻沙场村,北与白家湾村接壤.宽阔的东四村公路由村边通过,通往二郎山的水泥路贯穿村子南北.地形南高北低,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上湾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位于太乙宫街道以北3公里处,相邻省结核病院.新中国成立前有54户,耕地400多亩,70%的居住窑洞,全部以务农为生.现有123户,496人,土地300余亩. 村子现保留三块志碑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杏园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杏园村,又名秦汉园.杏园坡.位于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距长安城区15公里.北邻西安翻译学院,东山紧接蛟峪村天然观光区,西面山林与西岔村邻接.总面积为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50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牛家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地处于秦岭北麓的神禾原畔,是太峪河流域西岸的一个小村,与下寨村.上湾村相邻,东靠西太公路.包茂高速公路.西太公路.黄大公路都与本村擦肩而过.北有西安市第九人民医院,东有太乙中学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关家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坐落在翠华山脚下,太乙镇正北约十里处,为太乙的北大门.西依神禾原畔,北靠杜陵原.2012年,1616人,耕地约1268亩.村庄大体呈正方形,南北长约380米,东西长约400米,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吴家沟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吴家沟,相传建于唐代,以姓氏得名,<咸宁县志>卷十记为吴家沟,归杜曲社所辖.清<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一之<咸宁南乡各仓图>(二)标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