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读书记(一)
1.《凉灯》黄于纲 著
凉灯是名城凤凰之侧的另一个村庄,这里古朴、贫穷,人们仿佛游离于现代文明之外,村里就一个老师,若有人生病了还会请巫师来驱邪,大家注重延续香火,不节育,不生男孩不罢休。读完这本书,“原始、穷困、自在”这几个关键词会不自觉地跳入脑海。
这本书的装订也很特别,采用了线装胶订,书页可以180度放平,而且书的目录全部采用作者手写体,书中也有大量作者画的插图,还有一些手写版日记。作者是一位画家,他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了凉灯,记录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会有强烈的念头去看作者的绘画作品,想从画面中一探凉灯的风貌。
这本书的封面是黑色的,因为作者在凉灯的时候,多数时光是在苗家黑黑的屋子里度过的,他对黑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些房子,那些柜子、灶台、碗筷、桌椅……由于长年累月被烟炊熏,变得只剩下黑色。而在作者的绘画作品中,他的黑就带着几分悲悯、几分沉重、几分压抑、几分惆怅。正如文中所写的:“我的画应该不要去讲道理、合逻辑,应该让人看了就觉得居然还有这样的'黑法’,让人找到人的同情本性,让人置于黑暗之中去摸索自己的内心。”
2.《今天应该快活》汪曾祺 著
汪曾祺的文章,我是非常喜欢的,怎么读都不够!他的很多随笔,写得都挺随性,似乎是想到哪儿写哪儿,不拘束,语言也比较朴实,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他话家常。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有个感受很强烈:要留心观察生活,静下来,慢慢看。汪曾祺写的很多事物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但是他描写的却是如此细致,他能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稀疏平常的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写吃,让人垂涎三尺;写人,让人觉得真真是贴着人物写,选取的事例都是人物的平常小事,读起来非常有趣;写景,仿佛他带着我们走进了这座山,那片湖……我对他的文字的喜欢难以言表。
3.《此生多珍重》丰子恺 著
我也很喜欢丰子恺的作品,前几年读了《缘缘堂随笔》、《丰子恺文集》等书,这回又买了一套丰子恺的散文漫画精品集,里面的很多文章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这些文章很质朴,很温暖人心。于我而言,读书是消磨时光的良品,读丰子恺的作品,就会发现他是非常爱儿童的,他说:“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他的心地,如他的漫画一样,善良、温润、有趣。
4.《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著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被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但是莫尔索却有意无意地要跳出这个世界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芸芸大众的距离,完全遵照内心本性,做一个冷眼旁观、我行我素的局外人。
加缪的《局外人》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莫索尔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
5.《黄雀记》苏童 著
在苏童的笔下,他常常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书写着命运无常和世事沧桑,字里行间总是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在小说《黄雀记》中,苏童同样用朴实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命运轮回,关于自我忏悔与救赎的故事。他告诉我们,作恶者一定会得到惩罚,无论何时要永远记得保持初心,选择善良。
6.《风声鹤唳》林语堂 著
一看书的名字就能联想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林语堂习惯用英文写书,但骨子里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用他特有的方式传达了中国智慧、气质和情怀。本书被誉为中国版的乱世佳人,是名篇大作《京华烟云》的续集,保留了姚木兰等人物事件,已不在是主角而已。
书的结尾引用了佛教名言“为友舍命,天下大爱莫过于斯。”这句话对现代人好像已经不适用了!沧桑的历史、凄美的爱情相互交融在各个朝代都是文学家描绘的主体,林语堂笔下的故事不但有通常的民国气质,而且留有典型的林氏“热心冷眼看人间”的风格。
7.《活着》余华 著
8.《山河故人》汪曾祺 著
《山河故人》这本书与其说是大师汪曾祺文章的汇集,倒不如是他的自传。本书分为“我的世界”、“西南联大”、“我的师承”“故人偶记”四部分。每一部分的文章都如划过指间的流水,美而润泽。
无事时,放下手机,捧一本汪老的书,饮一杯清茶,放下戾气,平静心情,感悟人生的美丽与自得!
9.《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春 著
教育是润物无声、文火慢炖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见影,都是需要时间的。教育问题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问题要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办”,进而对症下药。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让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阅读手帐本和读书笔记印章购买店铺:花漾和风手帐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