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鸿沟不平,甲方指责不休

参与得深度不同,对作品的评判也会不同。

胡乱翻看文献的时候,眼睛长到头顶,好评的没有几篇。但等到自己要写某个主题,以前等闲视之的作品可能又要视若珍宝。

近日参与项目,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刚开始浏览标书,没有什么感觉。等到看了一些文献,再与标书的方案比对,重又发现了标书的好处,感觉标书还更好一些。

等今天动手做表梳理二者的异同,看法又有改观:标书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好,方案还是在标书的基础上做了推进。只是有些东西动了之后,还需要配套修改。人家做的实地调研和案头工作并不是徒劳。

然而有趣的是,乙方方案对标书的推进,不只没有被我这个旁观者看到,参与讨论的甲方也没有感知到。据我推断,这里应该涉及到了信息差或是认知差的问题。做了什么调整,为什么这么调整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解释,所以甲方会为一些细节的不足大为恼火。

这里应该有两个问题:一是需要校准双方沟通的频道;二是要做充分的论证和解释。无论是校准频道,还是要论证,都要建立在一定的框架之上。

  1. 一个好的开始,就是对标书题目的关键词进行分解,确保题目表达的,跟每个人理解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2. 当大家对关键词的理解没有校准的时候,目标也就不可能统一,直接进入到细节的讨论,就会生出各种枝节,鸡同鸭讲。没有统一的认知和目标,也就没有取舍、调整的依据。后续的讨论也就容易进入死局。

  3. 标书是预设的方案,自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部分。实施之后,要做哪些调整?为什么做调整?都要进行论证。首先就是目标-手段一致性的考察,这么调整有没有偏离目标?再就是适用性的考察。因为某些东西更重要,或者因为有一些限制条件,或者出于兼容性的考虑,我们需要进行何种调整。

乙方不能只是埋头工作,更要将自己的工作有效地表达出来,让甲方get到你的进展。想当然地认为别人知道,是一种代价极大的“知识诅咒”:

你难以想象,你所知道的事情在不知道这件事的人看来是什么样子。
读者并不知道作者所掌握的知识,也不熟悉他行业内的行话,不能领悟他觉得简单得不值一提而故意忽略掉的推导步骤,更无法想象对他来说明若白昼的场景
平克《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