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套娃的冷战巅峰,仍然只是历史的一朵小浪花

长大成人以后,我们总会以宽容,达观,宠溺的心态来看待对年少不经事的自己。即便是曾经有冲突,打过架的同学,成年后彼此都会会心一笑,只会觉得好玩。那时候清澈浅浅的自己,什么都可以原谅嘛。

站在新世纪,回眸那段美苏巅峰争霸的冷战历史,历史老人,或许也是这样的心态:人类好玩,透明,又无聊的小孩子把戏。

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句话用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冷战末期,最合适不过了。而电影《安娜》的主要故事时间线正是1990年前后几个月,此时距离1991年8月苏联解体只有不到1年

影片一开始视觉冲击极度震撼,展现的是1985年发生在莫斯科的一场血雨腥风。克格勃老大瓦西列采取雷霆手段,一举铲除了FBI在莫斯科的9名间谍。并将其中一名女间谍的人头邮寄到美国FBI总部,给当时负责莫斯科小组的FBI的负责人。这一举动一下子打破了美苏间谍既互相渗透,对抗,又彼此知根知底,相互默契保留空间,还常常玩玩合作的的潜规则。片中FBI莫斯科小组负责人,告诉安娜为什么要杀掉克格勃老大的理由,就是“破坏了游戏规则”。

要知道,1985年,距离1991年前苏联解体还剩不到6年时间。FBI和克格勃在长达20多年的冷战中,已经对彼此非常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经常有各种默契的配合。尤其是克格勃,以其强大的情报手段,应该已经对世界的发展大势有了完全的了解。但顽固派瓦西列仍然采取了如此极端对立的铲除FBI的手段,已经是打破游戏规则不按牌理出牌了。

这一段铲除FBI间谍的开头铺垫恰到好处的引发了观众的无数联想,为什么?后面会发生什么?但这里突出奇兵,立刻出现了影片片名动画《ANИA》。

注意,片名安娜的出现,不是ANNA,而是ANИA!第二个N是用俄语的И来代替的!

这样在片名动画展示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个完全对称的ANИA的图形。这样,作为片名的字母,又在图形动画效果上给人以左右相反,对称的呈现!他也恰恰说明了上述克格勃和FBI彼此斗争合作有默契的这样一种冷战后期的关系平衡。也预示了,安娜,这个美女间谍未来的亦将有着双重身份。无论是对于克格勃还是FBI,她也是既合作又较量。

影片主要的时间线,是在5年后,也就是1990年前后几个月的时间跨度展开的!距离苏联解体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间窗口。所有故事情节透过安娜的故事展开了。

电影是一合相的产物,大导演的才华,就体现在怎么利用一合相讲述更棒的故事。 每一个细节都是电影一合相的完美组成部分。吕克贝松,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可以说,《ANИA》这样的片名特效,虽然是绝大多数观众会忽略的一个小细节,但它就属于灵光一现的画龙点睛之笔。在观影中能体会到这一点,你的思想就会和吕克贝松,电影角色完全契合,你的身心享受一定愉悦无比。$慈文传媒(SZ002343)$

这部影片中,吕克贝松的灵感不止于此,套娃,是他的第二个灵感。 而主人公安娜则和套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套娃是著名的俄罗斯传统工艺品。旅游商店里有着琳琅满目的各色套娃。特点就是一个套一个,大娃娃里套着一个又一个小娃娃。它暗示着克格勃也好,FBI也好,间谍们都会有着一层层的身份掩护。而事实上任何一层身份在现实中都是真实不虚的,完美无瑕的。都是强大的情报系统精心构建的真实角色。间谍,就是在几层真实身份之间来回转换的。可以说,间谍,就是套娃。

影片中,安娜完成训练准备出任务的时候,克格勃精心安排了安娜作为来自民间卖套娃的女孩子,被法国一间模特公司的星探发现的桥段。整个过程天衣无缝,细致到每一个环节。同时也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在那个时代,美苏欧洲之间,有多少间谍被这样精心,自然,无漏洞的安插在彼此的各个领域?!让人不寒而栗啊!

但间谍,同时也是人,也有自我,也追求自由。

安娜,就厌倦了做套娃,她想真正做一个自由的人。片中她选择和FBI合作除掉克格勃老大,就是基于一个简单的理由,想做一个自由的人,而不是套娃。

也基于这个原因,我个人觉得,该片的中文片名翻译成《套娃》,比直译成安娜更好。

安娜只是一个克格勃特工,就已经厌倦了他的工作,其实,克格勃高层更是如此。都已经到了内斗激烈,难以为继的地步。因为,这已经是1990年前后几个月的时刻了。

我们前面讲过,克格勃是对西方世界渗透,了解情报最深入的机构,那个它对世界演变的趋势一定是了解的。高层斗争一定也是激烈的。不仅是美方要除掉残忍的老大,就连安娜的上司,老狐狸瘸腿老太,也想干掉他取而代之。片中瘸腿老太早就知道安娜和FBI暗通款曲,但仍然放了她一马,最后更是和安娜联手演了一出好戏,杀掉克格勃老大取而代之以后,帮助安娜人间蒸发。有意思的是,俄语人名,克格勃老大叫瓦西列,意思是“统治”,“强壮的”,而安娜的意思是“仁慈”。仁慈干掉了强壮的家伙。呵呵。吕克贝松自己编剧,连这样的细节都不会忽略。这又给我们无数遐想,在1991年前的几年中,有多少这样的内部都正在发生?没有这样的斗争,叶利钦怎么能够脱颖而出?!$克明面业(SZ002661)$

瘸腿老太奥尔加明知FBI的目的,也明知安娜要刺杀瓦西列,仍然主动与之联手。为什么瘸腿老太会这么做?因为她这样层次的人,非常了解世界格局,了解大趋势,采取了顺应趋势的做法而不是像残忍老大瓦西列那样顽固不化。

事实上,前苏联解体,克格勃基本上是观望的态度,并没有用残酷手段对付叶利钦等人,也可以看出,克格勃里精明的人,早知道不远的未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了解世界大势,选择了顺应潮流。普京,不也是吗?呵呵。

克格勃是工具,但工具也是有意志的,1991年819的时刻,紧急状态委员会算是孤注一掷,而克格勃里大部分所谓的精英们早就已经选边站了。克格勃下属的阿尔法小组更是拒绝执行紧急状态委员会强攻叶利钦集团的命令。后来的俄罗斯新政府也在政治地位和社会资源上给了他们丰厚的回馈。$浪潮信息(SZ000977)$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双方特工在公园里持枪对抗,双方剑拔弩张,但都非常的克制,都没有开枪。因为彼此太了解,也都了解当下的局势,没有必要。事实上在克格勃老大被安娜刺杀,瘸腿老太上位之后,克格勃和FBI的关系又回到了以前竞争又合作的默契状态。毕竟,此时离着1991已经很近,很近了!

瘸腿老太,当然是一个聪明的人。相当的聪明。她看出了安娜手腕上的手铐印迹,但没有说破,而是选择利用(或者说合作)安娜,除掉瓦西列,顺利上位。

第三个灵感亮点,是影片的最后一幕,瘸腿老太坐在克格勃老大的高背椅上,看到了安娜留给她的视频通话。当她得知安娜把她俩的对话录了音,希望老太遵守承诺的时候,瘸腿老太的表情先是诧异,马上又很惬意的微笑着骂了一句“Bitch”()。这个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瘸腿老太真的是开心。

因为,未来局面的演变,瘸腿老太知道的比安娜多得多。安娜手中的录音,未来可能会变成瘸腿老太顺势世界潮流的证据,使得她可以顺利转型。她怎么会不高兴?!瘸腿老太,叫奥尔加,俄语是“神圣的”。知道顺应历史潮流,又在旧体制如鱼得水,确实是神圣的老太太。哈哈。

吕克贝松是一个天才导演,能讲意义深远的故事,又能够完美利用现代社会的电影的商业元素。安娜的美貌,超模气质,和片中的女同,一个个模特美女,还有安娜和克格勃师兄与FBI组长的性爱场面,等等就是这一体现。注意,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都是吕克贝松!厉害了,我们真正见识到了他的惊人才华。赞啊!这部影片,我感觉能够和吕克贝松进行灵魂对话。非常的愉悦。

但如果只顾着欣赏美女,忽略了影片真正要告诉我们的内涵,那就是买椟还珠了。

那么这部片子,有没有不足呢?一定要说的的话,那就是《安娜》还是能看得出有一点点《Lucy》(超体)的套路,比如主人公的名字,角色历程等。有似曾相识之感。但这真的不是什么缺点。把他当成吕克贝松的风格吧。

此外,俄罗斯人气超模扮演安娜,演技不算圆融熟练,有生硬的感觉。但,套娃不也正是这样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0)

相关推荐